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按大类招生三种模式解析_晋京民语言文字工作室的博客_百度空间

中国高校按大类招生三种模式解析

  本文选自的博客,

  据悉,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将对该校本科招生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其中以学院为单位按大类招生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广泛xx。在实行大类招生后,哈工大的招生专业由原来的79个压缩到38个。其中,英语、日语、俄语、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字媒体工程6个专业拟纳入提前批次招生。新生入学后需重新确定专业。据哈工大招生就业处处长慕永国介绍,实行按类招生可将分专业的矛盾后移,有利于提高学校的{zd1}录取分数;对学生培养而言,可提供更大的学科平台,使学生对专业内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进行更理性的选择。

  ——《哈尔滨日报》

  ……

  从近几年很多大学的招生模式中,我们可以发现,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很多高校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招生录取方式。在近几年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中,都会出现“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词汇,可见,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加入了按大类招生的阵营。但,对于习惯了按不同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这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既新奇又令人疑惑。“什么是按大类招生”“有哪些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又有哪些模式”……今天,就跟着我们一起来搜索一下。

  搜索:何谓大类招生?有哪些高校实行了大类招生?

  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考生在本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大三时再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再在院系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专业统一以“数学类”招生,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一个,就只需要填上“数学类”即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面对眼花缭乱的专业会感觉到选择的困难。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有相当的盲目性,不了解大学的学科设置,对自己将来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没有成熟的想法。而了解大学、了解自己都需要时间。通过按大类招生进入大学以后,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下的各个专业内涵,边学习、边选择,合理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现今在100多所“211工程”院校中,已有近一半多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渐成趋势。而和是最早实施这项招生改革的院校。2002年,北大有13个院系实行按院系招生,3个专业按学科大类招生。同年,清华大学在经管学院也试行了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的人才选拔模式。像很多考生熟悉的浙江大学从2005年就对学校的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3个学院开始尝试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开始逐步按大类招生,共有11个学院按照学院大类招生,招生专业数从2005年的83个减少到37个;2008年浙大的新生全部到一个学院报到——“求是学院”。这个庞大的学院拥有庞大数量的班级,仅一个“工科试验班”,就出现了60多个小班。从2008年开始,浙大所有考生进校后在未确认主修专业前都是“求是学院”的学生。求是学院将专门负责大类招生后一年级新生及专业确认前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为管理这个庞大的学院,学生分三块居住,文理社科大类学生住在丹阳青溪学园,农生医大类及竺可桢学院学生住在紫云碧峰学园,工科大类学生住在蓝田学园。学生以数字为序进行编班,相邻几个宿舍将会被编成同一个班。学校为班级配备班主任、辅导员、学长及导师。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改革避免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对考生来说更为人性化,给予了极大的自由空间。近几年,已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等院校纷纷试行按大类招生模式。

  搜索:大类招生有哪几种模式?

  按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按学科招生

  这是现在很多高校都普遍采用的招生模式,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如我们经常在学校招生计划中看到的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等。

  在2009年就全面打破专业限制,全部按院系招生。实际上,这两年南京大学已有80%左右的专业是按院系招生的,2009年则将该比例进一步扩大,将所有专业纳入按院系招生行列。也就是说新生在入学的时候将进入一个学科大类,经过一到两年之后,经过专业基础的培养再逐步分到各个专业的具体方向,这实际上是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巨大举措,同时为培养一些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按院系招生,重视并给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和多元发展的空间,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大。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处相关负责人说,该校2007年开始试行在经济管理学院按大类招生,将10个专业分成三个大类,如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5个专业。经济学类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这对于不太了解大学专业的高中生来说,多了一次认清专业的机会。考生填报志愿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按院系招生,若干个专业“浓缩”到一个大类里,考生选择某一类专业,实际上就等于选择了好几个专业。在1~2年的学习中,考生可以对专业有进一步了解,然后从中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

  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样的类,各学校旗下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如厦门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管理3个专业;而武汉大学的“工商管理类”则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7个专业。

  二、高校以“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招生

  考生熟悉的北京大学“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等都是以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如清华大学的“社会科学试验班”的培养过程是:{dy}年和第二年学习基础课,尤其是打好数学和英语的基础,同时也接触专业基础课程,以便考生确定自己的学科兴趣,寻找到符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年和第四年,考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以及专业的要求通过双向选择,分流到社会学、经济学、国际关系三个专业方向学习。除此,河海大学水利类(基地强化班)、北京科技大学的“理科试验班”、浙江大学的“工科试验班”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大类招生。

  三、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待大二再分专业。通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专业限制,不分文理先学习基础课,所有课程重新安排和改造,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变革等。如复旦大学从2005年对新生开始实行一年的通识教育,3700名新生不分专业,全部进入复旦学院的4个学院学习,学院构建了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书院式学生管理体制。学院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和陈望道4位复旦历史上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的名或字命名,建设志德、腾飞、克卿和任重4个书院。一年级学生面对共同的课程,划分为“学养拓展计划”“大学导航计划”“公民教养计划”和“知识补习计划”4个方面。不难看出,复旦{dy}年的课程除了专业课和英语等公共课外,更多的是接受综合素质教育。除此,浙江大学、宁波大学也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

  搜索:大类招生对考生报考有何影响?

  一、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选择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比较盲目,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甚至连自己是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都不清楚。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跟着感觉走的现象非常普遍,如认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建筑就要下工地,学金融就是去银行。考生最终被录取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相距甚远。按学科大类招生后,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虽然只填报了四五个志愿,实际上却可能涵盖了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考生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大学、学科、专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从而避免高考时一次性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进一步满足考生志愿,增大录取率

  高校按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看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则每个招生专业的名额相对增加了,考生的专业录取率也将会增大。考生在填报某校一个“大类”时,等于填报了好几个专业。过去报考同一大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级差问题。现在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让考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

  三、使考生专业基础加宽,竞争意识得到增强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又有复合型能力的人才。而高校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这样的办学理念。按大类招生后,可以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选择专业,避免了专业选择时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也使得考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考生在前两年大类学习中,所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考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基础拓宽了,适应能力增强了,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

欢迎光临“水岸长桥的公民卡西特惠店”,所售手表、小护士服装{jd1}保证xx。

晋京民语言文字工作室——影视字幕制作专家

联系方法:电邮()

QQ(17267879)//MSN()

------------------------------------------------------------------------------

本文系转发,不代表博主本人态度和观点。

------------------------------------------------------------------------------

备注:文中如有红色粗体部分为修订内容,括号中为修订后的用法。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高校按大类招生三种模式解析_晋京民语言文字工作室的博客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