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岛屿的战争-避雨之树-搜狐博客

那天傍晚我们离开秦山岛的时候,岛上的灯光已经亮了许久了,灯光可以照进海面一两尺的深处。我们甚至可以透过略显浑浊的波涛,依稀看到细若游丝的浮游生物,有时候一条海鳗就是一道闪电。夏天的阵雨打在海面上,没有回声。海风早就刮起来了,海风围着岛屿打着呼啸,环岛顿时波涛汹涌。

确切地说,波涛是从太阳西下就开始沿着神路两侧一步一步地喧嚣、咬啮、向前推进了。起初神路还剩下一条白线,神路两边的波涛对撞后的泡沫,形成了一条宽约几米、长达十几里的泡沫白线。彼时,神路早已经没有了踪影。海水发出巨大的訇訇的声响,我知道,秦山岛石头们动荡不安的生活又开始了。石头们六神无主,身不由己,任由波摧浪打。没有一块石头是能够站立、静止的,没有一块石头有它们的立锥之地。訇訇的涛声里,它们被波浪推搡着,裹挟着,击打着。

整个岛屿这时都是骚动不已,大黄海的湾流与环流在海底产生的强烈对撞啃啮着这个岛屿。整个岛屿岸线均受海蚀,受海蚀的岩层沿断面崩落,在山脚下堆积了大量岩块,这些岩屑砾石便构成了砾石坝,俗称“神路”。那红色“血痕”是片麻岩高温氧化的结果,地质学家把神路称之为陆连桥。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削突填凹,互相啃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涛把山岩无一例外地琢磨成一个个鹅卵石,秦山岛也一再变小。在岛上你几乎找不到一块锋利桀骜的石头。海流把它们的棱角全部打磨殆尽,石头们大的变小,小的成沙,方的变圆,长的变短。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棋子,难怪这里又叫棋子湾。

我想在漫天的悠长而又略带悲怆的音乐里悼念秦山岛的石头,是的,一个人在这里悲悼。我无法说清楚我彻骨的旷古忧伤来自何处,秦山岛石头的命运宛如人类的命运。它们使我想起秦时的子民,身不由己的石子类似于庶民煎熬的命运。是啊,合纵连横,秦灭六国。斩将坑兵,xx如麻。生灵涂炭,人如草芥。战争如围棋,人不就是棋子吗?在强权之下,黎民百姓哪个不是棋子?从先秦以降,战争连绵,世代更替,成王败寇。人类互相残杀,不择手段。仅秦汉而言,秦攻魏杀8万人,伐韩杀24万人,白起击赵杀42万人,战五国联军,伐韩击楚杀56万人,项羽坑杀秦降兵20万人。从战国到太平天国,中间几个大的战争:东汉之前的55年中,战死3859万人,忽必烈杀了1800万人,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民众死亡4000万人。太平天国起义前,中国人口4.3亿,战败后中国只有2.3亿,2亿人在“天国”里享受太平了。战争,不知道丧钟为谁而鸣,苦的只是黎民百姓。人,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甚至宇宙间的一滴水一口气,就足以致命。在战争面前,人们成了被摆布的棋子。躲不开的,是命运的执掌。

我有理由相信秦战场并没有结束,一直在秦山岛的海面上。这里每天都在演习一场浩大的战争,不是在陆地而是在海面之下。

一座夜的岛,动荡的岛,战争的岛,杀戮的岛。每个夜晚,岛上海涛如千军万马,动荡不息,恐怖惊心。所有的石头在夜色里狼奔豕突,浮沉飘摇,这座大秦的山岛啊。

即使这里的神话,也充满了血腥。《述异纪》云:“秦始皇作石桥于海上,欲过海观日出处。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辄鞭之,皆流血”。秦山神路,就是鞭石成桥之事。走在始皇鞭石而成的路上,至今我还能听到石头当年痛楚的嚎叫。我相信,石头具有灵性,万物具有某种感应。而如《江南通志》所言:"水底有神路,三十余里,阔数丈,由岸直抵山下,故老谓始皇筑。洪被浸激,迄今不圯,潮落可搴裳而涉也"。果真是“始皇筑”,那么该有多少民众葬身海底。莫非这里也有无数个孟姜女的冤魂?我则认为神路xx是一自然堆积体,物质便是秦山岛海蚀产物,这是潮水的杰作。因为黄海涨潮时,潮水被主岛辟开,由于秦山岛的东南走向,面向潮头的东峰又是岛体的{zd0}部分。每次涨潮,顺着潮水冲击的方向,岛体逐渐变小,而此前被山体分开潮水渐渐合拢,冲击力将海底的卵石和贝壳也向交汇处堆砌,日积月累,天长地久,这条砾石坝——神路就形成了。砾石坝的发育还阻拦了海州湾南部沿岸的泥质沉积物沿岸北上,造成以砾石坝与赣榆兴庄河口为界,南部沿岸为淤泥质海岸,北部为沙质海岸。沙滩上沙软潮平,海水洁净。往事越千年,《续汉书•郡国志》载:秦山“去岸百九十步,有秦始皇碑,长一丈八尺,广五尺,厚八尺三寸,一行十三字。潮水至加其上三丈,去则三尺见也”。《水经注》载其内容大体相同。此碑为宰相李斯大篆。开碑刻之先河。

单从形状上看,秦山岛很像一条卧在海洋里的庞大的虎头鲸,或者是一条巨型鲨鱼、鲶鱼。一座岛屿的杀气,从名字上上也可看出端倪。这里是秦东门,秦始皇所立,与咸阳东门、秦兵马佣在同一纬度线上:北纬34度30分。这是一条战争线,应该和韩国的西归浦日本的横须贺在同一条纬线上。当年徐福就是沿着这条线东渡的,东出国门莫非也寄托了秦帝国臣服全球的梦想?

秦山东首有三块海蚀岩柱耸立如巨人,其中两块尤为高峻,气宇轩昂,渔民称为“三大将军”。如今两个将军都已被海浪啃倒了,剩下的一个将军也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倾坍。

这是一座无法解放的岛屿。虽然不见海天浴血残酷激烈,但从中人们似乎能见到陆战的烟尘漫卷、刀光血影,又可领略海战的浪潮翻滚、风雷激荡。一座秦山岛似乎让我看到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局部战争,或者一场席卷寰宇的大战浩劫。

若只从欣赏的角度说,铺满神路的石子不论高矮、大小、黑白,几乎都像筛选的一样整齐、圆滑、排列有序。有不尽的美,白的、红的、蓝的……如花似朵,形如碧玉,亮如水晶,不逊于南京的“雨花石”,滑溜溜特别惹人喜爱。每一块鹅卵石都令人心动,有着各种各样的纹理。有洁白的莹石、染红的鸡血石、青艳的石英绿,还有橙黄、黑灰、紫蓝等等,组成了一条五彩的神路。只是在我看来,这种被蹂躏被切磋被变形的美丽,代价实在高昂。

有一句歌词很深刻:“像石头一样孤独”。有点悲伤,令人共鸣,跟一场壮烈的死去差不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斯大林格勒,英勇的苏联人用身体挡住了德国坦克疯狂的进攻,保住了家园。后人为了纪念先烈,找来了世界上最坚硬的石头树立纪念碑。但让他们为难的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铭文来表达对先烈的纪念。{zh1}人们在石头刻下了一句话:“愿这石头能够像人一样的坚强!”据说这句话刻在苏联玛玛耶夫冈上的雕塑——祖国 母亲 之上。

从秦山岛归来,我想说的是,“愿人类能够像石头一样坚强!”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山岛仍在,只是没有了秦始皇,没有了大将军。

将来,也没有秦山岛,只有一条卵石铺成的神路。

郑重声明:资讯 【一座岛屿的战争-避雨之树-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