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机械制造行业关键性数据报告-一诺报告网-搜狐博客

    

         专属经济区是指以一国领海基线起算,不超过200海里(370.4公里)的海域。如果两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相重叠的,则需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协商划定海域分界线或者协商海域管辖权。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在新的海洋秩序框架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相继签订了中日、中韩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协定,对协定海域的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开展积极合作。为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海上渔业生产秩序,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有效实施双边渔业协定,从2000年开始,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根据《渔业法》、《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组织黄渤海区、东海区、南海区渔政局和沿海省市有关渔政部门抽调骨干力量,开展了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是指我国渔政执法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组织渔政船对在我国专属经济区从事渔业生产和生物资源调查等渔业活动的我国和外国船舶、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的执法行为。

  中国渔政指挥中心指挥处处长崔国辉和周边协定处处长潘澎介绍,渔政巡航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的渔业生产管理,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养护海洋水生生物资源;另一个是涉外管理,包括海洋权益维护和双边渔业协定的实施等。也可以说是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不受侵犯和维护渔民的正当权益,这是我国渔政人员神圣的职责和使命。

  外国渔船到我国海域非法侵渔事件,层出不穷,尤其在西沙海域为甚。我渔民在自己的主权海域作业时,遭到外国武装人员或者海盗抢劫、无理驱赶和抓扣,甚至被枪击炮击的事件,屡屡发生。在南沙,中国渔船渔民被抓扣、被驱赶、被枪击的事件就从未停止过,近20年来一共发生过300多起,多达80多艘我国渔船和1800多名我国渔民被无理抓扣。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渔政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法定职责,克服海上气候复杂多变、船上条件艰苦、经费和人员短缺等困难,开展了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工作。在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我们的渔政船,我们的渔政人员,就是渔民的坚强后盾,就是维护国家权益的使者。我渔民只要一看到我们的渔政船,心里就会立即踏实下来。

  1994年至今,中国渔政驻守南沙美济礁,保护我渔船在南沙海域的正常作业。同时,每年还坚持组织渔政船巡航编队赴南沙宣示主权,维权护渔。2009年12月,中国渔政组织渔政船编队首次在南沙伴随渔船开展了1个多月的护渔,有效地保护了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积极性。针对外国渔船在西沙海域侵渔严重的形势,渔政执法机构加强了西沙海域的维权护渔,组织开展了“卫沙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外国渔船侵权侵渔的嚣张气焰。今年4月1日,南海区和东海区渔政局还首次组织渔政船赴南沙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跨海区联合巡航,由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将以前的年度巡航式护渔升级为在我国渔民生产集中的南沙渔区伴随渔船,提升了南沙护渔的行动力度,证明了中国渔政改变南沙渔业管理方式,加强南沙护渔执法,更好地保障国家海洋权益和渔民利益的决心。2004年,农业部与有关部门建立了北部湾渔业海上联合监管机制,以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为依托,确保了划界后的北部湾海上渔业秩序保持稳定。

负责任的管理者
   

  我国是海洋渔业大国,现有海洋渔船30万艘,从业人员335万人。渔船管理是海洋渔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组织渔政船队编队巡航,依法对在我国专属经济区从事渔业生产和生物资源调查等渔业活动的我国和外国船舶、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对在渔业协定水域内作业渔船实行现场监管,对渔船管理乃至海洋渔业管理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在加强专属经济区巡航日常监管的同时,自2006年起,渔政执法机构以规范渔船管理、维护海上正常生产秩序为目标,每年组织开展“护渔”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06年至2009年,累计检查渔船74万艘次、查处违法违规渔船7万余艘次。2009年护渔行动执法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海上作业渔船的持证率超过90%,海洋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活动得到了有效控制,海上渔业生产秩序总体平稳。

  此外,中国渔政还积极开展台风等极端天气灾害、渔业船舶重大水上安全事故、涉外突发事件、渔事纠纷和渔业污染事故等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渔业海难救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仅2006年至2009年4年间,全国渔政执法机构共处置较大以上渔业船舶水上安全突发险情331起,调度、派遣渔船7077艘次、渔业行政执法船艇2281艘次,救助渔船3311艘,救助渔民17222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1亿元。

  在代表国家执行有关国际公约和双边渔业协定方面,中国渔政更是展现了我国负责任的渔业大国风貌。为了适应国际海洋管理新制度的建立,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我国先后与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开展了划界前的临时渔业安排谈判,分别于1997年11月、2000年8月和2000年12月与日本、韩国和越南政府签订了《中日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并分别自2000年、2001年和2004年起正式生效实施。这3个渔业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是党和国家从 “稳定周边”的政治外交大局出发,在与周边相关国家尚未进行或已经完成部分海域划界的情况下,就相邻海域的两国渔业问题做出的临时性、过渡性安排,对我国与相关周边国家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共同养护和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农业部是这3个双边渔业协定的具体执行部门,中国渔政担负起完成具体任务的职责。为了配合协定实施和在新的海洋制度下{zd0}限度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中国渔政指挥中心组织力量加强协定水域巡航管理,保持渔政船在协定水域经常性巡航执法,与韩、越两国渔业执法部门逐步开展了常态化的渔业联合执法,与日方建立了渔政执法交流机制,维护了协定水域内的渔业生产秩序和周边稳定。中国渔政更是迄今为止我国{wy}的一支在公海执法的队伍。根据1991年12月20日通过的联合国大会46/215号决议《大型远洋流网捕鱼及其对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有效合作和执行1991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46/215号决议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渔政从1994年开始与美方开展联合执法,每年派渔政员参加中美海上联合执法行动,从2002年起,每年派渔政船赴北太平洋公海对我国远洋渔船进行监督管理,成功查处了多起北太大型流网作业,有效遏制了北太大型流网非法作业势头,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国家的形象。


成功的管理措施

  10年来,我国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渔政巡航体制,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捕捞生产秩序,查处非法捕捞,平稳实施双边渔业协定,实现从传统海洋渔业管理向专属经济区管理制度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至2009年,结合“护渔行动”,中国渔政组织渔政船累计实施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执法2298航次,航时近19万小时,航程194万海里,共登临检查渔船4万艘次。实践证明,专属经济区渔政巡航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成功的海洋维权和海洋渔业生产管理措施,10年来取得非常明显的成就:

  一是海上生产秩序大为好转,非法捕捞行为以及渔事纠纷大大减少。通过开展渔船普查、打击海洋非法捕捞、清理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查处无证捕捞行为等行动,我国海上作业渔船的持证率由2000年的51%提高到目前的90%左右,“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明显减少,海洋电、炸、毒鱼等非法捕捞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双边渔业协定得到平稳实施,实现了从传统渔业管理向专属经济区管理制度的过渡。三个双边渔业协定生效以来,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和开展协定水域的巡航检查,有效防止了我国渔船非法进入他国水域,维护了协定水域的正常作业秩序,同时对协定水域内从事生产的外籍渔船实施了监管,双边渔业协定得到平稳实施。

  三是充分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和渔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北部湾、西沙、南沙巡航管理和查处外籍渔船的专项执法行动,以及在东海、黄海等我国管辖海域对外籍渔船的巡航检查,共观察记录外籍渔船1.7万艘次,登临检查外籍渔船近3000艘次,处罚外籍渔船近200艘次,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

  四是涉外渔业执法合作取得突破,树立了负责任的渔业大国形象。10年来,与韩国共开展了14个航次中韩过渡水域联合执法检查和8次执法人员互换乘船活动,与越南进行了4航次的北部湾共同渔区联合执法检查,派遣渔政船与美国海岸警备队舰艇在北太平洋公海进行了15航次的联合执法。2009年,还首次与韩国海警建立了重大违规渔船移交制度,深化了中国渔政与其他国家有关执法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了我国认真履行国家公约和双边协定的良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

  五是锻炼了渔政队伍,建立起一支适应国情的专属经济区渔政管理队伍。目前,三个海区抽调参加巡航的渔政船已达到近六十艘,所有巡航渔政船都安装了船位监控系统,配备了先进的通信和执法设备设施,装备水平大大提高;巡航渔政人员掌握了专属经济区渔政管理的基本知识,渔政执法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为促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渔政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做了突出贡献。

  十年来,中国渔政牢记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实际行动履行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渔民利益的承诺,体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有作为”的渔政精神。新形势下,渔政队伍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巡航机制和管理方法,为实现国家渔业发展“十二五”战略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 更多《》资讯请登录。来源:中国渔业报


联系人:郝小姐
电话 010-88129070   13391862654
QQ:757433424
网址:


 

郑重声明:资讯 【渔业机械制造行业关键性数据报告-一诺报告网-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