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史(含图) - 止观石阁- 胡康林的博客- 和讯博客
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史(含图) [转贴 2010-05-15 22:22:56]   

文章来源: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auto 10px; DISPLAY: block" onmouseover="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198', 1);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mouseout="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198', 0, event)" border=0 alt="" src="http://images.huanqiu.com/bbs/2009/02/05/S0D20090205115946MT721381.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1] 中国造纸术传播年代示意图

 

以我国古书「天工开物」卷中所记载之竹纸制造方法为例,作为介绍。古时以竹子造纸之步骤如下:

 

    1.斩竹漂塘斩竹嫩竹,放入池塘,裁泡一百日以上,利用xx微生物分解并洗去竹子之青皮。

 

    2.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

 

    3.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4.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之四边流下槽内。

 

    5.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

 

    6.透火焙干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焙纸的设备是以土砖砌成夹巷,巷中生火,土砖温度上升之后,湿纸逐张贴上焙干。干燥后,揭起即得成纸。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px auto 10px; DISPLAY: block" onmouseover="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199', 1);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mouseout="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199', 0, event)" border=0 alt="" src="http://images.huanqiu.com/bbs/2009/02/05/S0D20090205115946MT873431.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纸的发明、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

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 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wy}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

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公元六世纪的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门有两篇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技术。同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

公元六到十世纪的隋唐五代时期,我国除麻纸、楮皮纸、桑皮纸、藤纸外,还出现了檀皮纸、瑞香皮纸、稻麦秆纸和新式的竹纸。在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

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以后,而在唐宋之际有比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有竹纸。

这一时期的产纸地区遍及南北各地。由于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兴起了印书业,这就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纸的产量、质量都有提高,价格也不断下降,各种纸制品普及于民间日常生活中。

名贵的纸中有唐代的“硬黄”、五代的 “澄心堂纸”等,还有水纹纸和各种艺术加工纸。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已经有不少纸本的,正反映出造纸技术的提高。

在公元十到十八世纪的宋元和明清时期,楮纸、桑皮纸等皮纸和竹纸特别盛行,消耗量也特别大。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也必然很细密匀称。

先前唐代用淀粉糊剂做施胶剂,兼有填料和降低纤维下沉槽底的作用。到宋代以后多用植物粘液做“纸药”,使纸浆均匀,常用的“纸药”是杨桃藤、黄蜀葵等浸出液。这种技术早在唐代已经采用,但是宋代以后就盛行起来,以致不再采用淀粉糊剂了。

这时候的各种加工纸品种繁多,纸的用途日广,除书画、印刷和日用外,我国还{zx0}在世界上发行纸币。这种纸币在宋代称作“交子”,元明后继续发行,后来世界各国也相继跟着发行了纸币。

明清时期用于室内装饰用的壁纸、纸花、剪纸等,也很美观,并且行销于国内外。各种彩色的蜡笺、冷金、泥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花纸等,多为封建统治阶级所享用,造价很高,质量也在一般用纸之上。

这一时期里,有关造纸的著作也不断出现。如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尤其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而《天工开物》第十三卷《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可以说是具有总结性的叙述。

书中还附有造纸操作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的最详尽的记载。 经过元、明、清数百年岁月,到清代中期,我国手工造纸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南北朝时的造纸业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5世纪)纸的品种、产量、质量都有增加和提高,造纸原料来源更广。人们已经用藤和竹做造纸的原料了。史书上曾论及到这时期一些与原料有关的纸种名称,如写经用的白麻纸和黄麻纸,枸皮做的皮纸,藤类纤维做的剡藤纸,桑皮做的桑根纸,稻草做的草纸等。

由此看来我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麻、枸皮、桑皮、藤纤维、稻草等已普遍用作造纸原料。西晋的文学家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剡溪 (现在的浙江嵊县地带)出产古藤,可以造纸,所以就把纸称为剡藤。

在南北朝时代,北方人还用椿树皮造纸。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讲到北方农民种植槠树的时候说:他们煮剥树皮,虽然很辛苦,但是获利很大;如果自己能造纸,得利就更大了。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北方农民种植槠树的目的,就是为了造纸;而且煮剥树皮是造纸的一道重要工序。

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始于晋还是宋,尚有不同的看法。南北朝书法家萧子良的一封信中曾说“张茂作箔纸……取其流利,便于行书”,据考据,所渭箔纸即嫩竹纸,张茂是东晋人,看来用竹子造纸可能是初始于晋。但用量很少。

隋唐时期的造纸业

隋朝的虞世南写了一部《北堂书钞》,书里引用东晋人范宁的一句话说,土纸不可作文书,文书都是藤角纸。有人认为这种“上纸”,就是麦秆、稻杆等粗纤维造的草纸。

我国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空前繁荣,造纸业也进入一个昌盛时期,纸的品种不断增加,生产出许多名纸及大量艺术珍品。

造纸原料以树皮使用最广。主要是楮皮、桑皮,也有用沉香皮及栈香树皮的记载。藤纤维也广为使用,但到晚唐时期,由于野藤大量被砍伐,有无人管理栽培,原料供不应求,藤纸一蹶不振,到明代即告消失。

    纸张多了,抄写书籍的风气就流行起来。便又出现了一种保护书卷纸张的新方法:人们在制造的时候,再加进一种味道非常苦涩的叫做黄孽的草药。这样的纸可以避免虫咬,长期保存,称为“入湟”,流行于唐代。

 

  隋唐时,我国造纸业更加发达,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分不开。自东晋以来,原来经济落后的江南地区,经过劳动人民的长期努力,经济也已经上升到黄河流域的水平。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长期分裂局面。

 

到了唐朝时候,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封建经济繁荣起来。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这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必然要求发展造纸业,造出更多更好的纸张。

 

  唐代造纸业发达的地区是相当广泛的,出现了不少大规模的造纸作坊。唐代皇甫枚的《三水小牍》里,写了这样一件事:巨鹿郡南和县于北,有个造纸作坊,墙壁上常常贴满了纸,让太阳把它晒干。

 

{yt},突然之间刮来一阵旋风,把墙壁上的纸几乎都卷了下来,这些雪白的纸漫天飞午,远远看去,简直象雪花一样。可见,这个纸坊的规模相当大。 

 

  唐代的纸张品种很多,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藤、槠三种。当时的益州(现在的四川)和扬州等地,都是麻纸的xx产地。藤纸的生产,也从原来的产地剡溪逐渐推广到浙江、江西两省许多产藤的州县。

 

  用槠树皮造的槠纸,在唐代更加流行。唐朝文学家韩愈曾把纸称为“槠先生”,就是指槠树皮造的纸。此外,唐朝又开始用海草、檀树皮等造纸。

    我国的宣纸是很有名的,讲究写字绘画的人,都喜欢使用宣纸。

 

这种纸直到现在还是手工纸里的精品。宣纸用檀树皮和稻草造成。它洁白细密均匀柔软,质地坚韧,经久不变色,还有吸水力强的特点。早在唐朝时候,宣纸就已经是宣州的xx产品了。

 

    宋元之后的造纸业

宋代竹纸发展很快,市场上十之七八是竹纸。就产区而言有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元明时期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篇章,尤以福建发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xx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

  明朝时候有个科学家叫宋应星,他写了一部《天工开物》,里面就讲到造竹纸的方法:先把竹子截断,剖成竹片,拌了石灰浸在水塘里,再取出来煮烂,制成纸浆,然后用绷在木架上的竹帘子从纸浆面上荡过去。

 

这样,竹帘上就留下一层纤维,把这层纤维揭下来烘干,纸就制成了。当时用石灰等蒸煮纸浆,实际上就是化学处理法。这以经是一套相当完整的造纸方法了。

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其他草浆也有发展,河南、山东、山西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宁夏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造些野生草类植物,在清代末期当地居民已用以制造粗草纸。

我国用蔗渣造纸始于清末,张东铭在徐家坡设一造纸厂以蔗渣为原料,对此《清朝续文献通考》卷三八四有记载。清代草浆生产技木有了很大进步,用仿竹浆、皮浆的精制方法制取漂白草浆。xx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

芦苇在清末也有使用。据光绪三十二年《东方杂志》三卷3期载:“陈兴泰在汉口桥口地方,设一造纸厂,先后以芦浆(芦苇)、蔗渣、稻草杆等物,试造日用纸张,有成效”。

造纸术西传后所用的原料及工艺仍习我国之故,以麻和破布为主,不过欧洲的破布普遍是棉纤维,成品纸不如中国产品柔顺薄韧,而且破布日感供不应求。到19世纪末,在欧洲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迅速发展,并普遍认为木材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

我国在满清末年和民国初年也逐渐出现了机械化的造纸厂,木材和非木材原料均有使用。

    造纸原料范围的扩大,对于造纸业的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各地就可以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来造纸了。 由于原料范围的扩大,纸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纸的质量也越来越好,生产的数量也大大增加。

 

    另外史书上还有提到有关蚕茧纸、苔纸、发笺纸、侧理纸等名词,那么是否当时曾用青苔、毛发等造纸呢?

 

根据这类纤维的特性来看,毛发极少纤维结合力,成纸强度很低,不宜单独用来造纸,至于蚕茧纸和发笺纸之说很可能是一种象形名词,白净、细密的麻纤维纸表面形似蚕茧,可能就称其为蚕茧纸。假如在纸浆中加入少许着色的长纤维或毛发,给人以披发的感觉,故而可能就称其为发笺纸,形似青苔并且显绿色花纹者可能谓之苔纸。这只是一种推论,尚需送一步考据。

 

 

早在上世纪30至90年代,因考古界不断发现西汉麻纸,就已引发了一场是西汉时期发明纸还是东汉蔡伦发明纸的激烈争议。

 

    鲜为人知的是,甘肃多次发现西汉麻纸残片———西汉时期放马滩纸、肩水金关纸、马圈湾纸(敦煌残页)、金关纸、敦煌纸,都是“蔡侯纸”之前的遗物,以确凿的证据xx了蔡伦造纸说。特别是天水放马滩纸为西汉初期遗物,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近300年,为研究我国造纸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如今,敦煌“残页”和遗留在我省各地的西汉麻纸交相辉映,以无可雄辩的事实,改写了中国造纸的历史,同时也以丰厚的物藏,成为见证中国造纸业发展历史的“自然博物馆”。

 

    敦煌有汉字的“西汉麻纸”,一经有关部门认定,立即引起了所有xx中国造纸业历史年代者的xx。西汉麻纸,其实诞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西汉初年,因对传播工具的需求,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就是xxx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

 

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牗公元前12年牘。《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这应该是最早在纸上书写的历史记录,但随着甘肃多处西汉麻纸的发现以及敦煌西汉“残页”的面世,不仅证明了《史记》的真实,而且把中国造纸的历史推向更早的年代!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onmouseover="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200', 1);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mouseout="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200', 0, event)" border=0 alt="" src="http://images.huanqiu.com/bbs/2009/02/05/S0D20090205115947MT134826.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onmouseover="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201', 1);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mouseout="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193201', 0, event)" border=0 alt="" src="http://images.huanqiu.com/bbs/2009/02/05/S0D20090205115947MT195938.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放马滩纸:最早纤维纸

    甘肃天水自古为秦人发祥地,据《史记》载,公元前897年非子住犬丘(今天水一带),受周孝王命养马于氵开、渭之间。

 

在这里有许多与秦有关的地名,放马滩就是其中一个,它位于天水市区东南的麦积山风景区。1986年3月,林场工人在此修建护林站时,发现了古墓群。

 

经文物考古部门发掘,放马滩5号墓为汉墓,随葬物品中有纸质地图一幅,置于棺内死者胸部。因墓内积水受潮,出土时呈黄色,现褪变为浅灰间黄色,表面有污点,纸质薄而软,平整光滑,用细墨线条绘出山川、河流、道路等图形,其绘法接近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质地图。

 

该图残长5.6厘米、宽2.6厘米,经文物考古专家断定为西汉文帝或景帝(公元前179年-前143年)时期的纸质地图。这种纸被科学界命名为“放马滩纸”。它不仅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植物纤维纸,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地图实物。

 

    金关纸:早于“蔡侯纸”

 

    在我省金塔县天仓北25公里处,为汉长城的肩水金关。该关位于额济纳河上游谷地北口的东岸,是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门户。

 

1973年,我省居延考古队在肩水金关、甲渠候官、第四隧道处进行有计划的发掘。在编号为EJ的汉代遗址处,开探方37个,掘获简纸状残片两片,一片较大,一片较小。大片编号为EJ T1 :011 ,出土时成一团,经修复展平,长宽约12 cm ×19 cm 。根据同一处出土的竹木简,最晚年代是宣帝甘露二年,即公元前54年,以此作为纸的断代依据,认为它比“蔡伦献纸”早约150年。

 

小片纸编号为EJ T30 :03,长宽约11.5 cm ×9cm,据出土地层及简牍,属于平帝建平以前,即公元前1年至前6年,也以此作为纸的断代依据,认为它比“蔡伦献纸”约早100年。

 

    在显微镜下观察金关纸,可以具体体现西汉麻纸的共同特点:纤维有明显的扁塌现象,纤维与纤维间的结合紧密程度随部位和正反面而异,有的部位较紧,有的较松。纤维分散不好,匀度不好,纤维束较多,同向排列的纤维亦较多,无任何帘纹等抄纸痕迹。

 

专家认为上述现象充分说明此纸没有经过必要的低浓悬浮成浆和初具水平的抄造成形过程,表明了当时造纸技术尚欠火候。

 

    敦煌“残页”:留有汉字的纸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敦煌的文物工作者在距敦煌100多公里的玉门关遗迹附近发现了一处椭圆形沙坑,由于长年风沙剥离,露出了几片木签,这一不寻常的发现立即引起了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警觉。

 

随着挖掘的进一步扩大,令考古人员欣喜的是,沙坑里竟然埋藏着大量的汉简、日常用品。在挖掘接近尾声时,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几片破碎不全的黄褐色纸片,上面留存着清晰可辨的书写工整、美观的隶书字。

 

经过对比,麻纸上的字迹与汉简上的字迹基本相同。后来,经过文物考古人员研究,挖掘出来的这些碎纸为西汉的麻纸,这些麻纸上的内容是一封普通的书信。

 

    敦煌市博物馆傅立诚馆长告诉记者,其中一块写有汉字的褐黄色麻纸残片,约有10平方厘米。历经数千年,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zd0}的一片,长32 cm 、宽20 cm 。残片上的字是工整、美观的隶书,可以辨认的有20多字。文物专家初步考证分析,这些文字可能是书信的一部分。

 

经过比对发现:麻纸上的字迹,与汉简上的字迹基本相同。根据这些有纪年的西汉简判断,这块有字的麻纸,是汉成帝刘骜绥和元年牗公元前8年牘的物品。翻一翻历史,敦煌发现的这些西汉麻纸比蔡伦在东汉和帝刘肇元兴元年牗公元105年牘制造并奏报朝廷的“蔡侯纸”早了113年!从而说明,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已经造出了麻纸,而且将它用于书写了。

 

    西汉麻纸:具备使用价值

 

    傅立诚馆长说,经过文物工作者的考古认为,在敦煌挖掘的这些文物中有不少汉简,汉简上的文字记载为公元前20年前后。经过考古专家研究后认为,在敦煌出土的带有文字的古纸是西汉麻纸,这个发现不仅将蔡伦造纸提前了100多年,而且研究表明当时的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经甘肃省博物馆委托,文物专家鉴定结果表明:古残纸生产工艺如下:麻絮→剪切→舂牗捶、打牘→在粗牗竹牘帘上抄制成形→干燥→涂布→干燥→另一面再涂布→再干燥。经历上述生产工艺的纸制品,具备了相应的使用价值,而且这种纸还不是一般简单方法生产出的纸。

 

    傅馆长告诉记者,随同出土的还有汉简和一些生活用品。目前,文物专家正在对这一发现进行深入研究,有些当时的工作情景和资料还不便向外公布。傅馆长还说,根据考古情况看,西汉麻纸在当时还不十分成熟,是东汉的蔡伦总结了当时不少造纸的经验,进一步改进了造纸技术,使造纸术更为完善,最终使造纸术在中华文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蔡伦对中国的造纸业功不可没!

 

    从“放马滩纸”到“金关纸”,这些西汉麻纸和敦煌“残页”互为印证,讲述了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和历史。毫无疑问,蕴藏在陇原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将会揭开越来越多的历史之谜!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造纸术的发展史(含图) - 止观石阁- 胡康林的博客-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