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水泥企业掀并购狂潮央企将成整合主角- 金融词典- feedbacks - 和讯博客
二线水泥企业掀并购狂潮 央企将成整合主角 [转贴 2010-05-15 01:44:46]   
二线水泥企业掀并购狂潮 央企将成整合主角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468_60.html%20width%3D468%20height%3D6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时至年底,水泥业并购再次风起云涌。在一线水泥企业已悉数与外资牵手的背景下,二线企业开始成为新一波并购浪潮的主角。

      "江西水泥可能要被收购","福建水泥在重组","冀东水泥正欲并购秦岭水泥",近日,一些业内人士纷纷打电话告诉记者。

      然而,对于上述并购传闻,三家企业却不约而同矢口否认。

      "谁说我们要被收购呀?我们自己都不知道。"12月26日,江西水泥一位人士称。

      "我们现在还没有想过要与其他企业合并。"同日,秦岭水泥宣传部也给予记者同样的答复。而福建水泥董秘林成潮也称,该公司暂时没有出售股权的打算。

      那么,上述三家公司被收购的传闻难道是空穴来风?

      "据我所知,这几家公司确实都在跟其他企业谈收购的事。"中国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称。

      而中国水泥协会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冀东水泥目前已与秦岭水泥签订了收购意向协议,而江西水泥、福建水泥也正跟一些企业谈,"迟早会被并购"。

      秦岭重组一波三折

      事实上,三家水泥企业被收购的传闻并不是从现在才有,相对而言,最受业内xx的则是秦岭水泥的重组。

      早在几年前,秦岭水泥就跟拉法基、冀东水泥等国内外众多水泥企业有过接触,其中与拉法基的谈判更是长达6年之久。

      据记者了解,一年前,冀东与海德堡合作在陕西建厂之后,冀东水泥就曾找过秦岭水泥,商谈并购之事。

      "我们当然希望有资金进来。"当时秦岭水泥证券部相关人员曾对记者表示,他们对冀东并购持欢迎态度。

      不过,冀东当时却并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收购欲望,谈判也未能达成结果。

      事实上,当时冀东的这一举动还曾让秦岭方面有一些失望。"我们企业包袱重,债务多,可能担心收购之后整合比较困难,所以很多企业都是看完就走了。"上述秦岭水泥人士说,冀东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止步。

      然而,冀东对秦岭的收购意图却一直没有打消。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当时之所以没动秦岭,跟秦岭水泥的价格太高也有关,因为价格太高,对收购方并不划算,而现在时隔一年,秦岭水泥的股票已接近历史{zd1}点,2元多的股价正是冀东出手的{zh0}时机。"

      "如果不收购秦岭水泥,冀东在陕西的地位就会很尴尬。"刘作毅说,2005年9年,海德堡与冀东水泥在陕西合资建设了两个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厂,在陕西算是有了立身之地。但由于当地霸主秦岭水泥的存在,以及浙江民企声威的大举进入,冀东在陕西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排挤。"只有拿下秦岭,冀东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刘作毅说。

      而另一方面,目前冀东在河北市场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已不大,东北战场因为有亚泰水泥的存在,要想进一步扩张也是异常困难。目前看,只有西北市场因为竞争较弱,还有一定空隙可钻。所以对于冀东来说,陕西市场可说是其做大做强的真正希望,拿下秦岭可谓志在必得。

      融资困难成二线龙头死穴

      事实上,秦岭水泥、江西水泥和福建水泥虽然身处三地,但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地域龙头,都有很好的市场,却都经营不善,连年亏损。

      秦岭水泥去年资产负债率为66%,今年前九个月资产负债率已达到70%,江西水泥连续三年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0%以上,福建水泥最近三年资产负债率亦接近60%。

      "资产负债率过高对企业自身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庄春来说。

      自2003年国家对水泥等行业实行严格的宏观调控后,绝大多数水泥企业的银行xx之路被堵死,这成了企业发展{zd0}的障碍。

      而根据{zx1}的产业政策,国家着重打造的是10个3000万吨的大型企业集团,对于三家二线地方xxxx而言,他们未来的生存前景将十分渺茫,要么绝地而起迅速爬上1000万吨,要么等待被别人收购。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摆脱被淘汰的可能,目前三家公司都制定了宏伟的发展计划。秦岭水泥宣传部相关人员称,秦岭水泥近期目标是500万吨,而未来的目标则直指3000万吨。福建水泥也表示,公司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从现在的500万吨增加到1000万吨。江西水泥未来目标也是1000万吨。

      "目标制定出来不难,能不能真正实现则是另外一回事。"庄春来说,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资金,如果他们的融资能力解决了,自然不成问题,反之很可能流于一纸空文。

      庄春来表示,今年股市这么好,但是这三家企业的股票不仅不涨反而下跌,这本身就说明他们的融资能力不强。同样,由于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银行也不会轻易xx。所以,在这种两端夹击之下,引进外部资金可以说是{wy}的出路。

      央企将成整合主角

      此前,有业内人士猜测,江西水泥可能被外资收购。

      这个外资会是拉法基吗?从距离上看,拉法基离江西水泥很近。但是拉法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刚收购四川双马,今后一段时间都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整合上,目前还没有多余精力去并购其他企业。

      那么台湾水泥呢?似乎也不大可能,台泥从去年开始调整大陆发展策略,已经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华南两广地区。

      庄春来告诉记者,目前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小,一则这些外资过去几年,把收购目标都锁定在中国水泥一线龙头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警惕。"目前外资进来的主要理由就是他们有资金,而中国一些企业没有资金。但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中国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应该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能一味依靠外资。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水泥整合的主力应该是国内企业。

      "未来水泥业整合的主角应该是央企或大型国企。"庄春来肯定地说。

      一方面,国家政策对央企以及大型国企并购地方企业大力扶持;另一方面,相对于一些地方小企业,央企及大型国企在资金和融资能力上也更有实力。

      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材料集团、中国建材集团、金隅集团近期并购发展速度都相当快。如金隅集团刚刚与顶新签订了收购意向,中国材料集团也跟祁连山水泥签了收购意向协议。

      而中国建材不久前刚刚收购了徐州海螺,产能一下增加了400多万吨,不仅如此,中建材近期在徐州还会有收购动作。

      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中国建材已是江西水泥和福建水泥的第二大股东,这使其很容易通过进一步增持股份取得{dy}大股东的身份。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336_280.html%20width%3D336%20height%3D28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二线水泥企业掀并购狂潮央企将成整合主角- 金融词典- feedback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