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分析– 【北美海关数据网】

????????? 作为我国产品的主要部分,机电产品所面临的贸易壁垒应引起xx。2009年国外对华机电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在各行业中与纺织业并列第三,次于冶金和化学工业。国外对华机电产品以反倾销和特别保障措施为主,2009年,国外对华机电产品发起反倾销14起,特别保障措施1起,没有反补贴措施。发展中国家是对我国机电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频繁。其中,阿根廷对我国机电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占对华机电产品反倾销总数1/3,最为突出。

  各国对能耗要求日益严格

  欧盟EuP指令密集出台,实施EuP指令的急迫性和强制性凸现。欧盟委员会发布了2008和2009年拟通过和提交讨论的欧盟EuP实施措施工作计划,该清单将被考虑作为实施措施批准的优先顺序,总计25项实施措施会密集出台。从2005年8月EuP指令开始生效,到2008年8月欧盟委员会仅向 WTO秘书处通报了{dy}个EuP指令的实施措施草案,而欧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集中向WTO秘书处通报了5项EUP指令实施措施草案,随即又迅速地将其发布为欧盟委员会法规,直接适用于所有成员国。

  降低待机功耗成为全球电子电气设备能耗法规的重要内容。调查显示,待机功耗已占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家庭用电量的3%~13%。

  国际能源署(IEA)向其成员国的电器产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发起了”1W计划”节能倡议,目标是到2010年使电器产品的待机功耗达到1W以下,”1W 计划”得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美国”能源之星”计划也将待机功耗纳入到其认证范围的产品标准中,美国加州的《电器效率法》已使之成为一项法律要求;澳大利亚的待机功耗国家战略第二阶段是2012年所有产品达到待机1W和关机0.5W的强制性目标,产品包括信息技术设备、音视频产品、大型家用电器和小型家用电器四大类;韩国于1999年4月提出了”e-Standby”计划,计划第三步从2010开始,强制制造商待机功耗达到1W以下,由自愿性标准走向强制性法规。

  美国出台5项新节能标准,且对高能效产品给予补贴。2009年9月9日,美国能源署出台了5项新的节能标准,涉及白炽灯、空调、商业锅炉、自动售货机等多类产品。预计该标准将于2012年正式生效。2009年10月推出针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节能补贴政策,开始正式针对冰箱等白色家电节能产品,实施{zd0}补贴幅度约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365元)的购买补贴政策。除冰箱外,洗衣机、空调、餐具洗干机等符合节能标准的生活家电产品,包括进口商品均可获得购买补贴,补贴金额自50~200美元不等,预算总额约为3亿美元。

  解读调查显示,我国多种电子电气产品的平均待机功耗高达15~30W之间,与EUP实施法规的要求差距很大。据测算,每台产品达到{dy}阶段的1~2W待机功耗,企业需增加约5元的成本;达到第二阶段的0.5~1W功耗,需增加约10元的成本;以我国每年第1275/2008号欧盟委员会法规所涉及的4类产品5亿台计算,{dy}阶段需要增加25亿元的成本,而第二阶段增加50亿元的成本,其数目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对于小家电,其成本价也不过 100~200元,为了达到该法规的目标而增加的成本对于企业极其微薄的利润冲击较大。

  绿色壁垒呈现多样化
  欧盟日前提出新的WEEE和RoHS指令修订草案。欧洲议会预期于2010年4月就WEEE及RoHS指令修订草案xx,之后可能通过两项新指令。新指令会在欧盟官方公报(OJ)刊登之日起18个月后,在欧盟27 国实施。第二份RoHS指令修订草案的重要变化是:涵盖所有电子电气设备(EEE),除非特别指明排除在外。新修订WEEE指令草案文本又重新插入附件 IA和附件IB(电子电气设备的类别及各类别的产品清单)。WEEE指令修订草案制定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须达到的收集和回收目标,以及资金要求。草案也规定,成员国应鼓励生产商承担来自私人家庭电子电气废弃物收集设施的所有成本。

  欧盟REACH法规不久前进行了修订。2009年6月1日,欧盟原有有害物质限制指令76/769/EEC被废除,REACH法规附件XVII中的限制条款开始生效。2009年6月底,附件XVII经历了{dy}次修订,在原有52类限制物质的基础上,再增加了6类限制物质。输欧产品若不符合限制条件,将面临被召回或撤出欧盟市场的风险。

  日本REACH法规不可小视。预计日本版REACH将于2010年全面实施。日本版REACH对2万多种化学品规定报告义务。同时,政府将公布危险性较高的”优先评价物质”,并把有害化学品由354种增加到462种,对危险化学品将实行从供货商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网址:www.firstinfo.org

欢迎您发表留言:

郑重声明:资讯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遭遇贸易壁垒分析– 【北美海关数据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