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汽车市场尚未形成 充电站警惕盲目跑马圈地
国内大大小小近百家汽车企业都参与开发电动汽车,甚至连生产农机器具的企业也转向电动车市场,这是一个不理智的现象。目前,
我国电动车技术水平较低,多数产品部件需从国外进口,这使得电动车的平均价格高于同型号其他车辆3倍以上,同时,我国电动车的消费群体还很少,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市政公交客车上,这些车辆数目占汽车总量的千分之一不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市面上跑着的电动车基本上是凤毛麟角。由于成本高昂,竞争又十分激烈,在这种条件下,电力汽车与普通汽车的价格差短期难以缩减,这势必导致电动车市场不会短时间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配套的电动车充电站的建设却已经进入了跑马圈地的时代,大家争前恐后的涌入这个市场,为抢占市场制高点,除了国家电网外,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大大小小的电力企业的投资如雪花搬纷纷而至,一个成熟的电动车市场发展需要至少三到五年,而一个充电站的建立多则一年,少则只需三五个月。不难看出,企业这种未雨绸缪的投资布局,将增大了投资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引起资金浪费,造成大量充电设备闲置的可能,企业存在潜亏危险。
合作发展是上策
笔者认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电动车市场,除了拥有无数的竞争主体外,要让它快速发展,必须要形成一个上下游产业、各能源企业间相互合作发展的格局。一方面,在政府新能源行业标准下,汽车生产商应加强与能源供应企业的合作,进行相关技术研发、配套行规制定以及消费市场的培育等等。而对于电网、石油这些能源企业间,更应该进行优势资源的整合。目前,国家电网在建充电站遇到征地问题困扰,而对于中石油、中石化,如何协调充电站的建立与电网统一规划的矛盾,也是困难重重。不难看出,国家电网集团拥有庞大的电网体系,而中石油、中石化拥有大大小小的加油站,这种渠道资源。如果各自独立发展,并相互竞争,无疑将增加产业发展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不难看出,充电站的建设要与充电汽车发展速度保持协调,在投资主体上应多元化,形成富有竞争的市场格局,同时产业上下游企业通力合作,能源企业间进行资源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使得这个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起来。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