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_LJ的综合空间_百度空间

一、当代教学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

在社会民主化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里,全社会都更加关注教学价值和教学效率问题,“怎样有效教学和应该怎样教学”成为教育界面临的主要教学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一系列的新教学方法不断问世,有些不径而走,大范围地传播应用,形成了繁荣的当代教学方法发展新局面。我国的教育学者对全球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持续热烈的跟踪、研究,提出了多种看法。其中有人归纳出五大趋势:{dy},“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第二,“现代教学方法发展与教学实验紧密结合”,第三,“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学方法理论”,第四,“注重教学方法在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非认知因素中职能作用的发挥”;第五,“把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

当代教学观念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向,也渗透到了教学方法的发展之中。这一切使得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表现出了与过去有本质区别的特点。这些特点,从学生方面看,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知情智慧的统一;从教学方法自身看,加强学法研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一)重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作为主体在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由个性。传统方法的特性是注入式和死记硬背,置学生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没有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被教师、书本的xx所统治和支配,没有自由,个性被严重压制。现代方法追求与学生学习规律的一致性,张扬启发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还学生以主动学习的地位,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能动发展的过程;在学习上,重视过程中体验和自由个性的实现。先前,巴甫洛夫和桑戴克从心理学上,把学习看成是有机体被动而机械的“刺激-反应”过程,后来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揭示了有机体的学习过程是积极、能动的“反应-强化”过程。传统上,赫尔巴特从伦理学上,极力提倡并实践灌输的方法;而现代社会中,罗杰斯从解放学生的立场,提倡和实施“自由学习(freedom to learn),目的是“学会自由(learning to be free)”,这是一种内在“自由”,实质就是学生的主体性和自由个性。

在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者们就开始提出了教育主体性和学生主体性问题,逐步建立起了“教学认识论”,在理论上确立了学生主体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实践上引发了全国性的主体教学实验和实践探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已有教学方法的借鉴改造,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实现。

(二)重视教学中学生知情智力的整合统一

传统上,明显的倾向是人们把儿童的智力和情感割裂开并将它们对立起来,一味地突出智力,教学方法表现为过分突出和重视知识传授和智力发展,比如讲授法、实验法、研究法一直流行,就是明证。现代教学方法立意超越理性主义,把智力与情感统一起来。马斯洛指出:“健康者的认识、意动、和情感主要是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或相互排斥的。”“意动在本质上是认识的,认识在本质上是意动的”。既然认识与意动是同一的,那么智力与情感也应该是同一的,于是“知情互动”理论便诞生了。美国心理学博士高曼(Daniel Goleman)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大胆而独到地提出了“情感智力”的崭新概念[5],这样我们终于走进了整合的智力观念。智力再也不仅仅是语言和数学的了,再也不仅仅是认知性的了,情感也是智力,而且是对人的社会生活幸福与否产生重大影响的智力。认知实质上是情感的,而情感实质上也是认知的,智力实质上是认知智力和情感智力的同一。于是,陶冶法,以及传授-接受教学、问题-发现教学和研究-讨论教学等教学法组合,便开始发展起来。

(三)加强学习方法研究

传统上,人们把学习方法的实质看成是教法,突出了教学法中“教”的一面,所以讲授法成为课堂教学占支配地位的方法。现代人们倾向于认为“教法的本质是学法”,所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首先是重视学习心理学研究,在整个20世纪,世界范围的心理学界把学习心理作为热点领域,在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和智力发展等等方面,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学习策略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人们广泛开展实验和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是以学习方法为特征,比如发现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掌握学习、合作学习、活动学习、自学辅导、学导式等等。

(四)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和网络一体化的教育技术,它在20世纪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在正向信息网络技术发展。技术看上去似乎仅仅是中性的,其实在其被发明的过程中已经溶入了发明者的特定目的和价值取向,是有目的和有特定价值观念的。教育技术在被研制的时候也获得了特有的学xx展目的和价值取向。因此在物质层面,人们把教育技术装备列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在课堂教学层面,学校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当成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标志。这样,教育技术被列为师范生的必修课,教师把教育技术当成了自己备课、上课和课后指导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应用的背景中,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成了世界范围的一种基本趋势。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既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新理念,又作为教学方法的新形态,在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两个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五)教学方法的模式化

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讲,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特定态度、意向和操作。在多元文化的背景里,方法走向模式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性质的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由主题、目标(或手段)、程序以及评价等成分构成,使得教学方法涵括了具有一致性的新的心理学理论、新教学价值观、新教学内容观以及新教学方法观,为操作性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事实上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古今中外积累的有效教学方法十分丰富,现实中广大教师又在不断的创造出新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各种具体的方法既有内容特定性,又有鲜明的个性,还有对象特定性,并且受教学设备条件制约。而任何教学都是具体的,都是有特定的教师、学生、内容和设备条件的。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必须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自己所具有的各种条件,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地进行组合,才可望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考虑的主要依据有:

1 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和完成。掌握知识,宜选择讲授、阅读法等;形成技能,宜选择实习法、实验法等;发展能力宜选择作业法、研究法、讨论法等;陶冶个性,宜选择欣赏法、陶冶法、参观法等。不过,任何一种方法的功能都具有全面性,比如,讲授法,既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内部心理行为,实现学生心智技能的形成和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当讲授的语言和内容在学生大脑里描绘出一幅美好的画卷时,还能陶冶学生的个性。但这一切又受到学生的状况、教师的素养以及时间的限制。

2 教学内容特点。不同课程以及科目,内容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不同的课程和科目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课程和科目的不同内容也需要不同的方法。就不同的课程、科目来看,语文、外语等多用讲授法等,数学多用练习法,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用演示法和实验法,体育多用示范法等。就每门课程、科目的具体内容来看,分别用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陶冶个性的不同目标,又需要分别采用讲授、示范、演示、参观、作业、讨论等方法。

3 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另一方面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考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状况、能力高低和智力、情感的发展特征,以及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时考虑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4 教师自身的素养。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死”的,只有教师能正确、准确和创造性地组织运用,才能成为活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素养总是一定的,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能力使用任何教学方法。有的方法很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自己驾驭不了,就不能在教学实践中产生良好效果。教师的某些特长、某些不足和运用某种方法的实际可能性,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总之,要扬长避短。教师的口头语言能力强,可选用讲授法;有的口头语言能力弱,可选择演示法、讨论法等。

5 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教学方法总是具体的,有自己的特性,表现在与特定内容的亲和性、对特定设备的要求、对特定对象的要求、对学生身心发展作用的差异等等方面。教学方法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组合,存在着效率与平等、教师与学生、规模与质量、知识与能力、统一与个性等之间的矛盾。这一切决定了一定的教学方法本身,具有自己特定的职能、适应范围和应用条件。比如,讲授法的效率高、规模大、突出知识传授等长处,但却在个性、能力和质量方面有比较大的局限。

6 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学校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有限的,任何课程、科目的时间是限定的,而教学内容则是相对无限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是相对比较高的,解决这一对矛盾,就要求教学以最少的时间取得{zj0}的效果,也就是节约时间、追求效率。教学方法,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的不同的应用也会影响到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至少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能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师应力求选择这样经济有效的方法。

除了上述依据外,选择教学方法,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并且,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再来确定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

选择确定了教学方法,并设计出教学方案后,到了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有一个如何正确实施应用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1 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教学方法的应用,一要考虑充分发挥由教师、学生和课程构成的教学的整体功能,使之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功能;二要注意发挥出不同教学方法构成的综合整体功能,使各种方法有机配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 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启发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是相对于注入式而言的。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口袋”,注重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强调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技能形成、能力发展和个性展示。

各种教学方法既有启发性质,又有注入性质,是一把“双刃剑”,全在于教师如何应用了。比如讲授法,一味的讲、枯燥地讲,就是注入式;而以适当问题和实例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再配之以形象、风趣的讲解,……就是启发式。又如,问题解决法,问题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提得恰到好处,能适合学生的心理,就激发其学习动机,……就成为启发式;若问题提得过难或过易,连珠炮式地提一大堆问题,就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生厌,……就成了注入式。因此,应用教学方法,需要自始至终贯彻启发式的指导思想。

3 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教师的素养、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多方面的,教学手段、媒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决定了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应综合使用各种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设计应用中,应坚持综合化,形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教学方法组合。

4 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不同教学方法的设计和使用、使用中的时间长短、以及使用中学生的反应等,都是非固定性的,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使用中,要灵活机智,随时把握好不同方法的应用。特别是要具有方法使用机智,根据课堂教学中不同方法使用中出现的特殊课堂气氛和突发的因素,巧妙地因势利导,采用一些新颖的方法,从而收到意料之外的良好效果。



郑重声明:资讯 【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_LJ的综合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