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澳门路 吴哲
答:2008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也随着动荡的经济形势,不断作出适应性调整。从年初的“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两防”政策,到年中提出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一保一控”政策,再到日前“货币政策在近期要防止通货紧缩,在长期要防止通货膨胀”的“灵活审慎”政策,其调整幅度之大和政策转向之快是不常见的。
一般来说,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拉动需求,强劲的需求又会造成物价指数的上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所谓通胀,实质是指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一般是指因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的现象。通俗来讲,就是流通中的货币多了,“什么东西都贵,只有钱{zpy}”。通货膨胀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主要表现为物价上涨、社会动荡和人心不稳等,进而造成对市场机制的破坏。
通货紧缩,则恰恰相反。它是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从而抑制经济增长,甚至导致经济衰退。通缩主要表现为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萎缩,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和投资,导致失业增加、居民收入下降,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增速下降。
众所周知,由于经济增长具有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因此与经济增长快慢相伴相随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也会交替出现。当经济持续增长造成的通货膨胀达到一定程度后,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增长的支撑体系崩溃,经济就进入低增长的萧条时期。于是,通货紧缩随之出现。而通货紧缩到了一定程度,经济又会在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恢复,慢慢复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推进。而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过程中,政府会针对具体情况的变化,采取防通胀和防通缩的宏观政策,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防通胀和防通缩政策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交替作用的“跷跷板”现象。纵观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大体上也能印证这一现象。具体到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1984年至1989年间,在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过热”与“过冷”状况面前,政府交替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收入政策“三紧”措施或放松银根的宽松货币政策。而到了1998年,为应对亚洲危机的冲击和克服国内通货紧缩趋势,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改善供给。但在2003年至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5年保持在10%以上,以紧缩银根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政策再一次出台实施。
不过,经济形势的变化,绝不像正弦曲线一样既有规律又有频率、既简单又直观。宏观调控也不是简单地让防通胀或防通缩政策轮番上阵。很多时候,面对动荡不定、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的经济形势,需要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措施。
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这种影响可能还会加剧。随着金融危机深化并向实体经济扩散,全球需求大幅萎缩、流动性急剧收缩、商品价格大跌,生产者和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全球通胀局势正在迅速转化为通缩局面。为应对危机,全球经济调整步伐加快,各国政府调控措施频繁,国内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宏观调控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油价跌破50美元/桶,铜、煤炭以及农产品(,)等的价格也大幅下挫。随着国际商品价格的回落,进口价格涨幅高位减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国的通胀压力。同时,由于美、欧、日经济面临衰退风险,我国产品出口受到冲击。加之等领域面临回调压力,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所放缓,通缩压力不断增强。因此,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势头。
但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来看,为应对金融危机,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注入的流动性在未来经济好转后也会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从国内形势来看,由于我国经济的内源性问题,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国内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突出,劳动力成本、资源能源价格上升是长期趋势,因此仍可能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的暗流一直在涌动。日前国家出台的诸如降低银行准备金率、降低存xx利率、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措施,从宏观层面上来看都是利好消息,也是在特殊阶段采取的特别手段。当然,一旦经济形势稳定,外资大量流入,不排除通胀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以及经济低迷和通货紧缩在多重因素作用下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但其波动程度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国际经济环境、宏观调控力度等多重因素。但是,归根结底,国家采取不同政策调控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