话说xx-ZOL博客

 

xx兴于哪朝哪代,在此不费笔墨追溯。仅聊聊xx近三十年的故事。


头一次相识xx是高二时。一次和两个同学去另外一同学家玩,该同学父亲是某级长官,他神秘兮兮地从厢子里取出一盒子,说要教我们打xx。当时混沌未开乍听脑海里竟然浮现的是"麻酱"二字,还以为跟食物有关。等他把盒子打开,将一堆硬塑料状刻着字画的小长方块摊在桌上,才真正识得什么是xx。在他指导示范下,一圈下来,三个人就基本掌握了打法。接着饶有兴趣地打了几圈,不料兴头正酣该公子怕父母回来撞见难堪便让提前结束。

那年代,在北方小城,此物在人的意识里属于违禁品,市场上是{jd1}买不到的。显然xx复活民间,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是最早的"推广"者。

渐渐地,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玩起xx,玩家起初还是手头宽裕者居多。活动范围虽然扩大,但还没有发展到全民运动。会玩几把,敢赌几把,家里有副几百元的象样xx,在社会上是有身价的,跟现在有私家车意味相似。不过,公家虽没大张旗鼓地禁止,玩者还是自揣谨慎,每每打牌,一定大门紧闭,窗帘遮严。

八十年代末,xx才开始真正落户寻常百姓家。九十年代走向鼎盛。看吧,人们一下班,有的连家也顾不上回就相约拢起了场子,饭后一吆喝更是一呼百应。在农村,农民收工后尤其是冬闲时,男女老少更是以此为乐。逢年过节,走亲串友打xx成了重头戏,有时人多轮不上,就商量着替换打。几乎每个场子,都是四人作战,多人观摩,这种场景在农村尤甚。更有趣的是农村老人去世,守灵之夜为了打发时间,孝子贤孙们就在棺木前支起xx桌,一边xx一边给灵位续香火。

xx成了国娱不怕,成了国赌就怕了。这一全民运动,终也生出诸多悲欢离合之事。

悲事自然是居首。因为xx夫妻反目,朋友成仇或一贫如洗者数不胜数。最惨的是听说一年轻母亲因为贪赌不回家,两个孩子在家玩插座遭电毙,她无颜见人,也服毒自绝。

有段时间国家突然严打xxxx,到处突击查处,而且举报有奖,抓现形除了没收赌资,情节严重者依法逮捕,甚至连旁观者一并处罚。

可没过多久,xx声又回响在大街小巷。老百姓茶余饭后实在离不开xx,当官的执法的也离不开xx,陪领导玩xx甚至有讲究有章法。

普通人玩xx一般还是靠手气,而一些赌鬼以此为生,搭成团伙联手坑人,骗法花样百出。

N年前某邻居老父退休后闲极无聊,迷上xx便整日留连忘返,最终脑溢血卒于xx桌上,死而后已。

要说xx百害无一利也不全是。十五年前有一七旬老奶奶丈夫去世后一直忧悒不乐,整天生病。儿女看在眼里愁在心上十分焦急,无意之下看到其他老人聚在一起打xx很开心,就试着动员母亲去参与,可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费了些气力才学会。令人惊讶的是,自从老人开始打xx,就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心情变得开朗,身体也{yt}天好起来,这还不说,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的老人临终学会了七个汉字:东、南、西、北、中、发、万,这也算是一得吧。
  • 我的其它日志...
  • ·
  • ·
  • ·
  • ·
  • ·
  •   
  • 你可能还喜欢...
  • ·
  • ·
  • ·
  • ·
  • ·
  • ·
网友评论: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话说xx-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