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记的知识

初中必记的知识

2010-05-02 20:33:04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化学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xx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5、化学方程式: (要求熟练)

实验室制O2 :

实验室制H2 : Zn + H2SO4 ===== ZnSO4 +H2↑

实验室制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检验CO2 : CO2 + Ca(OH)2 ===== CaCO3↓+ H2O

检验H2O :CuSO4 + 5H2O ===== CuSO4 ? 5H2O (白色 蓝色)

湿法炼铜 : Fe + CuSO4 ===== Cu + FeSO4

要求熟记: (1)、1—18号原子顺序,并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P59)

(2)、常见元素化合价。 (P63)

4、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

挥发性:浓盐酸、 浓硝酸 吸水性: 浓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潮解)

脱水性:浓硫酸 毒性: NaNO2(亚硝酸钠) 、CuSO4 (硫酸铜) CH3OH(甲醇)

遇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时)、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 CaO(与水反应时)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物理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密度公式:ρ=m÷V;             重力公式:G=m·g;               压强公式:P=F÷S;                   液柱(任意柱体)底压强:P=ρ液·g·h; 浮力公式:F浮=ρ液·g·V排;

功:W=F·S;  功率:P=W÷t=F·v; 比热容:C=Q÷(m·△t);热值:Q=m·q=C·m·△t;

欧姆定律:I=U÷R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欧姆定律 I=U/R 电流:I安培(A) 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比热容公式 Q=mc*t 热量:Q焦耳(J) 比热容:cJ/(kg*℃) 时间:t秒(s) 质量:m千克(kg)

燃烧能量公式(热值公式) Q=mq 热量:Q焦耳(J) 质量:m千克(kg) 热值:q焦每千克(J/kg)

做功公式: W=FS或W=Gh 功:W焦耳(J) 力:F牛顿(N) 重力:G牛顿(N) 沿力移动距离:S米(m) 上升高度:h米(m)

功率公式: P=W/t 功率:P瓦特(W) 功:W焦耳(J) 时间:t秒(s)

电功率公式 1.P=UI 功率:P瓦特(W) 电压:U伏特(V) 电流:I安培(A) 2.P=I^2R 功率:P瓦特(W) 电流:I安培(A) 电阻:R欧姆(Ω) 3.P=U^2/R 功率:P瓦特(W) 电阻:R欧姆(Ω) 电压:U伏特(V)

电功公式 W=Pt 电能:W千瓦时(kW*h) 功率:P瓦特(W) 时间:小时(h) 注:1.可以将上式中[P]代换为电功率1~3

2.电功率单位(千瓦时)可以换算为焦耳,1kW*h=3.6*10^6J

压强公式:

固体压强 P=F/S 压强:P帕斯卡(Pa) 压力:F牛顿(N) 面积:S平方米(㎡)

液体压强 P=ρgh 压强:P帕斯卡(Pa) 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顿每千克(N/kg) 深度:h米(m)

浮力公式 1.F=G 浮力:F牛顿(N) 排开水重:G牛顿(N)

2.F=ρgV 液体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重力公式:g牛顿每千克(N/kg) 排开液体体积:V立方米(m³) 浮力:F牛顿(N)

3.F=G1-G2 浮力:F牛顿(N) 物重:G1牛顿(N) 物沉入水后重力:G2牛顿(N)

密度公式 P=m/V 密度:ρ千克每立方米(kg/m³) 质量:m千克(kg) 体积:V立方米(m³)

重力公式: G=gm 重力:G牛顿(N) 质量:m千克(kg) 重力质量关系:g牛顿每千克(N/kg)

速度公式: v=S/t 速度:v米每秒(m/s) 距离:S米(m) 时间:t秒(s)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初中必记的知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