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游戏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 Alanalysis) - Lily的日志- 网易博客

心理游戏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 Alanalysis)

2010-05-10 02:50:57 阅读10 评论2 字号:

我们并不是总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相反,很多时候人们看似在沟通,话语背后却总隐藏着弦外之音,人们习惯了防卫、踢皮球、拐弯抹角和挑衅,习惯了表面上是一回事,内在又是另一回事。就像一个又一个游戏,我们被席卷其中,无法脱身。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我想拍拍身上的灰尘,从这疯狂的游戏中脱身,可以吗?答案是肯定的……
    

你经常说“是的,但是”吗?嗯,那你可要注意了,这可是我们最经常玩的心理小把戏…… 以下场景,欢迎对号入座:

丽丽(非常苦恼的样子):“大家都说你看问题透彻,看我这么苦恼,帮我出出主意吧!”
小谢(略带微笑):“别急,慢慢说,看我能帮上你什么忙?”
丽丽(愁眉苦脸):“我想建立家庭,可一直都没碰不到合适对象,好几年了都这样,怎么办啊?”
小谢:“你为什么不寻找一些和异性接触的机会呢,这样几率会大些。”
    

丽丽:“是啊,你说得没错。我努力过,让朋友帮忙介绍,有好多次的相亲,但是都没有碰到合适的。”
小谢:“不一定xx于朋友介绍嘛,为什么不主动点,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呢?”
丽丽:“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这人比较内向,喜欢安静,不想到那些太吵的地方去,何况对陌生人我总觉得有些尴尬。”
小谢:“恩。在你认识的同事、同学或朋友中发展一下呢?”
丽丽:“对啊,我的一些女朋友就是这样有了男友的,但是……我观察过我的那些单身的同事、同学或朋友,我发现没有一个合适的。”
小谢:“哦,这样啊,你也可以考虑在网络上试试看,没准会有机会认识一个你满意的?现在不是有很多征婚交友网站吗。”
丽丽:“我上过那些相关的网站,还注册过呢,但是我后来没有兴趣了,原因是我觉得网上的人太不靠谱,我还听说有被骗的呢。”
小谢感到有些受挫:“对了!你既然真想结婚,为什么不在报上打征婚广告呢?”
丽丽:“我想那倒是一种可能的办法,可是你知不知道,现在有好多骗人的婚托?”
……



很显然,丽丽和小谢的对话{zh1}不欢而散,而且两个人事后都觉得很郁闷。
小谢之所以郁闷,是因为所有的建议都被挡回来了,以至于{zh1}都有些愤怒了:“你既然真想结婚,为什么不在报上打征婚广告呢?”。丽丽也一定充满哀叹: “哎,一点都不了解我,我就知道,你没办法帮到我……”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正常对话,但其实双方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沟通效果。一个人挖空心思给建议,一个人则不断的“是的……,但是……”,很明显,这是一个“游戏”。没错,在心理学上,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 Alanalysis,简称TA)把这种模式叫做心理游戏。

在关系中玩“心理游戏”,是需要有人配合的。仔细分析我们便会发现,其实丽丽开始提出自己的问题时,便放出了一个“饵”:“你很厉害的啊,你帮帮我吧!”紧接着,小谢上“钩”了:“我比你厉害,我可以帮助你的。”



然后,小谢开始提议“你为什么不寻找一些和异性接触的机会……”,这就是一个叫做“你为什么不……”的心理游戏,和丽丽的“是的……但是……”是一个配套的心理游戏,丽丽并非有意要玩惨小谢,但她的潜意识就是要这样做,引诱别人提建议,再把一个个建议都否决,让对方无可奈何。而小谢上了钩,去给她提建议,结果当然惨不忍睹。不过,小谢的潜意识也没有闲着,甚至时候有可能向别人抱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向她提了那么多的建议,这人没救了。”

丽丽虽然在向别人求助,但真正的求助者不是这样的,丽丽的潜台词更像是:我(谦虚提问)好,你(水平太差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不好。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她只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来证明自己的某个隐藏的心理信念,即“总是没有人能帮助我”。热心助人的小谢,虽然看上去很努力地区帮助对方,但实际上,他更像是在扮演一个“拯救者”的角色,为的是证明“我(因为懂得怎么做)好,你(不懂还不听我的)不好”。他并没真正想要帮助他。

结果到了游戏结束的时候,上钩的拯救者成了牺牲品,无奈又生气地发现自己的拯救失败了,求助者则又一次经历“没有人能帮我”的受挫感,实际上,他们双方都把对方给“玩”了。

如果一个人对你说:“都是我的错(或都是我不好)”。
注意了,这通常不是真正的自我反省,极有可能是在跟你玩一个“都是我的错……”的心理游戏。
玩这个游戏的人更多的是以此推脱自己的责任。
=======================================================================================

小王进公司已经三个月了,担任办公室秘书,工作还算勤快,就是在工作中经常会出些小差错。
这天,张经理让小王把一个活动公告上传到公司网站,小王表现很勤快:“没问题,我现在就传。”结果下午张经理打开网页的时候,发现文章里没注明活动时间,便问小王怎么回事。小王一看,一副很紧张的样子,连声道歉:“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我忘了复制过去了,我这就补充上去。”张经理看她一脸愧疚的样子,也不便说什么。就说“改过来就行了”。
没过几天,张经理问小王给客户快递发了没。小王很歉意的说:“不好意思,我忘记了。是我的问题。我这就发去。”张经理脸上有一丝不快,但见小王很诚恳的认错,也不好发作。


月底开总结会议,这次产品推广活动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张经理总结活动经验教训。没等张经理总结完,小王便开始自我检讨:“都是我不好,我没做好这项工作,请你们原谅,我一定会努力改正。下次做得更好。”
虽然活动除了问题,但责任并不直接在她,实际上小王也并不需要这样把问题都揽在自己身上。看着小王诚恳的态度,大家好像都意识到什么,但都没作声。
后来,小王被辞退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很明显感觉到,小王不断犯错并不断主动认错,其重点并不在于“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要改正”,而更像是通过这张一种“诚恳的认错态度”,来博取大家的同情和原谅。看似是“主动承担”,其实却是“不承担”的态度。

这样的行为方式更像是一个孩子,主动诚恳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改过自新”,以至于让大家不忍心再责备她,然后便可以继续做孩子。最终,不断重复“犯错——主动承认错误——获得谅解——继续犯错……”这一个过程。

这样的状况,往往是由于当事人幼年时期严重缺失关爱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获取积极的心理xx。心理xx就像是人格发展的精神粮食,一旦失去,对幼小的孩子而言将是致命的。因此,哪怕是消极的xx也比没有xx要好,为了获得精神粮食,孩子会自发地发展出一整套生存模式,比如做一个乖巧的孩子,或者做一个聪明的孩子,而有些则可能做一个叛逆的孩子。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父母的xx。

不幸的是,有些孩子“学会了”以犯错误的方式来获得xx。一些成年人之所以通过玩“都是我不好”的游戏,实际上在心理层面并没有真正长大,一直处在孩童状态,就像小王,她之所以会犯一些低级的小错误,其实是潜意识“故意”这样做的,背后真正的动机是为了获取早年缺失的xx。通过玩游戏,她可以获得xx并拒绝长大,而不用承担起成年人一、该担的责任。在不断玩游戏的过程中,这个不良模式也不断被强化。

处在孩童状态的人,会缺乏主见,更依赖别人,常常不敢承担责任,生活上更需要别人照顾和呵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喜欢引人注意,赢得赞许。甚至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获取xx。由于这种行为并不会得到别人真正的xx,长久以往,便会慢慢变得自卑懦弱,屈从于人,形成一种受害者心态,当他们感到柔弱无助、不知所措的时候,就会无视自己内心的需要和欲求,卑躬屈膝,去迎合别人的期待(受害者的状态)。
=======================================================================================
“我只是想帮你”随着这句标志性的“开场白”,好奇心的探针在“帮助者” 的掩蔽下层层深入,直到获得想要的信息为止。



一年前艾利离婚后搬进了现在的公寓。晚饭后的时间,艾利一般会以连续剧来消磨—没完没了的肥皂剧,千篇一律的故事情节……等等!什么声音?艾利按下了电视遥控器上的静音开关—女人在哭闹,男人叫嚷着摔碎了玻璃杯—是楼上,没错!那对儿年轻的夫妇!

差不多1分钟以后,艾利已经站在了邻居家门前。她迟疑了一下,听了听里边的动静,然后敲响了房门。屋里安静了一下,大约两三秒钟后,提提嗒嗒的拖鞋声向着房门的方位走来。门被打开一条不大不小的间隙,一个一脸沮丧的男人不自然地问道:“请问有什么事情吗?”他的身体好像要尽量遮住屋内的景象。

站在门外的艾利轻轻歪了一下头,想要看看屋内的情况,同时自然地回答:“我是楼下的邻居,不知发生了什么,有点担心。”“没什么,谢谢!”男人说这话时显得有些尴尬,还有点不耐烦,而且似乎是要着急把门赶快关上。

“不,不,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艾利这话说得恰到好处,因为她成功地使对方陷入了困境,男人没话可说,却又像被施了定身术,一时间动弹不得。艾利往前稍稍探出半步,歪着身子,她已经能看到屋内更多的空间了—一个穿睡衣的长发女人坐在沙发上,正在掩面抽泣……

“请问,没什么事吧……”带着一种苦楚的表情,艾利问向沙发上的女人。出乎意料的,女人猛地站起身来,皱着眉头晃到门前,“咣”地一声摔上了房门……

这时楼道了已经站了一两位邻居,还有人透过自家房门的缝隙观望着,艾利转头,无奈又透着些许委屈地向“公众”们诉说起来“谁知道怎么回事?我也只是想要帮帮忙嘛……”
       



“我只是想帮你”在这句话的背后,首先隐藏着的是渴望得到满足的“好奇心”。社会心理学家曾在儿童群体中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在一群正在各自玩耍的儿童中,安插进一个手拿崭新玩具,开心大笑的孩子,这时,周围的孩子都被笑声所吸引,好奇地扭头看过来。而在短暂的几秒钟过后,除了几个平时性格格外开朗的孩子围了上去之外,其他大部分马上恢复了平静,继续各自的游戏。

同样的环境,同一群儿童,这时,研究者又有意安排进一个因为伤心而哭泣的孩子,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孩子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发问起来“你怎么了?”“老师批评你了吗?”“你犯错了,是吧。”……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很直白地道出了人们对“坏事”的xx。因为当我们听到别人的好事时,多半会以为那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出于自我维护的本能,就算我们自己遇到好事,{zx0}想到的都会是不要张扬,而不会马上与别人去分享。但是,对于“坏事”而言,我们又会本能地去进行xx,这同样是出于自保—我们会考虑别人犯的错会不会殃及自己,或是会得到怎样的惩罚,等等。

当然,这里边可能还有另外的一层含义,说起来不怎么光彩,那就是出于“幸灾乐祸”的需要。这种需要,满足了我们的一种自我安慰心理—幸好不是我!原来有人不如我;和她比起来,我幸运多了……究其心理意义,有点儿类似于我们观看悲剧或是灾难片。

无论是出于好奇心,还是自我安慰,直白地去发问 “你究竟碰上什么倒霉事了?”肯定要遭白眼儿,因为谁也不会把自己的“糗事”到处嚷嚷,而一句“我只是想帮你”就要显得委婉多了……

“我只是想帮你”随着这句标志性的“开场白”,心软一些的人,会主动倒“招供”,而即便是碰到强硬分子,遵循“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处世哲学,多半也不会遭到回绝。由此,好奇心的探针在“帮助者”的掩蔽下层层深入,直到获得想要的信息为止。因此,我们都知道,好奇心一旦得到满足,这种打着“帮人”幌子的心理游戏即宣告结束—“对此,我也是爱莫能助”;“如果你觉得我能帮到你什么,请千万要直说”;“我感到很遗憾,抱歉”……

除了为好奇心做刺探之外,“我只是想帮你”的游戏方式还有另一功能,那就是永远把游戏的发起人摆在一个积极的、善意的“助人者”的角度。对方不主动坦露,就是不够开放自我、小家子气,不识好歹;而且,一旦遭到拒绝或是反抗,“我只是想帮你”马上便可转攻为守,拉拢周围同样心存好奇的人形成统一战线,道出这样的潜台词—“难道你连真心诚意帮你的人也要伤害不成?”

经常说“我知道”的人,在英语里被称作“Mr. Know All”,意思是什么都知道的“全知、全能先生”。而实际上,在“全能”的背后,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深度的“无能感”。



“某公司办公室,午后难得的闲暇时间,几个同事凑在一起聊起天来。此时,大家正在热议 “楼市”……

“这个我知道,是这么回事!”小董说着挤到众人中间,“楼市之所以会有升有降,其实是因为……”小董一发话,已经有两个女同事不约而同地退出了聊天的人群……

“所以说,楼市下一步的走势,还要等年底出台的规范才能最终有所定论。”小董的一番高谈阔论总算是收了尾,而此时大家似乎已经没了继续下去的兴致。

“我听说银行最近又要调息了……”一位同事适时地引入了新一轮话题。“对,我也听说……”另一个同事还没来得及插嘴,小董又一把独揽了话语权“告诉你们吧,这个我知道,其实是这么回事……”几个办公桌离得近的同事很轻松地调转椅背,脚下一蹬,滑旱冰似的“溜”走了。

“哎,对了,你们组里出的那份有关新栏目的策划案怎么样了?”这时候,缩小话题范围,是在午休时间{zh1}的十几分钟里留住尚存“聊兴”的人的{zh0}方式了……

“还说呢,总监大人觉得那个策划案在具体实施上……”同样没等这个同事把话说完,小董便再次大发厥词“不能那么来做吧,依我看,应该这么办……”
       



经常说“我知道”的人,在英语里被称作“Mr. Know All”,意思是什么都知道的“全知、全能先生”。而实际上,在“全能”的背后,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深度的“无能感”。 “全能”仅仅只是“无能”的一种心理“填充物”,弥补了深层心理中的缺失与无助。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提出过有关的“心理补偿”理论,他认为幼年时期的个体如果没能获得来自抚养人一方足够的xx,那么孩子便会在幻想中树立起一个强大的自我的意象,藉由这个更加强势的自我去对抗心中的无助感。特别是那些曾在幼年遭受过寄养、抛弃、过继的孩子,他们心中对于被否定、被抛弃的恐惧使他们比别人更需要这样一个强大自我的保护。“这个我知道”其实就是在掩饰内心中对无能的恐惧。

心中这个强势的“我”,具有维护心理平衡的重要意义,它使一个年幼的个体不至于对生命失去信心,弥补内在的缺失,形成自我保护的机制,并促使心智的成熟和发展。而同时,它也会引到一个人走向“自我膨胀”,因为早在诞生之时,其功能便是以更加超越的方式无限地填补和满足内在的缺失。而当这种强大的自我成为了心灵的主宰,那它便具有了“魔鬼”特质,会使一个人无限地扩张对外在的需求与欲望,直至变得支离破碎……


http://www.beaubeau.com.cn/body/eq/emotions_20.html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心理游戏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 Alanalysis) - Lily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