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问2》浅谈电影与创意_风徘徊_新浪博客

《叶问2》上映已近三周,xx、评论的风潮也基本过去。趁此风平浪静之时,小生便大胆以之为例,大略谈些对电影的认识。

受客观条件限制,小生能够进入电影院观影,也不过是近一年间的事,总共观影,不过三场,但其中,《叶问2》是小生看得最为投入的,也是最xx的。有关这部电影的多方评论观点,充斥了各媒体的报道,小生,则一叙自己的理解。

嘲笑《叶问2》新意不够,这恐怕是各种评论中的主流了,至少是有关电影的一个争论焦点。面对《叶问2》的票房大成功,若各媒体再跟着称赞,恐怕不是最得利的选择。幸好,剧情套路化,这是《叶问2》无可否认的硬伤,于是,针对这点大批特批,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

小生承认,《叶问2》的确套路明显,有报道概括两部电影为打完日本人打英国人,确也合适。但套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说,虽然没新意,但仍然很感动。

其实关于新意、创意之类的说法,小生以为可以细细琢磨一番。针对新意不足的问题,对电影痛批一顿。这种现象,数见不鲜,几乎已成为必然。但有两个个关键的问题,小生想要发问。

怎样才可称为有新意?

为什么一定要有新意?

先说{dy}个问题。简单来讲,就是从前没有的,现在出现了,就会觉得有新意。可是,有一个新的问题出来了,新意就都是要追求的吗。严格来讲,“新意”一词应该是带中性色彩的,即只要是未曾见识的,都能带来新意,无论它让人高兴还是郁闷。举例说明,在烹饪过程中,用地沟油取代传统的食用油,有新意吧?可你愿吃么?也就是说,不一定有了新意就是好的。

接下来,限定一下用语,新意、创意均指积极的褒义的,电影是否应该有一些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好的创意呢?

首先,有这样的创意,如何不好?

但是,这样的创意,是不可或缺的吗?少了它,一部电影就应该被大肆批评吗?

顺便问一个问题,假如你一日三餐都只是米饭加菜,而且几乎几个月间吃到的菜不过十几种,这样的饮食生活是否可以称作缺乏新意?我想足可以算作欠新意吧。可是,你会抱怨吗?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抱怨的。假如你喜欢吃青椒炒肉丝,而且前天中午自家也做过,可是今天中午,你突然又想吃了,这种情况常有吧,那么,你是选择中午也炒一份青椒炒肉丝呢?还是为了追求创意非得用其他菜替代?要小生决断的话,干脆今天中午也做,而且肯定也能吃得开心,吃得满意。

以上假设只为说明,出色的创意,是生活的点缀,而并非必需品。可是,主流观点认为艺术和生活是不同的,那这一理论能通用吗?实际情况是,小生不懂艺术学,所以不适合谈论艺术,此处专论电影,便将范围限定为电影。电影的创作,是否也适用上文所说明的一个生活现象呢?

首先,小生小提个小小地问题,看过一遍的电影,对一个人来说是不是就不再有新意了呢?至少剧情上是吧。那么,大家是否都不会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呢?恐怕不是。

这里小生要对本文中“电影”一词的表达范围再做一次限定,那就是只表示那些有计划在影院或其他公开场所向世人展示的电影作品。而这些电影的创作目的,小生大致地草率地归纳为两个:赚钱或表达创作者意识。两个目的一般是可以兼有或只占其一的(这两种目的都没有电影,小生一时没有想出实例)。如果只是赚钱,那问题就很简单了,暴力也好,xx也好,尽情添加,给{zd0}数量的消费者以进入电影院的冲动就挺好的了,小生也就不多论述了。那么,如果一部电影还想向观众传达些什么呢?那么,问题就值得深入探讨了。这样的电影,其重中之重是思考,或者,有时只是一种较纯粹的真实再现。但严格来讲,有点内涵的电影都重在思考,至少,是要让观众思考。于是乎,电影的视觉、听觉所需发挥的效用,就是表达思考或引发思考。在这种最终目的指导下,外在表现就不过是形式了,是否有创意,倒并非至关重要。所以有人会重复看一场电影,因为他需要再一次地感受电影带来的思考。所以,电影的创作其实并不需要去追求什么与众不同,只要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就很好了。为什么人穿了几千年的衣服,至今大众用来遮羞蔽体的,还是衣服裤子,而不是铠甲、潜水服等等?因为平常的衣服裤子已经是解决问题的最合适方案了。而在本就不需要创意去替代原有时,若非得人为造就些不同来,大多数情况下其实并不是很合适,而就算合适了,如此花心思地追求创意,也容易忘记大局,忘记电影的真正目的,于是,舍本求末了。可不去追求创意,那么生活,电影就会变得枯燥无味吗?不会的,我相信,当你需要握着戈上阵肉搏时,你还是愿意穿一身铠甲的。当已有的东西难以充分表达创作者思考时,创意会有的,而这创意的获得,自然而然。

小结一下,对于电影,新意并非必需品。别简单因为一部电影剧情没创意就进行批评,更别因为没创意的电影票房高就不爽。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值得把玩。小生在想,《叶问2》情节简单,套路典型,于是大骂其缺乏创意,就当真合适吗?何谓电影之创意?

《孙子》曰:“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从中可以看出,其实创意与陈旧,并不好区分,不可胜听之音,却仅由无声而奏。理论上讲,对已有素材仅作删减重组,也是可以实现新的效果的。其实,怎样才叫有创意呢?如果极端去思考,那么天下电影,都可以说成有创意或没创意。说有创意,因为在演员、场景、细节等方面终归会有不同之处,说没创意,因为大家都在讲人性。那么究竟该如何区分?这个问题不好说,小生有个建议,当看一部电影时,你频繁地想起另一部电影,并感觉将那部电影的某一部分与之互换也无大碍时,就认为是没创意吧;而一部电影无论套路多么明显,你看的时候还是津津有味,沉溺其中,无暇去考虑它是否是在照搬照抄,那就当它有创意吧。

其实,依小生性情,管它有没有创意,看的时候爽,看完了有思考,对于观众来说就是看了场值得看的电影,对创作者来说就是做了部值得做的电影。如果心里老惦记着创意,一看电影就去努力的找创意。唉!真可怜,多少值得看的东西会被忽略啊。

至此,小生有必要声明一下,以上言论是有一些为《叶问2》辩护的意味的。小生乐意为其辩护,是认为它好看,值得表扬的,但其实对创作团队的评价还是持保留观点的。因为小生并不曾感受过创作的过程。形象来说,我在餐馆吃到了我喜欢的清炒小白菜,可是呢,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这菜是他们厨房里{zh0}的师傅做的,还是最差的师傅做的,但我吃的很开心,因为我喜欢小白菜。

{zh1},小生只想感慨一番。电影,果然是个好东西。《叶问2》也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打戏很爽,看得过瘾,曰食之有味;看完后有有过些思考,也有了些感悟,曰食之有肉。一个乐意放下各种技术层面眼光,单纯去享受电影的观众,碰上一部有肉有味的电影,是件挺幸福的事情。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从《叶问2》浅谈电影与创意_风徘徊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