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发展站在新起点- 与健康有约- 与健康有约- 和讯博客
中医药事业发展站在新起点 [引用 2010-05-14 09:18:08]   
   

  2010年是医改攻坚年,对全国中医药系统而言,也是一个关键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投入越来越多,中医药面临全新的历史机遇。中医药从业人员在备受鼓舞的同时,也有了紧迫感。站在新起点上,如何抓住机遇,把中医药事业向前推进,成为他们最关注的话题。

 

  中医药“有位”之后该“有为”

  □本报记者  严少卫□

  发展中医药成为刚性任务

  本轮医改启动后,中医药界就有人担心:原本就处于弱势的中医药会不会在改革中被边缘化?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董明培告诉记者,他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担忧,但随着该省医改新政的逐步推进,这种担心如今已经荡然无存。

  安徽省的医改实施方案独具特色。“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5+1’模式。‘5’是指贯彻落实医改实施方案近3年5项重点工作,而这个并列的‘1’就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发展中医药工作。” 董明培说,把中医药事业单独拎出来,列为省政府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与贯彻落实国务院五项重点医改任务一并推进,是安徽医改新政的一大亮点。

  “这一轮医改动作很大。我们也曾担心,如果中医药事业没有抓住这次机遇,中西医发展之间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现在安徽省医改‘5+1’模式的推出,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发展中医药成为刚性任务,而不是可有可无,我们的干劲更足了。”董明培说。

  安徽省卫生厅厅长高开焰表示,该省推出 “5+1” 医改模式,就是力求借力医改,重点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中医药创新能力不足等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

  “我们想做的事,所需要的中医药政策和可能实现的项目设计,也都已纳入了四川省医改配套文件中。”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告诉记者,四川省运用在中医药立法中取得的成果,将新修订更名的《四川省中医药条例》中固化的政策延伸到医改配套文件中,以解决中医药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

  记者在此次会议中也了解到,在深化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中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目前也已取得积极进展,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政策保障。

  如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上,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要重点提高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有关费用的补偿比例;在今年新版的医保报销目录中,中药增加比例超过了西药。在国家基本xx制度建设中,落实中西药并重的原则,鼓励中药应用。102种中成药和已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被纳入国家基本xx目录的基层版。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在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中达到了一定的比例。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方面,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等。

  “以西养中”问题必须解决

  长期以来,特色不足、人才匮乏、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中医特色逐渐淡化,服务领域不断萎缩。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认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作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在医改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突出中医药的特色。

  “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是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的核心任务。偏离这个方向的任何改革都不能说是成功的。”高开焰认为,公立中医医院改革的特殊性,就在于要解决“以西养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投入补偿机制、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中医药人员专心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有利于中医药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等。

  “公立中医医院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基点。在这一轮医改中,如果中医医院西化这一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中医特色就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董明培说,在现实国情下,简、便、验、廉的中医药能够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负担。但在现有运行机制下,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却成了劣势。“改革后,中医药一定要姓‘中’。要让中医院、中医人员、群众在中医药发展中获益。”今年年初,北京市已经实现在绩效考核基础上,公立中医医院人员基本工资全额拨款。但对安徽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在财政补偿尚难xx到位的情况下,采取何种改革模式,既能保证公立中医医院得以发展,又能让中医药特色得到发挥,还需要积极探索。

  “中医药要发展,必须外争扶持、内强素质。”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才说,在积极争取扶持的同时,中医药行业自身也应当积极行动,“疗效是中医药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所在。中医人的当务之急是把理论学透、把疗效提高,更好地为群众解除病痛。否则国家的支持不是一种浪费吗?”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临床,中医药的魅力在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已经成为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高开焰说,中医药在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中医药学术发展比较缓慢、中医药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中医急症工作日渐萎缩、部分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一些中医人员尤其是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存在脱离和忽视临床工作的倾向等。高开焰说,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安徽省组织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意见》,从巩固中医临床阵地、规范岗位培训、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开展临床科研、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推广适宜技术等10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出了具体措施。

  医改要尊重中医药自身规律

  在紧锣密鼓推进的医改中,中医药行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自身的特点,该行业也面临不少困惑。

  “现在问题还不少。”杨殿兴说,目前,他最担心的是国家基本xx目录要求基本xx要实行零差率销售,这对基层推广中医药将是一个严峻考验。由于中药饮片在运输、储存等方面的损耗较大,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在使用中药材时,价格加成比例往往要超出15%。实施零差率后,如果补偿不到位,基层医疗机构用中医药越多就会越亏本。长此以往,将影响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使用。

  另外,怎样才能让中医医疗机构得到合理补偿,让中医药惠及更多百姓,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推进。《若干意见》提出,各地要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机制。但怎么倾斜、怎么补、补多少,还没有明确说法。中医药参与公卫、预防保健、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也缺乏明确的具体任务安排。杨殿兴说:“大方向已定,但如何落到实处,还有大量具体工作要做,需要多方协调,难度较大。”

  “针灸能治300多个病种,医保只能报10个病种。”杨殿兴说,现在中医药进医保也是一个大问题,“目前中医药能够报销的病种比例还较少。”另一方面,受现行药品管理和审批制度限制,能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院内制剂也在不断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位中医界专家曾大声疾呼,中医需要的不仅是扶持,更需要松绑。

  杨殿兴建议,建立合理的中医药政策补偿机制,对公立中医医院使用中药饮片、非xx疗法、院内制剂等产生的政策性亏损进行补贴。“针灸、火罐、刮痧等非xx疗法,可以按人次进行补偿;中药饮片按使用量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偿。”在医保报销等政策的衔接上,建议增加中医药报销病种的数量,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以鼓励医疗机构和群众使用中医药。建议允许经过药监部门批准的院内制剂在一定范围内调剂使用。

  对于医改推进,董明培现在最为担心的则是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是否能与公立综合医院改革同步进行。“中医药的特点决定了公立中医医院有其不同于西医院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西医院的运行机制、补偿模式、监管机制。因此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一定要与综合医院改革同步推进,否则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革将要拖后腿。”

  董明培说,希望借助综合试点城市这个平台,使公立中医医院改革有所突破。在运行机制上,建立有别于综合医院的补偿模式,利用卫生经济杠杆来调节医院运行;建立有别于综合医院的分类补偿机制,改变“按常规、按人头”的传统补偿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医院实施分类考核、分类补偿。另外,在补偿对象上,是否补供方比补需方效果更好,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人才培养:中医药生存之本

  □本报记者  严少卫  谭  嘉□

  2009年,中医界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首次向30名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包括民族医药)的中医大家,授予“国医大师”称号。然而,事隔仅半年多,“国医大师”张镜人、王绵之、方和谦便先后逝世。人们在惋惜之余不禁要问,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之本,中医后继人才的培养怎样得到延续?1月14日,在2010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代表纷纷表示,评选“国医大师”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加强对“大师”成才规律的研究,探索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

  不能离开临床这片沃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多代表都表示,中医药是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的。中药新药往往都是在临床xx、院内制剂的基础上研制的,中医大家无不是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出来的。临床实践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继承与创新成为无源之水。

  据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吴坤平介绍,针对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的问题,江苏省加强了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对高等院校中医类毕业生及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完善毕业后中医临床教育制度,培养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培训时间共5年,分为全科培训和专科初步培训两个阶段。内科培训注重培养中医医师掌握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基本技能及四诊合参、辨证论治能力。“希望通过培训,使年轻的中医人才具有较强的辨证施治和临床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本专业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具有独立诊断和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在职人员也要“读经典、跟名师”

  业界普遍认为,“读经典、跟名师、早上临床”是中医人才成长的必要途径。除了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环节中加强临床实践,还要注重加强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多“读经典、跟名师”,积极培养一批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甘肃省卫生厅厅长刘维忠说,去年,该省卫生厅委托甘肃中医学院举办了1期一年制中医经典研修班,招收在职学员100人。各级中医医院已将学经典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中医医生年度考核。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人员广泛开展自学经典、背诵经典的活动。在许多中医医院,高年资医师查房时能结合经典进行辨证讲解。这样学习实践相结合,收效良好。

  2009年8月18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举办了一场隆重的拜师会,千名乡村医生拜师学中医。黑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才说,黑龙江省全面推行乡村医生向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拜师活动,就是要发挥上级医院和高职称人员的传、帮、带作用,提升最基层中医药队伍的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应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中医药事业后继有人,除了需要遵循中医人才成长特色规律,加强人才培养外,还需要为中医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有力支撑。

  “安徽省每年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专项经费并不十分宽裕,但其中2/3都用在人才培养上。”采访时,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局长董明培说,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一大瓶颈,“应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而在2009年,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出台的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与措施至少有8项。这当中,以对领军人才培养及基层中医队伍建设的投入最为显著。“2009年,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人才培养举措频出,其特点表现为项目规划多层次、资金保障大投入、制度设计严要求。”吴坤平说。

  吴坤平告诉记者,为解决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短缺、学术创新不足的问题,江苏省启动了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养出30名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在这项工作中,江苏省财政将按照每人50万元的标准予以专项资助,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匹配经费比例也不得低于11.5。这样一来,该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累计投资将达到3000万元。

 

 

郑重声明:资讯 【中医药事业发展站在新起点- 与健康有约- 与健康有约-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