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乾坤颠倒,彩色玻璃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yt}。
这是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但能形容我今日看过新一期《中国摄影》胶片与数码器械之比较过后的沉重心情。
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束无奈的眼光留驻开封的胶卷,哀叹它们在见光之前便渐渐老去,心血付之一炬。自我安慰好多次,没有做暗房的地点,也没有在各种液中一遍遍淘洗的耐心与时间。胶片是人手一个的凤凰老式相机,廉价的乐凯100,曾是那么单纯可爱,不曾料到它会倏地占满心境的空间,变成一个比数码还要唠叨的欧巴桑——那些赋予摄影师自由操纵的空间,最终却成为困锁胶片的牢笼,这座监号的名称叫作,贵族。
贵族是什么?贵族是最终要被平民xx的东西,因为它除了有调调,有遗老遗少的怀念外,一无事处。它与平民在技术没有任何不同,只凭更为复杂的仪式,赚取较多的虚荣感;只凭更为悠久的历史,打出一张怀旧牌,为自己的奴隶们贴个标签;或凭借自己一套丰富的手法,严密的体系,将使用者牢牢吸附在上面,美其名曰个性,创意。
对真正的摄影工作者而言,这样的变化没有任何欣喜之处,胶片最终被格式化,作为一种旧时代的符号,被有能力享用的贵族们收藏进小阁楼。真正熟悉喜爱这种质地和技术的使用者,不得不面对日渐被挤压服务空间,感受器材市场的风云变幻,还要忍受摄影类书籍为迎合“调调式”胶片发展道路xx出来的怪异空洞的作品,莫名其妙被冠以“艺术”的头衔。
真正严酷的事实是,数码相机已经取得了对像素战斗的阶段性胜利,有效像素冲到一万五,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反转片的挑战,更何况在一套为数码所占据的使用体系下,反转片的幻灯和扫描技术没有任何提高,出现了同种类拍摄放大之后,胶片质量反而不如数码质量的现象;中画幅的机器设计,数码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135画幅方面,已经可以于胶片机平起平坐,只在120画幅和4*6,8*10等大画幅面前,还有可攀登的距离;胶片可以抬头的领域,xx于银盐化学反应的质感,相纸与胶片种类组合多变,与冲洗技术全程可控方面,而这些优势,相信在未来电脑图象技术处理发展的浪潮下,也会变得不堪一击。更何况,胶片被xx的根本理由与悍马类高排量汽车一样——它无法适应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即将沦为平民批判贵族的有力武器,对环境的污染,消耗稀有金属,还有引起不可预测的疾病等弊端,都会将它驱离影象的主流社会。
虽然高像素的数码相机在现阶段同样也是xx品,但胶片各类器材耗材的速度涨得更快,而且相应的服务严重短缺。胶片生存空间的压缩还体现在拍摄内容方面,虽然本期论述中很多胶片使用者极力为其辩护,但他们不能忽略铁的事实:胶片xx退出新闻摄影,只在风光摄影和人物摄影中有所建树,而且早已不是人文类社会类摄影的专宠;在仅有的领域中,优势也只体现在长时间曝光和低温下优良的机械系统而已。这些防线不用赘述,迟早会被技术大浪冲垮,到时候,胶片只能与杂志书籍一道,打上复古的标牌,以极为昂贵的价格供应,成为一部分人标志生活特点与展示个性的PIN。到那个时候,只要使用它,就有意义,基本不用提什么技术,创意,只按下快门就好——不然,你还怎么在数码面前叫嚣个性呢?
数码是工业生产,如果你可以不计成本地连拍傻拍,只按概率计算,出片率也会很高。即便是失去了严密的思考,精细的布局,对所摄对象深刻的理解,毕竟还是有效地记录了瞬间,没有损害摄影的本质精神。这与在电脑上写文章是一个道理,就算写得不满意,你也看不到任何改动的痕迹,没有大红叉惊心动魄的震撼,也就不会有惜墨如金,审慎行文的态度。但是,如用毛笔写几个大字给人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屏幕上的长篇大论一样,真正爱好摄影的人,若要将胶片实实在在推向贵族的宝座,也是为了珍惜手工制作的成就感,珍惜这门用“双手制作”的古老技艺,在匆忙简单的现代社会里,爱着“躲进黑屋成一桶,管它药液与温度”的麻烦。当现实迈向黑暗与无助,只靠辉煌回忆和虚无精神支撑的摄影者,能在荒芜的工业园区里开辟一条缀满鲜花的小径吗?
在技术面前妥协已不是新鲜事。变革的世界告诉我们,每一次阵痛忍住了,最终换来的是新生。作为一个小小的胶片粉,我还未能看到它的真实未来,只是嘴里喊着“不不不”发发牢骚,伤心地在渐趋龟裂的土地画圈圈而已。尽管如此,还是能看到很多勤勤恳恳的人,努力地灌溉,不求重现昔日盛景,只想寻回可依赖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