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石化双雄为何媚外?_学者空间_新浪博客
一贯的宁予外邦,不予家奴

石化双雄为何媚外?

 

2010-5-5 现代快报

 

    石化双雄再次显示出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一面,他们“堤外损失堤内补”,让中国消费者为低价出口买单。据《{dy}财经日报》报道,石化双雄以低于国内成品油税前价10%的价格出口海外,同时在国内一再谋求上调成品油价。

 

    从今年4月14日零时起,我国调整成品油价格,至此,我国成品油价已处于历史高位,超过每桶原油147美元时的成品油价格。国际原油价格在箱体内震荡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创下19个月以来的{zg}价位。只要布伦特、辛塔、迪拜三地原油平均价格在22个工作日内变化率超过5%,石化双雄就会上书要求涨价,虽然原油价格{jd1}上升幅度并不大。从理论上说,成品油价不一定会上调,当原油价格每桶在80美元以上,油价的决定权在发改委。

 

    作为经济理性人,石化双雄没有错,忠实地履行了利益应收尽收的宗旨,但作为稳定基础原材料的国有大型企业,石化双雄既未尽稳定经济之责,也未显示出创收方面的特殊才能。

 

    低价出口而高价内销,如此背反的市场现象,只能说明石化双雄的出口价受国际市场的供需关系主导,走的是市场定价机制;而在国内走的是行政主导下的定价原则。成品油价格内外双轨制是石化双雄内倨外恭的罪魁。

 

    石化双雄之所以要充当石油市场的白求恩,并不是因为他们胸怀全球,而是因为国内市场销售不畅,炼厂享受集团出口补贴与国际炼化中心东移的结果。

 

    据媒体报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月推出出口成品油价格(xx油价困境)补贴政策,以鼓励其炼厂3月多出口汽柴油。3月1日,中石化旗下炼油厂一位不愿具名的xx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dj2}透露,该补贴标准为每吨130元(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另据报道,居高不下的成品油库存3月有所下降,但仍未能缓解销售压力,4月中下旬批发价有所下行就是证据。

 

    由于国内成品油价一再上调,加上炼油产能扩张,国内消费市场不景气。目前,各地加油站在促销消化库存,在批发价上升之后,各地成交量清淡,反应市场对于零售市场前景并不看好。中国成品油出口加剧,根本原因就在于消化国内的销售压力。

 

    国内市场供过于求,按理成品油价应该下降。但事实刚好相反,不管国际油价涨跌,国内成品油价以上涨居多。原因据说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定调前,石化双雄已经为稳定经济作出了重大牺牲,导致价格基准过低。因此油价上调不过是恢复均衡。政府部门为石化巨头的辩解,让石化巨头心安理得地享受高油价。去年,石化双雄低价出口引起了巨大争议,11月26日,中石化方面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由政府决定,企业尊重政府的定价机制。轻飘飘的一句话,就避开了所有射向自己的箭。

 

    不管石化巨头拥有怎么样的游说能力,面对国际市场无能为力,出口到国际市场定价机制就按照市场规则而来。如果市场需求不旺,不可能高价出口。易贸资讯的成品油行业分析师廖凯舜表示,“目前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就是不重视国内需求因素,而更多根据国际油价成本来调整价格。但在国际市场上成品油的价格是xx市场化的,不仅与国际油价联动也与需求紧密相关。”

 

    同样的市场规律在国内外有了xx不同的两种诠释版本。中国石化双雄在国际市场上老老实实按照市场定价机制行事,而国内则可以通过成本高、政府定价、国际油价上涨种种借口要求涨价。涨价的兵器库里有18般兵器,哪样使着顺手用哪样。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的定价机制是成本加成,与国际原油价格关联,关键问题是成本有多少是石化双雄的核心机密,公众根本无从得知。如果以供需来定价,出现的情况是油荒时石化双雄囤油待涨,如2008年,油价下挫时石化双雄低价出口,如2009年下半年和现在。整个的媚外肥己。

 

    石化双雄在国内油品市场上颇有雌雄双煞的风采,打遍天下{wd}手。目前的定价机制出了大问题,只要一招就可拆解,恢复民企油品进口权,将国际市场的定价机制引入国内。

 

注:石化的问题与铁矿石的问题一样。

    成品油价境内外双轨制。铁矿石是进口价人为实行双轨制。

    媚外肥己居然成为理性选择。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石化双雄为何媚外?_学者空间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