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黑彩与墨彩- 寻找历史的足迹——玩古很累,但也快乐! - 郁江花都- 和 ...
谈黑彩与墨彩 [转贴 2010-05-08 16:09:12]   

文章来源:《收藏界》2006年第12期   曹淦源   

   清代早期景德镇釉上彩绘先后出现了两个新品种:黑彩与墨彩,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深受世人喜爱并珍藏。黑彩和墨彩自创烧以来,各个时期工艺特征都在不断地变化。现在文物收藏界对黑彩和墨彩常常混淆不清。本文从黑彩和墨彩的工艺、艺术特色及继承发展几方面作一简要论述。

  一、黑彩的样式与工艺

  黑彩是用五彩中的黑色彩料(珠明料)单独彩绘纹样的装饰品种。清康熙时期,黑彩有三种装饰形式:一类是在五彩、素三彩中,黑彩作为均匀的色块,成为烘托彩绘纹样的黑地。第二类是在五彩中以珠明料描绘画面的一部分景致。第三类是纯正的黑彩,整幅图画全用珠明料绘成。还有一些五彩棒槌瓶、观音尊的颈部开光内用珠明料画一两枝竹之类,属五彩中独立的黑彩画面。

  通过观察分析和试验,以上黑彩的彩绘工艺都是采用珠明料描绘图画,再在其上罩一层水绿(五彩中的一种淡绿色料),经低温烘烧而成,发色黝黑光亮,并泛出隐隐的绿色。如果不罩水绿,烘烧出来的画面与釉面粘结不牢固,稍经磨损即脱落,而且黑色黯然无光。在康熙黑彩白梅图中,用水绿罩在珠明料圈成的白梅花线条上,将整朵梅花覆盖,形成绿萼梅的效果。

  雍正年间,五彩远不及康熙时期的成就,但在前朝工艺技法基础上也有新颖的形式。黑彩从五彩中脱胎出来,而成为一个新品种,但是并没有长足的发展,其洗尽豪华见真淳的特色渐渐为墨彩取代了。

  二、墨彩的样式与工艺

  康熙晚期珐琅彩传入宫廷以后,雍正年间迅速发展起来。据造办处史料记载,瓷用珐琅彩料从依赖进口料到造办处珐琅作配料成功,数年间取得可喜的成果。雍正九年(1731年)“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做得……水墨竹子茶碗一对,……水墨梅花六寸盘一对,”雍正十年(1732年)四月二十九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水墨珐琅甚好”,七月二十七日太监沧州传旨:“着烧珐琅画墨地白梅花四寸磁碟一对”,八月十五日司库常保奉上谕:“珐琅盘碗、茶圆、酒圆俱造烧得甚好,嗣后将画水墨的多烧造些。”九月初一日,“将脱胎填白磁酒圆四件上画珐琅墨菊花”。九月初九日司库常保奉旨:“绿地黄菊花盘子上山水青色甚好,再画水墨山水器皿俱用此青画”(朱家渭选编《养心殿造办处史料辑览·雍正朝》)。

  在清官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精心彩绘期间,景德镇御窑厂也得到谕旨烧造珐琅彩瓷。雍正六年(1728年)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料(指珐琅)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尔等查明回我知道,给年希尧烧造磁器用。”(年希尧以管理淮安关税务之职兼管景德镇御窑厂事务,传旨烧造瓷器,由年希尧家人持样交御窑厂烧造办理。)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旨:“将三足圆形珐琅洗做几件,要直墙,三足平底,白珐琅里黑珐琅外墙,其外墙周围画花卉。再给年希尧亦照此样式,口径三寸至八寸的每样烧造几件,俱用白里,外面釉水花样任其酌量配合,亦做样呈览烧造。”景德镇御窑厂不但得到造办处收贮的珐琅色料,而且与造办处珐琅作同时得到谕旨烧造同样的“三足圆形珐琅洗”,其样式要求非常清晰、具体: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冬月唐英撰《陶成纪事》,记录了当时御窑厂烧造的主要品种计57种,其中有“新制彩水墨器皿”。景德镇陶瓷行业把色彩装饰的瓷器称为彩瓷,如五彩、粉彩、素三彩、新彩等,彩即是一种彩料,所谓“新制彩水墨”是指当时御窑厂新配制的一种黑料,用珐琅彩工艺绘制的创新品种,也就是墨彩的前阶段。

  乾隆初年,景德镇御窑厂继续配制黑色彩料,督陶官唐英喜爱用之于瓷上写字作画。清代墨彩是用黑色彩料在瓷胎釉面上绘画(人物画中脸部、手的皮肤略敷淡红色),再入炉烘烤,色料经久不脱落。

  三、黑彩、墨彩的艺术特色

  康熙黑彩作为五彩的一部分与单纯黑彩相比,其{zd0}变化是艺术特质的改变。在用笔方面,如画梅枝,五彩用黑料讲究浓、厚、重,常用排列线条,用笔刚劲挺拔。黑彩用笔灵活,借鉴中国画的用笔方法,运笔有轻重徐疾,线条有粗细顿挫。在敷色方面,五彩以空间分割,平填色块;黑彩虽是单纯黑色,但有浓淡深浅变化。在风格方面,五彩有浓郁的装饰味;黑彩吸取中国画的营养,将诗句和书法引入彩绘中,而具有文人画的形式感。但是,此类作品可供品鉴的珍品极为稀少。

    雍正年间,彩绘的时代风格由雄健转向秀逸,黑彩与五彩渐渐式微了。

  雍正“珐琅墨彩”从创烧之初就成为瓷苑明珠。其艺术特征与其他珐琅彩瓷xx一样:准确生动的形象,细腻精致的用笔,浓淡多变的色调(黑色),诗、书、画、印交融一体的意境。

  乾隆年间,唐英以其文艺家的修养和督陶的便利条件,亲手绘制了墨彩作品,并以诗句和书法丰富了墨彩的形式,拓展了墨彩的境界,提高了墨彩的艺术品位。

  在此期间,“珐琅墨彩”中还创造出一新颖品种样式——雪景山水。它以墨彩的黑料为主,描绘山石、树木、楼阁的轮廓,用白色粉料填绘景物上的积雪,仿传统山水画雪景风格。画面一片琼瑶,荒寒寂寥,显现出超尘脱俗的艺术特色。

  墨彩简便的彩绘工艺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等特点,也运用到18世纪中叶的对外贸易瓷器的装饰上。用墨彩料描绘欧洲风情、宗教题材和人物故事的画面,并在其上运用金色色料配合装饰。

  四、黑彩、墨彩的继承与发展

  清乾隆以后,黑彩与墨彩随景德镇瓷业的逐渐衰落而沉寂了。清末民国初期,景德镇使用外国新进口洋料,之后,也掌握了颜料的配制技术,出现了新黑料画“墨彩雪景”、“墨彩描金”和“墨彩人像”等品种,至今仍然继承着其独特的彩绘工艺。

   “墨彩雪景”主要用黑料和“玻璃白”,黑料描绘山石、树木、房屋、楼阁等,用“玻璃白”(为不透明的白色色料,具有覆盖力)描绘景物上的积雪、冰凌,纯净洁白。“墨彩雪景”一脉相承“珐琅墨彩”的技法与风貌,格调清冷苍茫。据《瓷用工业手册》载:现代黑料配方:着色剂含有氧化锰、氧化钴、氧化铬、氢氧化铁等;熔剂含有:铅丹、石英、硼酸等。“玻璃白”配方:铅丹、石英、硝酸钾、氧化砷等。“墨彩描金”用黑料彩绘,兼用红料绘人物脸部轮廓、五官、衣袍、花瓣等,再用金料勾线、覆盖、烘托、点缀,增添富丽堂皇的气氛。以描绘人物故事为主,偶画花鸟,风格古朴典雅。“墨彩人像”是用黑料在瓷板或圆盘上仿照片画人物肖像由于黑料发色稳定,层次丰富,浓淡有度,能描绘出照片上的微妙神情。黑料还用于题写像赞、款识等,烘烤后不脱落,永作纪念。

  民国初期,现代黑彩的工艺和审美特征都发生了新变化。用珠明料描绘景物,再在画面上均匀地罩一层“雪白”(一种熔剂,铅粉和石末配成的粉料),经烘烤后,“雪白”呈透明玻璃质状,莹润光亮,画面清晰而不脱落。现代黑彩更多地吸收中国水墨画的营养,以山水画勾皴点染的技法,结合陶瓷釉上彩绘的渲染、拍抹的工艺,表现层峦叠嶂的壮丽和烟雨云岚的意趣,大大地丰富了陶瓷彩绘的艺术表现力,开创了陶瓷山水画艺术的新境界。近年笔者探索以此法作黑彩山水、写意花鸟,也颇有水墨韵味。

  {zh1},必须指出的是,现代黑彩(除“墨彩雪景”外)没有继承它前期“珐琅墨彩”的审美特征和风格,这是因为黑料绘成景物烘烤后的色泽,不如珐琅黑料发色滋润柔和,也不如后者渲染的层次丰富细腻,难以表现水墨画的意韵。而现代黑彩的珠明料与雪白的配合使用,具有珐琅黑料的艺术表现力,更有晶莹光润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工艺美术材质的发明和使用导引艺术风格演变的一大特征。

郑重声明:资讯 【谈黑彩与墨彩- 寻找历史的足迹——玩古很累,但也快乐! - 郁江花都-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