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您关注低碳生活:
在 “低碳”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尚的名词,我们的家乡已经打响发展碳汇经济战略的今天,你是否还认为“低碳生活”只是科学家和高层学者的事情,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低碳”并不神秘,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低碳息息相关,文明的卫生习惯,交通行走习惯,节俭的生活方式……都在“低碳”,都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何谓“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的提出,源于人们对未来的气候、生存环境的担忧。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zx1}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dy}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
美国媒体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机。{dy},过敏加重,研究显示,随着二氧化碳水平和温度的逐渐升高,花期提前来临,让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过敏加重。第二,物种正在变得越来越“袖珍”,随着全球气温上升,生物形体在变小,这从苏格兰羊身上已现端倪。第三,肾结石增加,由于气温升高、脱水现象增多,研究人员预测,到2050年,将新增泌尿系统结石患者220万人。第四,外来传染病暴发,水环境温度升高会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热、疟疾和脑炎等时有暴发。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温度升高,凉风减少,会加剧臭氧影响,极易引发肺部感染。第六,藻类泛滥引发疾病,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市政供水体系到xx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肝脏和皮肤疾病。
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节能,{zd0}的减碳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zd0}的减碳。”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 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2.7吨,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方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我市近年来提倡的“林业碳汇”,也是减碳的一个重要途径。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制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xx和xx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低碳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如果发达国家、城市的人们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由我市负责森林养育,达到增汇、低碳的目的。我们能为低碳做什么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低碳”就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具体就是: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简单说,我们节俭的父亲母亲那辈人,就是最标准的“低碳族”。今年已经62岁的王树琛老人和妻子虽然月收入超过6000元,但至今还保持着多年的节俭习惯:洗脸洗手水、洗衣服水以及淘米水都攒到一个水桶里,用来冲厕所;每个房间都用低瓦数的节能灯,随手关灯,洗衣机很少使用;出门以步行为主;超市购物自己携带购物袋……这些在许多年轻人看来接近吝啬的做法,恰恰是低排放的{zh0}表现。王老师说,当年是因为条件不好,尽量为家庭节省开支,现在是为低碳减排做贡献,这些节俭习惯就更要保持下去了!
对于上班族来说,能为低碳做的事情其实也很多。随手关掉办公室电灯,就是{zh0}的一个表现。许多人都习惯进入办公室就将灯打开,即使是光线很充足的时候,或者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也任由电资源浪费,要知道,电能的产生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影响我们的生活。办公室里的许多,经常是在主人走了之后仍然开机,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无疑也是为低碳做贡献的举手之劳。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扩音用电都能省下来。多用电子邮件、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80后小赵决定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减排,他找出了闲置多年的自行车,修补一番之后,每天不再乘坐汽车,而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其实,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很容易,有些习惯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zd2}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xxxx;
5.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yj}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热时可用电扇或扇子。
对于家庭主妇来说,低碳生活有许多小诀窍: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6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食品之间、食品与冰箱之间应留有约10毫米以上的空隙。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在冷冻室制成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
空调启动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相当费电,且易损坏压缩机。将风扇放在空调内机下方,利用风扇风力提高制冷效果。空调开启后马上开电风扇。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90%。将空调设置在xx模式工作,此时即使室温稍高也能令人感觉凉爽,且比制冷模式省电。
洗衣机在同样长的洗涤时间里,弱档工作时,电动机启动次数较多,也就是说,使用强档其实比弱档省电,且可延长洗衣机的寿命。按转速1680转/分(只适用涡轮式)脱水1分钟计算,脱水率可达55%。一般脱水不超过3分钟,再延长脱水时间则意义不大。
使用微波炉时,较干的食品加水后搅拌均匀,加热前用聚丙烯保鲜膜覆盖或者包好,或使用有盖的耐热的玻璃器皿加热。每次加热或烹调的食品以不超过0.5千克为宜,{zh0}切成小块,量多时应分时段加热,中间加以搅拌。尽可能使用“高火”。为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冷能”。
计算机短时间不用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用笔记本计算机要特别注意:对电池xx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需要立即恢复时采用“待机”,电池运用选“睡眠”,长时间不用选“关机”。
燃气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调时间短,可以减少热量散失。但也不宜让火超出锅底,以免浪费燃气。夏季气温高,烧开水前先不加盖,让比空气温度低的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等自然升温至空气温度时再加盖烧水,可省燃气。烧煮前,先擦干锅外的水滴,能够煮的食物尽量不用蒸的方法烹饪,不易煮烂的食品用高压锅或无油烟不锈钢锅烧煮,加热熟食用微波炉等等方法,也都有助于节省燃气。
即将过期的香水,可喷洒在塞入枕头的干燥花里、洗衣服的水中和拖过的地板上。
少吃带包装袋的食品,减少使用包装袋的次数。
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少搭乘1次电梯,就减少0.218公斤的碳排放量;少开冷气1小时,就减少0.621公斤的碳排放量;
少吹电扇1小时,就减少0.045公斤的碳排放量;少看电视1小时,就减少0.096公斤的碳排放量;
少用灯泡1小时,就减少0.041公斤的碳排放量;少开车1公里,就减少0.22公斤的碳排放量;
少吃1次快餐,就减少0.48公斤的碳排放量;少烧1公斤纸钱,就减少1.46公斤的碳排放量;
少丢1公斤垃圾,就减少2.06公斤的碳排放量;少吃1公斤牛肉,就减少13公斤的碳排放量;
省一度电,就减少0.638公斤的碳排放量;省一吨水,就减少0.194公斤的碳排放量;
省一度天然气,就减少2.1公斤的碳排放量;如果{yt}做到每一项,那么我们可以每天减少21.173公斤的碳排放量。
我们需要意识到:气候变化不只是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不仅仅是市民的自觉行为,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营造一个低碳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低碳小区、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以及给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一定的奖励等,这都对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更多低碳环保动态,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