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式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图)

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式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

2月13日,从北京传来消息,正在北京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大红袍”,成为此次制茶酿造区的主角,每天到“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模具展台和茶艺表演展台了解武夷岩茶制作流程和观看武夷茶艺表演、品饮大红袍的来宾近万人。

由文化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4个部门和北京市共同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2月9日至23日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zd}、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主要包括剪纸绘画、印刷装潢、陶冶烧造、雕镌塑作、五金錾锻、制茶酿造、中医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和传承人纷纷在现场展示各种传统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式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正在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邀参展。作为一种手工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法源于明末,成于清初,其工艺流程包括10道工序,即采摘、萎凋、做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及拣剔、复焙、团包和补火等。武夷岩茶的非物质文化内涵,重点在于其手工技艺的不可复制性,如“看青做青,看天做青”“两晒两晾”“低温久烘”等,这些技艺依赖于武夷岩茶生长环境与原料的地域性,在武夷山区域外无法应用。

据悉,武夷山市是首次将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所使用的用具微缩成型予以展示,一个个茶篮、竹筛、竹架、炒锅、焙篓等用具,成为大红袍制作流程的注脚,让人们对大红袍技艺有了直观的了解。大红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德华、叶启桐现场解说献艺,更是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驻足观看。

本次大展集中展示{gjj}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133项,其中{gjj}项目108项,邀请130名{gjj}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14名{gjj}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现场技艺展示活动。制茶技艺仅有以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制作技艺和云南普洱茶制作技艺2个项目参展。(通讯员 金文莲 徐杰)

郑重声明:资讯 【武夷岩茶(大红袍)正式亮相中国非遗技艺大展(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