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阳光网

2010-05-11 来源:科学时报 本报记者 袁建胜 通讯员 徐锐 沈爽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宁琳讲述新材料应用{zx1}成果: 给植物和人穿上“新衣服”

  近日,中国化学化工学会{yj}会员、中国材料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科学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周宁琳,在该校敬文图书馆演讲时展示了其所带团队有关“新材料应用”的{zx1}成果。 

“仿生皮肤”让植物焕发活力 

  “新材料在粮食的生产领域大有可为。普通粮食作物就和电影中大家看到的僵尸一样,大多很害怕太阳的直接照射。”周宁琳打趣说。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当前对于农用薄膜的需求量位居全球xx,现在市场上80%的农膜都是普通塑料膜,只有不到两成有着防硫、防虫等一般功能,而且使用寿命短、价格昂贵,农民无法承受,废弃后无法降解。“未来,我们要给农作物真正植上‘仿生皮肤’,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她目前承担的一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已获多项发明专利。
 
  据周宁琳介绍,“仿生皮肤”的学名是纳米仿生态转光膜,是在现有的PE膜、EVA膜基础上进行加工、改良后的新产品,不但有控温、控光等常规功能,而且可以根据各种农作物的具体情况“菜单式”地更改生产工艺,能够将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转成红橙光、蓝紫光、青光、红外光等各种色光,“这项‘植皮工程’可适用于各类温室大棚以及珍稀花卉异地温室养殖的植物。就像我们度假时沐浴着温柔的加勒比海岸的阳光,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将茁壮成长。”
 
  目前,周宁琳的仿生态转光农膜正在小批量生产阶段并已经投入试验应用,研究数据显示,采用“仿生皮肤”种植的作物品质得到了良好改善,一般可提早7~10天上市,也比一般薄膜覆盖作物增产最少20%以上,每亩增收效益在30%左右。
 
  周宁琳算了一笔账:一个自然村全年消耗2吨纳米仿生态转光膜,大约可覆盖地面1万亩,按每亩增收20%计算,全年预计可增收2000万元。 

给衣服刷上“涂料” 

  “刺眼的反射光、晒得发白的水泥墙……南京好像有永远散发不完的热量。”周宁琳正在研发的适用于给城市建筑外墙“变脸”的新一代的纳米耐候、保温节能多功能涂料,已进行过加速老化试验,正在试生产阶段。这种新材料实现了智能转光、纳米隔热、防霉xx的协同作用,涂膜寿命延长2倍,隔热保温性能优异,大大减少了夏季过热、冬季过冷带来的能耗,可以有效缓解现在建筑外墙的EPS板及XPS板导热系数低、透气性差、剥脱开裂的“软肋”。
 
  新材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更为“惊艳”。周宁琳研发小组开发了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涂料”,通过这种涂料处理过的织物可以对紫外线产生三重屏蔽作用,能高效地吸收300~360纳米的紫外光,特别对UVA和UVB有良好的吸收转化、反射和散射作用,并能发射红光。制成的衣服生产工艺绿色环保、能耗低,整理液无须乳化剂,减少了废水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但可使纺织品寿命延长,而且使其符合健康、环保的标准,不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UPF值10倍以上,使UVA、UVB透过率的衰减率超过86%,“还具有xx抑菌的保健功效以及防暑、隔热、触感凉爽的特点。可以扔掉你的防晒霜啦。”周宁琳说。这种涂料可广泛应用于普通服装、职业服装(如野外作业服)、xxxx制服、窗帘帐篷布、遮阳伞帽等几乎所有织物上。

    
郑重声明:资讯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阳光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