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开车切忌4个不良习惯

新手开车切忌4个不良习惯
吴小姐开了一辆富康,经常在城市道路上跑,可是开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车速{zg}只能达到90公里左右,再想开快些就没戏了。这正是因为她在开车的时候总习惯闷着离合,导致火花塞与钢筒来回摩擦,长期下来造成磨损严重,再加上几乎都是低速行驶,所以直接影响了车子的性能。而司机刘先生的新车才开了2000公里,他就发现从车前总会冒出一股股黑烟,尤其是在上坡的时候,车子冒烟、无力,甚至连低矮的马路牙子也上不去。送到维修站检查才发现,车的离合器片磨损严重,黑烟就是从离合器片处冒出来的。

  
【专家提醒】 挂挡后脚立即从离合器上抬起

  由于经验不足,总感觉车速过快无法控制,很多新手在开车时左脚都会不自然地搭在离合器踏板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舍得离开离合的习惯。形成这种习惯以后,由于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分离状态,不但离合器片容易损耗,时间太长还会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王飞龙提醒新司机,当完成挂挡动作后,左脚应该立即从离合器踏板上抬起,而使用油门和刹车控制速度,切不可拖泥带水。

  不良习惯2  开新车猛加油起步

  买了新车,不少人会拿“这是新车,有劲儿”炫耀,却不知汽车和人一样,年轻时消耗过大,等“老”了的时候肯定会出现问题。在采访时恰好遇到一位车主试验新车,只见车主带着三个朋友坐进新车,打着火后猛一脚油,汽车轰鸣着蹿了出去。“这样用,实际是在毁车”,王飞龙告诉记者。

  当车处于凉车状态时,汽车的各个系统,特别是发动机并没有足够的润滑,这时候猛加油,很可能造成金属面直接摩擦,对发动机没有一点好处。曾经有一辆车,就是因为在新车时司机总是猛加油起步,导致后期车辆拉缸,甚至车一热就烧机油。

  【专家提醒】 启动后不要急于挂挡

  当驾驶一辆新车时,对于车辆的操控、制动等系统可能不是很熟悉,以如此高的速度起步,容易造成危险。王飞龙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维修人员会建议新车车主“半根烟”,就是说,当车辆放置几个小时以上成为凉车状态,启动以后不要急于挂挡行车,{zh0}稍等“半根烟”至“一根烟”的时间。车主可以利用这一两分钟的时间,绕着车观察一下轮胎是否有亏气的情况,听听车辆有没有异响,对于新司机来说,还可以借机观察车辆前后左右有没有花坛、台阶以及小动物等一类从后视镜不易发现的障碍物,防止倒车时发生剐蹭。

  不良习惯3:  开新车喜欢“满载运行”

  很多汽车厂商对于新车磨合时的载重量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例如大众公司,在很多车系的说明书中都明确标注着“磨合期间载重量不得超过{zd0}载重量的3/4”,也就是说,新车在磨合期间尽量不要满载运行。

  【专家提醒】 注意发现行驶中的异响

  新车载重量过大,会直接导致避震器压力轴承受损,严重者可能行驶几万公里就需要更换避震器,造成车主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司机,认为“新车都经过质检,不会有毛病”,一上车就把音响音量开得很大,油门也几乎踩到底,殊不知这样可能在很多问题刚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被忽视了,导致行驶里程增加后不得不更换配件。专家说,特别是在磨合期,车主一定要注意发现车辆在行驶中的异响,这些异响可能来自车的底盘、发动机、马达,或者车窗等等部位,一旦发现有异响,应该尽快到维修站,请专业技师帮忙检查。

  不良习惯4:  新车“拉高速”不“循序渐进”

  刘女士不久前买了一辆1.6排量的速腾轿车,已经行驶了9000公里,并按规定在7500公里时进行了首保。但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车与同排量的车相比显得“肉”,提速慢,而且油耗也偏高。几个老司机告诉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她没有在磨合期结束时“拉高速”。在专业场地,朋友帮她拉了一次高速,但她的车跑到时速180公里后,车速就再也提不上去了。

  在老司机口中和一些网上论坛上,“拉高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赞成,有人说拉高速xx没必要。这让很多新车车主感觉无所适从。对于这个话题,专家表示,在完成磨合后,让车辆尽可能达到高速状态,可以提高车辆运转的整体平顺性,更可以去除因为磨合期长时间低转速工作造成的积炭,并能够检查车辆各部分在极限状态下是否工作正常。但专家同时也强调,所谓“拉高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首先是必须在国家法规许可的条件下并保证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其次,在拉高速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专家提醒】 新车1500公里内别高速行驶

  专家形容科学的“拉高速”方法应该是“悠”起来。对于手动挡的车,要尽量让车辆在每个挡位都在高转速情况下保持两三分钟,而对于自动挡的车,也不能一脚油踩到底,要让车速平稳地提升起来。在车辆达到高速状态(一般转速达到3500转以上)后,切忌不要将油门踏板死死踩下,而应该保持车速几分钟后,将油门踏板轻轻收起一些,待车速下降20公里左右时,再平稳地踏下油门踏板,使车速均匀提高。当车速超过收油时的速度20-40公里后,再重复收油-加油的过程,如此反复,使车辆达到{zd0}速度,并保持几分钟。

  在拉高速的过程中,司机还需要密切注意车辆各部分的响声,一旦发现异响,应立即减速,并在安全区域停车检查,并尽快将车开到最近的维修站。对于一般的车辆,在新车1500公里内尽量不要高速行驶,建议在磨合期结束后再进行拉高速作业,对于德系车,这个时间一般是行驶里程达到2500-3000公里左右。

  小贴士

  加油和打轮有窍门

  庆洋专家王飞龙还给新车车主们提出几点小建议:

  ●{dy}次加油一定要加到“跳枪”

  在提了新车以后,{dy}次加油一定要加到“跳枪”,一旦油枪“跳枪”,就不要再加。此举是为了检验新车油表是否准确。

  ●除{dy}次外加油不要加满

  为了车辆的经济性,除{dy}次以外,以后加油不必将油箱加满,一般情况加到2/3即可。要知道,满载的油箱分量和一个成年人几乎相当。

  ●加油时间{zh0}选择在早上

  加油时间{zh0}在早上,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可以避免油箱内有大量气体,导致加油量少。当油表提示灯亮起后应立即加油,否则可能因为油箱内汽油太少无法为汽油泵散热导致汽油泵而烧毁。

  ●打轮时尽量避免长时“打死轮”

  现在的车辆基本都带有转向助力装置。在打轮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打死轮”,长时间“打死轮”会导致转向机因负荷过大而烧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打一点回一点”。

 

     危险瞬间 如何轻松避开意外事故?

  启动车辆上路,每个车主都希望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对于赛车爱好者来说,他们希望在享受赛道上自由驰骋的乐趣同时,也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以上两种“境界”,都需要明白交通意外产生的原因,并掌握各种驾驶技巧,这样在出现“险情”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为此,本报记者特地向资深专家请教马路上轻松避开各种意外事故的技巧,以及在特殊路况如何尝试极端操控乐趣的窍门。

    空间先调椅高度,再调腿部空间

    有经验的车主,坐进驾驶位后先做的事情并非启动车辆,而是调整后视镜以及座椅位置,确定合适的坐姿。在调节驾驶舱座椅的时候,是先调整前后空间,还是先确定上下距离?大部分车主会选择前者,但这是不正确的。在BMW精英驾驶培训学校,资深教练提醒学员,由于驾驶位座椅本身的设计有一定倾斜度,在推前移后的过程中,高度也会随着变化,要令驾驶座位“不变形”,必须先调整座椅高度,再确定腿部空间。
    座位“挺直腰板”有利于刹车
    记者发现,在调节座位时,不少车主喜欢加大椅背的倾斜度,并且以右脚伸直触到刹车板或油门的距离来确定腿部空间。这种方式可以令车主在驾驶过程中更加放松,但无法为行车安全加分,过于倾斜的椅背容易令车主注意力分散,而一旦出现意外需要紧急刹车,过大的腿部空间会削弱刹车力度,不利于车主快速制动;另外,伸直的膝盖在碰撞时很容易受伤。专家认为,理想的腿部距离必须保证膝盖可以轻微弯曲;在调整椅背倾斜度时,尽量让腰部而不是肩部贴近座椅。
    方向握“3点”“9点”位操控更灵敏
    开车时,手应该放在方向盘什么位置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也大有学问。假如把方向盘当成一个时钟,最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双手抓住“3点”、“9点”两个位置。否则,当出现“险情”需要紧急刹车时,车主可能会因为摩擦力不够而无法握紧方向盘,同样的道理,在激烈操控、需要快速、大幅度打方向盘的时候,这种姿势也会增加左、右手切换控制方向盘的时间。当右转弯时,用处于方向盘外侧的手用力去推方向盘、处于内侧的手辅助拉方向盘是一种比较省力的办法,而且能更好控制转弯幅度。
    刹车用“踩蟑螂的力”一脚刹死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小明开车以3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路上行驶,前方12米处有一只小狗。根据车主反应时间公式V(车速)/10×3=9m,他会在车辆9米之后才能做出刹车的决定。假如小明以5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开车,看到前方12米处的小狗,他有没有机会踩刹车呢?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小明需在车辆行驶15米之后做出反应,因此车辆就从这只活泼可爱的小狗身上压过去。这个例子可以直观看出提前刹车的重要性。“2倍车速等于4倍的刹车距离。”在专门的安全驾驶培训课上,教练反复强调这一点。也就是说,在上面的例子中,假如30公里/小时车辆的刹车距离是3米,那么60公里/小时车辆的刹车距离是原先车速状况下的4倍,也就是12米了。
    在驾校学车的时候,很多驾驶者并没有受过全力踩刹车的训练。而在提升车主安全意识的驾驶培训课上,教练特地进行了紧急制动的练习,并且告诉女车主要诀:紧急制动要把刹车板当成蟑螂,用尽全力去踩刹车。
    那么,什么时候是{zj0}的制动时间呢?根据专家的讲述,油门松开的一刹那,刹车板已经进入刹车准备状态,这个时候用力踩刹车效果最明显。
    视野眼睛应盯着要去的方向
    车主黄小姐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令她很不解的意外:上个月她开车在路上行驶时,突然发现不远处的马路中间赫然立着一堆垃圾,她急忙刹车并往右边打方向盘,然而爱车仍然“吻”上了那一堆垃圾,“我是盯着垃圾打方向盘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绕不开!”在专业教练看来,这个结局是注定的,“看哪通常就会撞哪,眼睛永远要盯着你想要去的方向,”紧盯着障碍物会严重影响车主对路况的判断,这样很难顺利找到一条“生路”。在黄小姐遇到的意外事故中,她在打方向盘、全力踩刹车时,要观察左右两边的路况,看着右边空旷的地方打方向盘,这样才能避开垃圾。
    转向过度与转弯不足如何修正?
    在赛车直播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两个术语:转向不足与转向过度。而这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例如,在车辆攻弯时,车主在弯前加大油门,并且大幅度打方向,车辆是否会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呢?6成以上的车主会认为这种描述是正确的,然而真理不一定是在大多数人这边的。这种在弯前车速太快,或者方向盘打得太多,导致车辆前轮失去抓地力、无法正常入弯的情况叫转向不足。而当车辆在入弯后突然加速,或者是突然收油,车辆原地打转、后轮失去抓地力的现象就是转向过度。
    在安装有DSC动态系统的车辆上,当车辆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DSC系统可以进行修正。而当车辆出现转弯不足时,车主必须停止打方向,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收油、踩刹车保持车辆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猛打方向盘反而会减少车辆的抓地力。
    绕S桩有两个技巧
    这个项目看似简单,实际上很考技巧,绕桩时间哪怕缩短0.1秒,都意味着技术出现很大进步。不少初学者喜欢起步时大力加油,绕桩时猛打方向盘,实际上这并不能加快速度,还有可能令车辆出现转弯过度或者转弯不足的情况。匀速加油、并且找出最贴近两个雪糕筒的一条直线作为路线,这才是绕桩的诀窍。在“BMW精英驾驶培训学校”培训课中,“S”形的末端是一个180度的大弯,这是最难攻关的点。据教练介绍,在这样的攻弯过程,由于DSC的介入,车辆可能会出现全力加油速度却无法提升的情况。有两个技巧可以“骗过”DSC提高速度,{dy}种是入弯后提前修正方向盘,然后加油,第二种是增大转弯半径、减少打方向盘幅度,这也可以顺利提速。
    入弯收油,出弯加油
    在赛道中,大家经常会遇到攻弯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弯时又快又稳,从哪个位置入弯、何时加油与收油,这些是决定车主能否快人一步的关键。以发夹弯为例,如果车主能够顺利找到弯心,就可以根据“外-内-外”的原则攻弯,在弯道的最外侧时降低速度入弯,当车辆在弯道中摆直后开始加速,切近弯心后飙向弯道外侧,一个漂亮的攻弯动作就完成了。当然,这是在能顺利感知弯心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没有任何目标作为弯心参考物,如何顺利过弯?教练的建议是入弯前尽量贴近弯道外侧行驶,令弯道半径{zd0}化,这样可以让车主更好掌握弯道中的路况。在弯道中,车主要牢牢记住“眼镜盯着想要去的方向”这句良言。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新手开车切忌4个不良习惯】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