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龙泉日记_龙泉清溪的空间_百度空间
今天是周二,老年念佛团的同修们依然在佛堂整齐有序地念佛。天王殿前的台阶,撬起来重新铺平,金龙桥旁边的平台已经修的和地面一样高了,贤立法师{yt}都在现场监工,累了就在流通处的椅子搬过去在现场坐一会。平台重修后,下面挖出来好多石头,丙班沙弥师过来出坡。

沙弥心声:无论如何要听话

     对师长和同行的话不能听进去的{zd0}原因是我执我慢,而这个我执我慢是障碍我成就让我轮回的根本因,修行就是修的这个东西。

     做事也好,说话也好,永远不要认为自己是对的,无论如何要听别人的话。尤其是面对善知识,做就对了。这涉及到一个信心的问题,一个弟子相的问题。师长的经验和修行的体验一定比我高,一定可以指导我。只要自己还想进步,只要自己的{zj2}目标没有忘失,听师长的话,做就对了。

   面对同行也是这样,不做怎么会体会到对方的心境,不做怎么体会到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法,不做怎么知道自己的心力究竟是什么状态。相信别人,其实也是相信自己,相信本具有的佛性。看似外相上自己是有理的,但对内心境界的提升没有任何的帮助。追求外在的华美没有意义,内心的清净庄严才是目的。

   有能力有经验,依然能做到听从别人的意见和主张,并欢喜地去做,这才是修行,才是真正的心灵的磨练和提升。关键时刻就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安住,是不是清凉。面对不平的事情,能忍耐的住,保证身口上面{jd1}的不违礼,进而控制内心,能控制一分钟,就得到一分钟的福德和智慧。苦的根源在于有一个我,听别人的话,听同行的话,放下执着,按着对方的意思去办,xx的心甘情愿,xx的无所求,什么时候真的无我了,苦便彻底的拿掉了,也就成就了。

仁爱赈灾:废墟上的三千名玉树灾民获赠毛衣

    今天是仁爱志愿者在玉树赈灾的第24天。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玉树进入了雨季,躺在帐篷里,经常是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入睡。白天也风雨无常,这样的天气给第三完小的板房校舍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最近玉树街道的黄沙比从前更为严重,地震中没有倒塌的大面积危房正在被拆除。主要路段的车辆和行人明显比从前增多,格萨尔王广场形成的自由贸易区看上去非常热闹,服装、包装食品、蔬菜、水果、邮政服务、网络服务等等在街上一应俱全,更多的是开在帐篷中的出售佛教用品的小店。

     在玉树县,很多灾民仍然散居在原来的居住地。这些灾民的生活物资相对几个集中安置点的灾民比较匮乏。十二名志愿者从下午一点半至晚上八点,在扎西大通、代莫路、龙达路、当代路、当代西路等地区为居住在废墟上的灾民发放了三千多件羊毛衫。每当基金会的发放车停在村里开阔地的时候,求松和其他几位藏族志愿者会一起用藏语告诉村民们每人可以领取一件毛衣,并请大家相互转告。从北京去的五名志愿者负责在卡车上发放,很多藏民拿到毛衣的时候,都很高兴。有些老阿妈双手合十,不停地说着:“gazhanqi、gazhanqi(谢谢)”代莫村的村长丁尕紧紧握着基金会副秘书长王昕的手说:“这里的物资发放很少,你们能想着村里的人,真是太感谢了!”

   发放过程中,有位藏族的妇女,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只有几个月,丈夫在地震中把腿砸伤了,不能行动。这位妈妈只是按要求领了一件毛衣,当志愿者问及她的情况的时候,她才带着志愿者走进她的家,稍大的两个女儿不在家,一家三口挤在一个12平米的小帐篷里,{wy}的一张小桌子上堆满了方便面和两个女儿的书包。卧床的男主人见到带着毛衣前去看望的志愿者,非常感动。

   还有一位老阿妈,拿到毛衣之后久未离开,呆呆地望着发放的卡车,旁边的村长告诉志愿者,她的丈夫在地震中遇难,没有子女,现在一个人生活,没有人照顾。志愿者走到她的身边,问她还需要哪些帮助时,老阿妈低下头,哭了起来,布满皱纹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志愿者为老阿妈轻轻地拭去眼泪,把她搂在怀里,没想到,纯朴的藏族老人竟然轻轻地吻了这位志愿者。

   三千多件毛衣大部分发给了住在废墟上的灾民。与前面提到相类似的家庭和个人,志愿者都一一做了详细登记,希望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伤残的人、生病的人和其他一些生活有很大困难的人可以得到关怀和照顾。仁爱基金会在玉树的赈灾将延续查缺补漏的模式,配合政府,为这部分弱势的灾民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解决一些温饱问题。



郑重声明:资讯 【5月11日龙泉日记_龙泉清溪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