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与国产品牌竞技 国际自动变速器技术研讨展开_gzjmeii_新浪博客

尽管冰岛的火山灰阻挡了一些厂家高管的步伐,但4月23~24日在北京举行的“2010国际汽车自动技术及中国产业化研讨会”,仍汇集了国内外知名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以及世界知名的研发机构,开成了史上到会人数最多、最为隆重的一次行业盛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等工业实现由大变强,不只是产销量的上升,更要掌握包括自动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的零部件技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变速器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越来越深入。新能源汽车中的混合动力汽车,又将自动变速箱技术提高到新的阶段,中国本土企业和研发机构,对于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如一汽集团在变速器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开发并生产了新一代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技术;吉利集团在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后,走出了一条研发的捷径;奇瑞公司集成创新的CVT(无极变速器)也即将批量生产。之前,世界各知名公司纷纷在中国建设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各种变速器已经在中国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通过调查整车和汽车动力行业,得出的结论是:我们{zd0}的技术短板,就是自动变速箱的核心技术。如果说三年之前是一片空白的话,那么今天我可以非常骄傲地告诉各位,经过产学研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与国外知名公司的非常有效的合作,国产自动变速器面临的尴尬局面已经有所改观。”

记者从本次大会上了解到,目前变速器行业对混合动力车用变速器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估计明年变速器的热点将从DCT转为混合动力车用变速器,而近几年热度很高的DCT,在此次会议上并没有什么新的技术亮点出现;二是CVT的小型化出现了技术突破,通过行星齿轮与CVT的结合,使小型化得以实现。

从中国整车企业的开发动向看,尽管自主品牌车企在DCT、CVT技术方面有所突破,但是由于缺乏整车装配量的支撑,自主开发的DCT目前并不具备成本优势。2008年11月,博格华纳与中国中发联共同出资成立生产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模块的合资公司,但中国企业对变速器各有要求,因此目前该“联盟”处于联而不盟的状态。加之博格华纳的技术要价较高,购买技术后再生产DCT变速器不具备成本优势,因此,该联盟给自主品牌企业带来效用尚不清晰。

从竞争状况看,在中国的自动变速器市场上,目前还是外资企业在逐鹿中原,自主品牌企业还不具备发言权。

据了解,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荷兰、南非等国家的近30家国际知名汽车和零部件公司,介绍各种汽车自动变速器研发解决方案、零部件创新技术、新型混合动力变速器、变速器和零部件的应用开发和制造技术。出席会议的代表包括中国一汽、吉利、日产、吉孚动力、博格华纳、博世、格特拉克、采埃孚、舍弗勒、加特可、马瑞利、德国大陆、里卡多、艾菲、艾尔维、盛瑞、贺尔碧格、Varibox、苏尔寿、LS、森萨塔、DTI、NTC、路博润、中石化等企业人士。

会上,来自上海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高卫民博士、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叶国弘博士、格特拉克公司集团副总裁RolfNajork先生、博世集团CVT业务部副总裁MartinKruessmann博士、吉孚动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立先生、吉林大学汽车传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葛安林教授等,通过圆桌讨论的形式,围绕“技术创新与中国产业化”,针对各种类型变速器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变速器的主要技术创新和中国变速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自动变速器在中国市场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与合作开发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外资与国产品牌竞技 国际自动变速器技术研讨展开_gzjmeii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