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家长委员会牵头组织农家乐亲子活动。作为班主任,我是以特邀嘉宾的身份参加的,原以为礼节性地应付,算是给热心的家长必要的面子,没想到自己竟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在活动中找到释放真情的载体,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抓鸡。网栅栏围成的鸡场里有二十多只鸡,导游先将孩子们分成四队,然后宣布比赛规则,并故意拖长声音说:“赢的队每人得到一只本地鸡——”,下面顿时一片欢呼,个个跃跃欲试,等他把“下的蛋”接着说完时,我们才知道轻易上了导游的当,可这并不要紧,因为大家原本就不是冲着鸡或蛋来的。栅栏内,孩子们奔跑着追赶四处逃窜的鸡,栅栏外,大人们呐喊加油不时开怀大笑。我趁机进入场地,举起相机将一个个孩子的精彩瞬间定格。经过紧张角逐,赢队产生。这时,导游大声说:“现在老师要在一分钟之内抓到两只鸡,要是抓不到,赢队的鸡蛋就不给了。”场内场外顿时像炸开了锅,想不到这该死的导游竟抓住时机将我的军。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我金老师豁出去了,放下相机,一溜烟往鸡群集中的地方跑。一眨眼工夫,我就左手一只右手一只举起“战利品”手舞足蹈笑着叫着,简直比中了大奖还高兴。学生和家长一齐为我欢呼喝彩,纷纷说金老师看上去文质彬彬弱不禁风,想不到还是抓鸡能手呢。
捣年糕。说是捣年糕,其实真正让我们参与的,只是将现成的“年糕奶”放进木质模具,压成带有各种图案的年糕,之前的多道工序诸如炊蒸年糕粉、杵捣“年糕奶”都由专人代劳了,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些城里的孩子,{dy}次见到这么新鲜的玩意,是那么惊喜那么投入。一旁的家长忙于指点帮忙,然后像欣赏艺术品似的看着孩子们制作年糕,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也动手操作,只为重温那份远去的关于年糕的温暖记忆,同时放下师道尊严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一同体验快乐,一份并非来自课堂的快乐。那一刻,每个孩子在我眼里都是天使,为天使插上翅膀,我愿意。
做索面。我向来喜欢吃索面,可一直不知道索面是怎样做成的,这次终于有机会了解索面制作的全过程并亲手完成索面制作中的一道工序——将“醒”了数小时的面插到屋外的木架上拉长。索面师傅一边向我们讲解拉面要领一边示范,并一再强调动作要温柔千万不能粗暴,我不禁想:莫非这面也有灵性?赶紧摆好架势准备大显身手,先握住面杆由上往下拉五、六下,稍停片刻,让面“醒醒”,再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将面拉至接近地面的长度,{zh1}上下甩抖,大功告成。虽然动作生硬缺乏美感,但看着自己亲手拉长的如银丝般妙不可言的索面,我陶醉了,陶醉在劳动带来的幸福之中。
随后,我还和孩子们一道参与酿葡萄酒、磨黄豆、种甘蔗等活动,这些都是我不曾亲历过的农事,新鲜、有趣,增长见识,更多的收获在于身心得以放松,并将自己课堂生活外的另一面真实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农家乐,其乐融融,乐在其中。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