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Good科技CTO:正与中国企业探讨合作_牛逼坏了!!!!!!!_百度空间

  新浪科技讯 4月19日消息,Good Technology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Anders Wasterlid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透露,正在与中国的许多大型企业讨论业务合作的可能。他表示,不用太久,中国的很多企业就会使用该公司的产品。

视频:专访Good科技CTO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Good Technology是手机推送邮件最早的创新者之一,从1996年就进了这个领域并且一直在发展。目前,该公司主要为移动设备上提供移动数据存取和同步工具,移动应用的访问和其他移动服务。其产品涉及推送邮件、个人信息同步,移动社区网络、企业信息访问共享、嵌入式同步引擎和无线设备管理等等。

  运行平台的多样性是Good Technology的优势所在,其程序能运行在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平台上,如: Android, iPhone,, WebOS, WinCE, Symbian, Java, Brew等。

  目前,Good Technology在美国的硅谷,圣地亚哥,达拉斯,英国的伦敦,法国的波尔多,中国的北京和天津设有研发中心

  Anders Wasterlid透露,该公司正在开发一个名为Good Dynamics的新平台,这个新平台部分基于现有技术,并能使跨越操作系统平台或加入新的操作系统平台非常简单。

  此前,Good Technology已经开发了针对iPhone的应用,而对于热门产品iPad的支持程序也在开发中,“当iPad来临之时,很自然地,我们会将我们的解决方案延伸到iPad上面,事实上,在我们天津的实验室里,我们已经在做iPad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的程序能很好地运行在iPad上。我们还没有彻底做完,但是在实验室里,我们已经看到程序在iPad上面运行了。”“在两个星期内,我们应该能做完。”

  而在电子书平台上提供移动电邮服务,也是该公司的计划之一。Anders Wasterlid说:“我们正在跟PlasticLogic签一个协议,我们已经宣布了与PlasticLogic结成伙伴关系,在电子书上提供移动电邮。值得一提的是,新的Good Dynamics平台的扩展性非常优异,所以,加入新的平台非常容易。”

  对于在中国的发展,Anders Wasterlid说,目前其最主要的目标是OEM厂商。“我们有一个嵌入式的解决方案,现在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也会进入中国的企业邮件推送市场。所以,我们盼望着这个机会的到来。另外,很显然,我们也可以与中国的运营商合作,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技术方案。”

  Good Technology的前身Visto Corporation于1996年成立于美国硅谷。2009年Visto完成了对GOOD TECHNOLOGY的收购,并将公司更名为 Good Technology。

  Anders Wasterlid表示,收购一直是该公司所要考虑的。“我想我们会关心这两类公司,一类是他们拥有移动通信和移动协作领域的关键技术;另外一类公司是拥有非常强大的在移动平台上的开发能力,并且在上面很有成就。”

  在被问及是否有具体的收购目标时,Anders Wasterlid说:“ 是的,但是,我现在还不想公布他们的名字。”

图为:Anders-Wasterlid与主持人权静(文元/摄)

  以下为专访全文:

  新浪科技: 您好,Anders, 欢迎您来新浪访谈。

  Anders Wasterlid: 谢谢。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跟你谈一下我们公司Good Technology和我们在中国做什么。

  新浪科技: 我们知道Good Technology 2004年就已经到了中国,也许是因为你们是做B2B的业务,所以大部分普通人不了解你们的公司。所以,首先你能否先介绍一下你自己和你们的公司呢?

  Anders Wasterlid: 好。总的来说,我想说三件事情:

  {dy},我们是移动手机邮件领域的先驱。你可能知道这个领域的一些其他公司,比如做黑莓的RIM等公司, 我们做的比他们都要早。我们是现在所说的手机推送邮件的最早的创新者之一,从1996年就进了这个领域并且一直在发展。

  第二,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幸存者。因为曾经有许多公司在这个领域当中,但现在,他们中的许多已经消失了。还有一些,是被我们收购了。

  从历史上来说,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欧洲、美国市场。2004年,我们进入中国,主要为了两个原因:一是,在这里有非常好的技术能力;二是,将来我们预计在中国和亚洲的更大范围内,我们会有很多客户。所以,我们在这里开了两个新的研发中心,一个在北京,另一个在天津。

  第三件事,我想说的是:在过去,尤其在中国,我们不是一个大众品牌。我们在美国很知名,50%的财富500强公司使用我们的邮件推送技术。虽然不如美国那样知名,但是在欧洲,我们Good品牌也是被众人熟知的。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地区,面对大众,我们尚不知名,但是,我们给许多xx公司提供了技术,比如:软银(日本)就使用我们的技术,LG(韩国)也在使用。我们正在与中国的许多大型企业讨论业务合作的可能。所以,我认为,不用太久,中国的很多企业就会使用我们的产品。另外,许多xx的运营商品牌也使用我们的软件来为他们的客户传递邮件。

  新浪科技:太好了,你们已经在全球拥有许多有名的客户,相信不久,你们在中国也会变得非常有名。同时,我们对你们公司的名字非常感兴趣,英文Good Technology。因为你们公司经历了许多并购案,公司的名字后面是不是也隐藏着不少的故事?另外,你们的公司名字叫Good Technology,那你们的技术优点体现在什么地方?

  Anders Wasterlid: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实际上,我加入公司时,公司叫Visto,Visto后来从摩托罗拉手里收购了Good Technology,Good Technology此前也是一个手机邮件推送公司,并且在企业市场上很成功。它有一个很好的品牌,因为品牌很好地阐述了公司的核心价值,那就是提供很好的质量,非常安全地传送邮件并且帮助大家对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好的控制。对企业来说,信息安全很重要,因为企业用户不希望自己的邮件被他人读到。在收购的时候,因为我们觉得它很好地阐述了核心价值,所以Visto公司改名为Good Technology。另外一点,在市场的很前期,我们在此领域中就有一系列很好的专利。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那样,RIM公司去年赔偿我们2.675亿美金。之所以那样,是因为我们在Good Technology有很好的技术和专利。

  新浪科技:好,既然提到了RIM,我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因为我们也知道他们赔偿了2.675亿美金,那为什么他们会给你们那么多钱?你们现在的关系又怎样呢?

  Anders Wasterlid: 说到关系,实际上,我们不xx是一个纯粹的竞争关系。通常,用户选择Good Technology的技术是因为他们希望在自己所选择的手机上阅读邮件,在任何的手机上提供邮件推送功能,无论是HTC手机,LG,Motorola,Nokia或者其它品牌。同时,也因为用户需要一个xx安全的E-mail解决方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RIM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也提供企业级的手机E-mail服务。当然,在诉讼案结束,RIM赔偿以后,他们有权使用我们的专利,所以我们之间已经没有遗留问题了。但是,我相信他们还会视我们为竞争对手,同样,我们也会视他们为竞争对手。我们也并非每天正面竞争,而且这个领域当中还有其他竞争对手。这是人们用我们技术的{zd0}原因,所以,我说我们不是纯粹的竞争对手,但是我们也不常接触。

  新浪科技:由此看来,这个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呀。

  Anders Wasterlid: 的确是这样。

  新浪科技: 除RIM以外,我们知道你们的软件和服务支持几乎所有的手机平台,比如说:iPhone, Symbian和其他品牌,所以你们有新的计划来支持Nokia和Intel共同推出的MeeGo产品吗?

  Anders Wasterlid: 是的。另外,我们正在做的一个未来平台,叫做:Good Dynamics,这个新平台部分基于我们现在的技术,并能使跨越平台或加入新的平台非常简单。用Good Dynamics,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引入MeeGo平台,当MeeGo平台进入市场的时候,我们会推断出对MeeGo平台的支持。拥有Good Dynamics平台,使我们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因为它同时也使我们支持新的Symbian平台, 新的MeeGo平台, 新的Windows平台,比如说,今年年底会出来的新的Windows Mobile 7平台和Android平台更加容易。当然还有其他新的平台,例如,三星即将推出的Bada平台一样被Good Dynamics支持。我们的所有应用都能跑那些平台上面。

  新浪科技:MeeGo以外,我们来谈一下iPad, 因为几天后,许多人会拿到iPad,他们都会非常喜欢的,所以,你认为iPad怎么样,你们有任何在iPad上的计划吗?

  Anders Wasterlid: iPad是的。我们已经支持iPhone了,实际上,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在iPhone平台上,在美国,我们新增了1000多个企业用户,并且还有许多欧洲的用户。对这些iPhone用户来说,他们用我们的技术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安全的E-mail环境,所以他们可以像用Android和Windows Mobile手机一样来操作和管理iPhone手机。

  对我们来说,当iPad来临之时,很自然地,我们会将我们的解决方案延伸到iPad上面,事实上,在我们天津的实验室里,我们已经在做iPad方面的工作,使我们的程序能很好地运行在iPad上。我们还没有彻底做完,但是在实验室里,我们已经看到程序在iPad上面运行了。

  新浪科技:我们都在期盼着。

  Anders Wasterlid: 在今后两个星期内,我们应该能做完。

  新浪科技:好极了。现在让我们再说说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因为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趋势,我们都非常地好奇,想知道,除了手机以外,你们的解决方案还会用在其他地方吗?

  Anders Wasterlid: 是的。这是我们研发Good Dynamics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但会有笔记本,,会有手机,我们认为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设备,iPa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很大的设备家族,举个例子说:我们正在跟PlasticLogic签一个协议,我们已经宣布了与PlasticLogic结成伙伴关系,在电子书上提供移动电邮。值得一提的是,新的Good Dynamics平台的扩展性非常优异,所以,加入新的平台非常容易。

  新浪科技:我们刚才讨论了许多产品的问题,我们知道现在中国市场是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市场,因为所有的大公司都来这里竞争。所以,我想知道,您这次来北京的目的主要是什么?您会带来什么新的计划到北京吗?

  Anders Wasterlid: 是的。现在我们的中国团队不仅是服务于中国市场,而是服务于全球市场。这是我们全球最主要的两个研发中心之一。我来这里,是因为我们在这里发展得很快,我们已经决定在中国要进一步地发展,所以,我们的天津研发中心搬进了一个全新的办公地点,并且我们在北京开张了一个新的研发中心。我们最近收购了一家公司叫Cloudsync, 做移动设备的管理。我们相信,这将成为我们将来设备管理解决方案的基础,并且我们已经决定全部的解决方案会由中国北京研发中心所承担。我们将越来越多的责任交给了中国研发中心,不仅仅是提供支持,而是将很多关键领域的主要责任交给了中国研发中心。

  新浪科技:您刚才提及天津很多次,我们知道你们到天津6年了,天津研发中心现在发展的如何?

  Anders Wasterlid: 作为一个研发地点,天津有好处也有坏处,天津没有很大的软件产业,且主要不在手机软件方面,经过我们的努力,在过去6年中,我们在天津建立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很有实力的团队。我们的团队很稳定,所以我们拥有了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团队。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的业务的核心力量。我们相信,它跟我们现在在北京建立的新的研发中心会相得益彰。在北京,有非常多的电信和移动技术的研发中心,所以,这两个相距不远的中心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组合。我乘坐了津京城际快车,仅仅半个小时,就可以在两地穿梭,真是令人赞叹。我相信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会很顺利。

  新浪科技:好。我想知道: 你们将会新雇多少人?

  Anders Wasterlid: 我们已经开始了,在北京,{dy}期是三、四十人,在天津到150人。可能我们可以在现有办公室内容纳200人,当然这取决于我们的团队能否实现现在的目标。我认为我们会很容易地超过这个目标,但是我们会一步步地来。

  新浪科技:我们都知道,全球都知道‘中国制造’这个词,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相对廉价,所以,你认为在电信的研发领域,中国的人力资源比其他国家廉价吗?

  Anders Wasterlid: 是的。

  新浪科技:这对你们一定很重要。

  Anders Wasterlid: 我不想在这里隐瞒我们的初衷是我们可以在这里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得到很好的研发实力。这是我们来到中国的{zd0}动力。当然,现在外资的大量涌入,当地的人力成本也在上升,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他们需要提高研发能力,因为成本差距在逐渐缩小,所以,每个人都要进步才可以。但是,对此,我并不担忧,因为,在中国,有很多非常出色的人才。我们需要在这里,当然,整个亚洲对我们长远来说也是个不断成长的市场。随着人力资本的提高,我们在这里的团队,必须要提供他们的工作效率。当然,我们在过去6年当中,看到了非常可喜的进步,所以,我们在继续投资,我们看到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好,当然,我们在雇佣人才的时候显得非常的挑剔,我们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拥有了‘只雇佣{zh0}人才’的名声。

  新浪科技:我们都认为你们来中国的原因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中国的巨大市场。

  Anders Wasterlid: 是的。说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如果只是因为这个,我们不会来中国,这里必须有很好的能力才行。人才的质量一定要非常好。也就是说,廉而不优不成,要既廉又优。

  新浪科技:是的。如果中国人才跟美国人才一样好的话,这里的人力成本一定更低。

  Anders Wasterlid: 就是这样。这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原因。

  新浪科技:好,那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中国市场。中国的电信市场成长迅猛,所以你希望在中国巨大的电信市场上有何种作为?

  Anders Wasterlid: 我认为现在我们最主要的目标是OEM厂商。我们有一个嵌入式的解决方案,现在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也会进入中国的企业邮件推送市场。所以,我们盼望着这个机会的到来。另外,很显然,我们也可以与中国的运营商合作,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技术方案。

  新浪科技:中国的情形可能与其他国家不同,我们有三个巨大的运营商,所以,你认为:你们公司会怎样跟中国的运营商、设备商合作呐?

  Anders Wasterlid: 我们已经跟中国的移动运营商有了接触,我们现在还不是他们的供应商。我们希望有这样的机会,但是暂时这还没有发生。像我刚才说的那样,短期内与设备商的合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许多设备商看到了苹果公司在iPhone上的所作所为,也看到了在Android上的所作所为,他们希望他们的手机拥有邮件推送、个人信息同步、社交网站链接等等功能。 所以,他们回来跟我们合作。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dy}个可能实现的商业机会。

  新浪科技:是的。除了电信运营商以外,你们跟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有合作吗,像我们新浪、百度、QQ或者其它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Anders Wasterlid: 另外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当我们给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时,我们会需要内容提供商,这个需求一旦发生,我们就会与新浪和其它互联网公司结成伙伴关系。现在,我们与国外许多主要的互联网公司达成了协议,我们可能无法提供所以内容商所提供的内容,但是我们会xx主流的内容商,当然,一般来讲,OEM和移动运营商,他们自己也会跟主流运营商有签约关系。

  新浪科技:当我们提及中国的电信行业时,有很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同时也有大量的很有创建的中小型公司,你们是否跟那些较小的公司有购并计划或者合作计划?

  Anders Wasterlid: 我不能说我们已经有具体的方案,但是举个例子说: 在过去的1年当中,我自己就亲身经历了两家在北京公司的评估工作,当然,我们还没有买任何一家公司,当然,你知道,历史上来说,传统上,我们很善于不断地收购富有前景的小公司。所以,我也xx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请记住6年前,在中国,我们就是通过收购一家公司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收购是一张牌吗,我想是,但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有了具体的方案了。如果我们见到与我们业务相近的公司,联合起来可以变得更强大,我们也许会考虑收购。

  新浪科技:如果你会做并购,那么您的并购目标是什么?

  Anders Wasterlid: 我想我们会关心这两类公司:一类是他们拥有移动通信和移动协作领域的关键技术;另外一类公司是拥有非常强大的在移动平台上的开发能力,并且在上面很有成就。也就是一个具有非常好的实力的开发公司。

  新浪科技:那你们已经注意到了哪些具体的公司了吗?

  Anders Wasterlid: 是的。但是,我现在还不想公布他们的名字。

  新浪科技:好。祝他们好运。谢谢你给我们提供这么多关于Good Technology的信息。现在可不可以谈谈您自己,我们知道您在这一行业中具有非常好的经历,而且我们也知道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正希望在国际市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您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

  Anders Wasterlid: 我曾经为西班牙电信集团工作,虽然不像中国移动这么大,但也是一个很大的全球运营商。运营商所面对的挑战很多,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很快。在世界的很多地方,运营商提供移动产品能力在逐渐减弱,对中国的运营商来讲,很可喜的是:他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且不断地推出创新的产品的服务。所以,现在,特别在通信领域,像移动的电邮推送和社交网络,他们具有很好的机会进入并且成为赢家,就像我们所见到的韩国运营商的成功例子一样。所以,如果我是在中国的某个运营商的话,我会集中精力在通信领域,在人们互相交往沟通的领域,而避免太多的不相关业务。因为,互联网是易开而难于维持的,而媒体公司会做相应提供内容的事情,这会是我的建议。中国移动已经加入了与许多国际主流的大型运营商的合作关系,比如说:有一个叫做JIL,也就是联合创新实验室,他们在联合开发一个为移动浏览器做的组件系统。那将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所以,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的运营商不满足于安于现状,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主导国际合作。拥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超过10亿的人口,我相信他们有机会在国际舞台上变得非常成功。

  新浪科技:另外我还想从您这里得到一点建议,我们知道您曾于2005-2008年担任OMTP的主席,所以你认为,中国需要有自己的OMTP吗?

  Anders Wasterlid: 我对中国的市场情况不足够熟悉,所以很难给出特别具体的建议。我认为,运营商对用户提供可预见的服务是很有利的,这样,即使用户换了运营商,他们还可以以相同的方法工作。这是为什么我说运营商应该致力于通讯服务,不管是语音服务,邮件服务还是社交网络的服务,他们要考虑一致的用户体验,这是他们拥有一个他们自己的OMTP的原因。所以, 虽然他们仍旧激烈的竞争,但是他们可以在某些基本的事情上达成一致,这也是OMTP成立的根本原因。那也就是,如果我们这些大运营商能够一致地同意某些基本的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影响手机厂商。所以,,运营商可以维持他们影响力,确保我们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新浪科技:{zh1},我们想跟您讨论一下中国的情况。我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在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小公司,尤其是在IT领域当中,逐渐萎缩甚至破产,但是大公司基于政府的支持会越来越大,不知您是否注意到这样的情况?您认为像OMTP这样的组织怎样才能够帮助中小型的企业?

  Anders Wasterlid: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任何像OMTP这样的工业组织实际上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所以OMTP实际上是产生了一套平台规范。实际上就是对其他外部的公司,包括小公司说:如果你愿意遵守这样的规范,我们作为运营商会更愿意买你的产品。所以,OMTP所做的是: 为小公司产生一个市场。许多时间,你可以看到,小公司是更易于受益,因为他们没有太多既得利益需要保护。所以,如果你是LG、三星或者其它大型消费者品牌,你会感觉到受OMTP的威胁,因为你会认为,运营商是在控制你,而当你是个小公司时,你会想天呐,这是运营商说他们想要的,只要我们遵守规范,我们可以满足移动运营商的需求。而看起来,移动运营商的需求都是相同的,所以,对我们小公司来说,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容易啦。

  新浪科技:太好了。通常,每次我都会让受访者看着镜头对他们的客户说几句话,因为Good Technology现在在中国还没有太多的客户,我不知道你是不是想趁此机会对我们的观众说几句?

  Anders Wasterlid: 哦,我想说两件事,Good Technology已经在中国了,我们在中国并且已经6年了,我们还会长期的待下去,我们希望能做两件事:一件是: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为您提供具体的产品,但希望将来你们中许多人会成为我们满意的客户,另一件是:我们也希望有众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与我们一起工作。虽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但是我们正为此铺平道路。

  新浪科技:好,谢谢,感谢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专访。

  Anders Wasterlid: 谢谢 。

  新浪科技:谢谢。


专访Good科技CTO 媒体来源:新浪科技 播放视频 相关的主题文章:


郑重声明:资讯 【专访Good科技CTO:正与中国企业探讨合作_牛逼坏了!!!!!!!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