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全面推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各项事业_创意农业日报的空间_百度空间
  大力实施“四建四创”

  努力谱写“美丽篇章”

  ——西湖区全面推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各项事业

  刚刚过去的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2008年,杭州市西湖区交出了一份很不平凡的“成绩单”。

  在这一年,西湖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方向、谋全局、定目标、理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市委“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行动,紧密联系西湖实际,凝聚全区集体智慧,提出了打造“生态{yl}、环境优美,经济繁荣、人民富裕,城乡统筹、全面协调,管理民主、文明礼仪,生活安宁、社会和谐”的全国最美丽城区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环境立区”、“城市化”、“开放带动”、“服务业强区”、“文化支撑”、“民生优先”六大战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这一年,西湖区完成财政总收入67.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8.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16.2%;引进市外到位内资90.07亿元、合同外资5.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3亿美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36.47%、104.43%和113.89%。预计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10亿元,同比增长9.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亿元,同比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000元,同比增长12.8%。

  2009年,是西湖区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的攻坚之年、关键之期。新年伊始,西湖区委七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坚持“六大战略”,实施“四建四创”,积极构建以楼宇经济为支撑和以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全面进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活力、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为实现“建现代服务业强区、创全国最美丽城区”而努力奋斗。

  建之江新城、创西湖新业,

  全力开辟跨越发展新蓝海

  加快把之江新城打造成为钱塘江畔的休闲度假胜地、养生居住天堂、创业创新中心和生态示范基地,努力形成西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海、新亮点和新增长极,全面实现从“建区”到“造城”的战略转型。

  坚持谋定而动。深化之江新城城市设计,深入研究主题公园、酒店宾馆、景区景点及其他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优化钱塘江景观休闲带、龙坞旅游综合体等重点区域规划,完善公交、水系景观、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以经营理念、规划设计和品牌等“无形资产”带动土地、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的升值。

  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政策、品牌、环境优势,深化与中国美院的合作交流,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3+1”现代产业体系。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施“23456”二xx项目工程,为之江新城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拓展发展空间。坚持“一调两宽两严”原则,科学做地、供地、用地。积极探索“连片征迁”模式,全力做好之江新城征迁任务,保障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建设需求。盘活存量资源,加快10%留用地和闲置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扎实推进之江文化创意园“两点一线”区域规划建设。

  提升新城品质。牢固树立品质导向,坚持以品质争高低、以特色论输赢,保护{dy}、生态优先,积极打造“清洁、亲水、清净、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生态宜居新城。

  建金镶玉模式、创和谐杭州示范区,

  全力争创跨越发展新优势

  明天的西溪将是一块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旅游休闲为载体、以湿地展示和科普研究为特色的传世美玉,更是一块带动周边综合发展、影响整个大西溪地区的“金镶玉”。西湖区将依托西溪湿地和浙江大学的品牌优势,以决战北部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和谐杭州示范区建设发展。

  精心雕琢传世美玉,打响西溪品牌。围绕打造{sjj}休闲航母和国际旅游综合体的目标,坚持六大原则,做深做细“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四篇文章,努力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以自然生态为基础、以人文生态为精髓、以旅游休闲为载体、以湿地展示和科普研究为特色的传世美玉。今年重点做好六项工作,实现“5000万元经营收入、120万人次游客”目标。一是确保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坚持科学性、效益性和娱乐性,按照“受众{dy}”要求,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各项筹建工作,全力打造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于一体的平民化{gjj}专业博物馆,确保 “十一”前顺利开馆。二是确保西溪宾馆开张。按照国宾馆要求和世界{dj0}标准,全力推进西溪宾馆委托经营管理和装修施工,确保“十一”前顺利开张营业。三是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快生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湿地动植物资源保护,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认真做好申报、迎检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十一”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四是创建4A级景区。全力打好湿地公园管理提升之战,健全制度、完善配套、改进服务。整合景区景点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宣传造势,进一步提升西溪湿地知名度和美誉度,确保年内成功创建4A级景区,力争2010年正式进入5A级行列。五是举办首届湿地文化节。结合中国杭州第三届湿地论坛、湿地网络作品创作大赛等系列活动,办好中国首届湿地文化节,充分展示西溪的湿地文化。认真做好西溪文献征集和西溪丛书编纂工作,深化研究“西溪模式”,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力。六是实现创意园正式开园。按照“国内{dj0}、国际知名”要求和“高门槛、低租金、高税收”原则,加快引进名人名企,提升西溪文化创意园整体环境,确保年内完成招商并精彩开园。

  加快搭建发展平台,力创黄金效益。不断深化区校合作,积极推进“一区一园一街一体”建设,努力使“黄金地段产生黄金效益”。全面推动蒋村新区建设。优化西溪天地综合体方案设计,全面完成拆迁任务和新区12条道路建设,加快城西医院、文化中心等社会项目建设,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项目前期报批。积极推进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强园扩园。加快实施浙大科技园一期建设,认真做好强园扩园规划编制和拆迁以及有关地块启动等工作。加快打造留祥路国际创业创新街。按照“具有核心创新能力、丰富创新资源和浓郁创业氛围的{yl}街区”的目标要求,全力做好方案设计、土地出让、立交方案调整、绿化带建设等工作。着力建设五里塘生态休闲商务综合体。完善地块和路网规划,优化方案设计,做好拆迁安置、挂牌出让和二次招商等工作,把这一区域打造成为杭城西部{zj1}特色、{zj1}活力、{zj1}前景的特色生态休闲商贸区。

  建总部楼宇集群、创黄龙国际商圈,全力打造跨越发展新亮点

  以黄龙国际商务区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总部楼宇集群,全力打造国际化、品牌化、xx化、知识化、特色化的国际商圈。

  增强特色。今年力争实现税收亿元楼宇7幢、税收千万元楼宇24幢、特色楼宇2幢。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企业总部和知名中介机构,力争九大国际{dj0}中介机构均落户西湖区。争取沃尔玛商场、紫金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建成营业,推动华东勘测设计院基地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以培育特色潜力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曙光路都市休闲街区、高技路日韩街等特色街区建设。

  科学招商。以“五个一批”楼宇为主力,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突出以地招商和以楼招商,坚持五外联动,主攻大项目、招引五百强,力争全年引进总部项目20个、亿元项目20个、楼宇总部经济项目到位资金50亿元,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占项目总数的90%。加强项目包装和宣传推介,策划和举办好各类境内外招商活动,打造“xx落幕的招商会”。

  整合资源。争取浙大西溪校区、浙江财经学院等拟搬迁高校地块用于公建和商业综合开发,加快浙江科技学院地块开发建设,推进21家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杭大路汽配市场等专业市场整合搬迁工作,实现腾笼换鸟、退低进高,拓展总部楼宇经济发展空间。

  优化服务。确保完成杭大路、玉古路、古翠路、古墩路等“四纵”道路整治工程,加快推进黄龙国际商圈及周边地区的有机更新。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领导有力、协调有效的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全区楼宇经济信息系统,完善总部楼宇经济的产业指导、统计分析、目标考核等工作机制,强化协税护税,切实提高楼宇入驻率、注册率、税收贡献率。加强企业服务,完善与重点企业对话对接机制,增进政企沟通,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

  建现代服务业强区、创全国最美丽城区,全力构建跨越发展新天堂

  “四建四创”是“母子关系”,“建之江新城、创西湖新业”、“建金镶玉模式、创和谐杭州示范区”、“建总部楼宇集群、创黄龙国际商圈”是“子”,是方法、途径、平台和手段,“建现代服务业强区,创全国最美丽城区”是“母”,是目的、目标、方向和归宿。

  发挥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形成“强三高二精一”产业格局。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总部楼宇经济为支撑,以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框架,争取今年提前完成两个“80%”目标,服务外包争创{gjj}示范区。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市场化运作和打造产业链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三大创意产业园成规模、创特色,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依托之江度假区和西溪湿地,结合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和西山游步道建设,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大力实施扶优扶强工程,积极推动企业上市,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力争创建{gjj}孵化器1家。推进综合体建设。按照“规模大、功能全、品质高、环境优、服务好”的标准,积极推进西溪湿地、西溪天堂、西溪商务城、西溪天地、龙坞、五里塘等6大城市综合体建设。强化项目带动。加大投资力度,深化落实领导联系制、项目跟踪制、困难会诊制、时间xxx制、年终考核制,并争取省市支持,全面落实6大类、57项、总投资156亿元的全区重大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拓展发展空间。坚持向上要增量、向内盘存量、向高争容量、向己提质量,努力缓解要素制约。

  加大力度,统筹城乡建设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高效率更新、高效益经营,确保城建城管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加快有机更新。完成留祥路、留泗路二期和33条城市支小路建设,推进背街小巷改善、庭院改善、截污纳管改造、公厕改造提升和市场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杭大新村、建工新村等旧城改造和沈塘新村危旧房改善工程,启动五联、骆家庄等城中村改造。推进征地拆迁。有序推进做地和出让工作,加速推进迁拆安置房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坚持精细化、人文化、人性化“三化”管理和保绿、保洁、保序“三保”并举,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力争城市管理单项考核全面进入全市前三名,争创杭州市“最清洁城区”。强化“数字城管”功能,健全“四化”长效监管体系。加大防违控违拆违力度,深化“停车新政”,全力抓好“五乱”、“八小”行业等专项整治。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联村结对、财政倾斜等方式,着力xx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地区加快发展。深入推进乡村道路“三化”整治、生活污水处理等工程,启动双浦改水工程,努力实现省级生态区创建目标。积极打造“四精农业”,深化农村股份制改革,加快10%留用地规划建设,不断壮大村社集体经济。

  注重和谐,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破七难”、创建“五强区”与“和谐社区(村)”为重点,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投向民生领域,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推广灵隐街道“4+1”扶贫帮困模式,大力实施“421”贴心帮扶工程,努力打造“一社(村)一特色”、“一社(村)一品”。健全完善基层救助体系和社保体系,确保实现养老保险净增4000人,工伤保险净增4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深入实施居家养老“金夕工程”和“农村星光老年计划”,争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健全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04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60%以上社区成为充分就业社区,打响“无零就业家庭”品牌。着力提高城乡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收入水平,加快培育 “2+8”消费新模式。深化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大接访系列活动,落实信访案件首办责任制,推进“网上信访”和“12345”进社区工作,加强舆情分析和应急处置,完善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性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机制,严格落实紧急信息上报制度。深入实施“五五”普法和第四个依法治区规划,健全打防控疏体系,整合政法力量,维护治安秩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食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和谐共享。巩固和深化各类精神文明创建、城乡文明共建活动成果,协调推进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和体育“五强区”建设,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一类地区水平。大力弘扬西湖人文精神,培养善择业、会民主、懂生活、讲礼仪、高素质的新市民,共建共享品质生活。



郑重声明:资讯 【西湖区全面推进打造全国最美丽城区各项事业_创意农业日报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