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稻谷成就了一位亿万富翁。 如今什么样的故事都有可能上演,这样的xx依然让人难以置信。传统稻米加工业低廉的附加值曾经让许多投资者败下阵来,一个白手起家的农家汉子凭什么可以脱颖而出?2010年4月26日,带着探究的目光,记者走进了“万福生科”生产基地。 车进桃源县陬市镇,一路南行,不远处一排淡蓝色屋顶的巨大厂房在雨后的晴空里格外抢眼,一座高耸的烟囱里飘散着淡淡的乳白色轻烟,厂区东南角一片被绿篱、鲜花和鱼塘环绕、有着暗绿色琉璃瓦屋顶的低矮建筑群与高大的库房相映成趣,谁也想不到这儿是5000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场。走遍了占地300多亩的厂区,记者没看到办公楼,公司常务副老总余兴华和一帮企业高管挤在一座2层楼的简易工棚内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脸坦然地告诉记者,这里办公的条件算是{zh0}的了,董事长龚永福和财务、销售人员一直都是在租赁的两处简陋民房里办公。资产近5亿、猪场都建得那么漂亮的“万福生科”,董事长竟然租用民房办公? 走到成品车间门口,洁净的水泥地上撒落了一些零星大米,随行一位身形高大的公司副老总快步走向角落,扛回扫把弯腰就扫,一位着蓝色工装的过路员工跑过来蹲下去用自己的工作服轻轻地把米包起来重新送去了大米筛选车间。拥有20多栋巨大粮仓、稻米堆积如山的“万福生科”,员工对几粒掉到地上的大米还会如此稀罕如此珍爱? 终于在忙碌的生产车间里见到了龚永福。一件洗得有些泛白的黑夹克,一双很有些皱褶的黑皮鞋,敦实的身影,憨厚的笑容,话语很少,微皱着眉头像是在沉思,目光似乎一直停留在前方某一个点上,平淡朴实得如同他身后巨大仓储里的一粒稻谷,这就是那个传说中身价早已就过亿的富翁? 接下来的午餐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亿万富翁的与众不同:小气。招待一大帮新闻采访团成员的午餐就在公司食堂,菜谱是在企业高管工作餐的基础上加2个火锅:一大锅清水排骨炖玉米,一小锅魔芋豆腐炖牛肉。一位年轻的记者笑言这是最寒酸的招待午宴。而员工们说起龚永福的小气来更是如数家珍:员工食堂4元一份的盒饭,龚永福和妻子都是常客;厂区内看到一颗螺丝钉一段废铁丝,他都会捡起来送回库房还要批评有关人员;一辆二手“普桑”坐了快十年也舍不得换;企业初创时去广东卖米,裹着彩条布夜宿桥洞,宁肯被蚊虫叮咬也不舍得花几十块钱住旅社,如今出差也还是住廉价宾馆;去四川、安徽收购稻谷时,守着几麻袋钞票喝冷水啃冷馒头是常事。“先生产,后生活。挥霍浪费的人干不成大事。”这是龚永福的口头禅。 |
小气的龚永福也有“挥霍”的时候,而且“挥霍”起来让人胆战心惊。1995年他看到了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商机,不顾亲友的强烈反对,丢掉县粮食局的“铁饭碗”辞职下海,邀集20几个复原转业的战友和下岗职工,办起了年加工50吨大米的陬市米厂。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在广东卖米的过程中发现有小石子的大米不好卖,打听到湖北有大米筛选设备,龚永福立即东拼西凑了200多万元买回设备,在1995年年底就新上了大米筛选生产线,精美无杂质的“常德大米”一下子稳占了广东市场,一斤大米卖价高于市场价5分钱却仍然供不应求。 “嘿嘿!我一年就把200万元的成本赚回来了!”回想起15年前的那次投资,今年51岁的龚永福依旧笑出了声。让他感到遗憾的是,当年那200万元的巨额“挥霍”一是吓跑了和自己一起办厂创业的亲弟弟,二是新设备产生了大量只能够廉价外卖的节米,100吨大米约产生30吨节米。“我是农民的儿子,把粮食看得比命还重。小时候吃不饱饭的经历现在都忘不了。看到那么金贵的粮食被那么便宜的卖掉,心里不好受。我想把每一粒稻谷榨干用尽,这样我才对得起粮食、对得住良心。” 为了一个“榨干用尽每一粒粮食”的梦想,龚永福开始了更大手笔的“挥霍”。2007年年底,听说河南一家企业购置了近2000万元的设备从稻米中提取结晶葡萄糖,由于产品开发失败,设备闲置。龚永福带上几位企业高管直赴河南,征求随行技术人员的意见后,出手1000多万元买下设备,赶在2008年冰灾前夕运回常德,紧接着又花重金从西安、上海请来专家赶紧研发生产技术,做到了当年研发当年投产,该项生产技术成为“万福生科”的又一项专利。他说:“搞企业,就要敢想敢干,要不断创新。如果安于现状,就会被淘汰。” 不安于现状的龚永福琢磨起循环经济源于一个偶然事件。数年前的{yt},附近数百村民聚集在厂区门口,投诉公司的烟尘污染了生活环境、公司取水的深井害得各家的浅水井都没水可用。面对众位父老乡亲,这位1979年上战场穿越过枪林弹雨、落下八级伤残、荣立过二等功的转业军人心虚了。他说:“办企业就是要造福社会。如果有害于环境有害于百姓,我良心不安。”处理好这件事后,龚永福立即着手设备与技术的又一次升级改造,而就是这一次看似无心插柳的环保技术升级恰到好处的回应了他“榨干用尽每一粒稻谷”的理念。近5年间投入自有资金近亿元,不仅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是:一粒稻谷变出了14种产品!大米口服结晶葡萄糖、麦芽糊精、高麦芽糖浆、大米蛋白粉、米糠油等等,稻壳被输送到高炉燃烧转化为电能,稻壳灰变成活性炭和白炭黑,米糠还可生产谷芽素、植酸钙等多种工业或医药产品;废水、废渣无害化处理后实行沼气发电、沼液喂鱼、沼渣制肥,年发电量70万千瓦。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值与农产品产值比为3:1,而“万福生科”达到了4:1。公司独创的“稻谷加工循环经济模式”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际同行业空白,被杂交水稻之父xxx院士称赞为:“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同步研发的又一项填补国际同行业空白的稻米提取医用葡萄糖技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专家预计该技术市值500亿元。 只有初中文化的龚永福xx般地xx着一支高学历精英团队,17名高管全部来自上市公司或大企业,42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中有5名博士。麦芽糖厂厂长李玉强是龚永福三顾茅庐从一家上市公司挖来的,北方人,在南方生活不习惯,龚永福派专人照顾初来乍到的李玉强的生活起居。李玉强说在“万福生科”工作这么多年,收获更多的是成就感和不断创新的快乐享受,这对于一名职业企业经理人来说是一种幸福与幸运。采访中,记者xx了一个谜题: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龚永福突然间从公司神秘失踪一周,他干嘛去了?没人猜到正确答案。龚永福请回了2名“三鹿”的高级市场销售管理人员!每周四晚6时30分到8时30分,公司都会请来专家,对600多员工免费进行轮流培训,让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龚永福自诩自己是一个幸运儿,硬是把一粒稻谷炼成了金子,赢得了亿万财富。他的“幸运”是因为这支团队让他每一次的创新冒险都具备了理性的思考与科技的支撑。 发达了的龚永福对农民兄弟可不小气。公司建立起绿色稻谷生产基地12万亩,发展订单农业53000户,带动桃源及其附近五六个县市的粮食生产,实行高于市场价保底收购,在收购原粮上每年贴补农民数百万元。今年1月24日,龚永福来到北京,作为“2009年度建设新农村复退军人全国十杰”的代表人物,在人民大会堂登台发言。 去年底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今年底拟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龚永福计划要在长江流域和东南亚稻米主产区复制“稻谷加工循环经济模式”。一粒稻谷的xx还在继续,我们拭目以待。 |
|
“先生产,后生活。挥霍浪费干不成大事。”简简单单的话语里,蕴含的是一个农家汉子朴实、克己、勤俭的美德。这也是中外创大业者共有的品格。比尔·盖茨一贯简陋的工作午餐,李嘉诚一以贯之的简朴生活,都让我们看到了节俭品格与习惯的熠熠神采。而艰苦朴素、勤俭持家不是我们民族一直都在延续的文化传承吗? 龚永福不是捂着钱袋子舍不得花的守财奴,为开发新产品购买新设备,为引进各类人才,为实践循环经济模式,他每一次都出手不凡,数千万元自有资金那可都是自己艰难创业赚来的辛苦钱,一次次扔出去能够那样果敢决然,这样的大气与胆识不是吝啬鬼们能做到的。其实,正是他日常生活中的“小气”为他集聚起了大手笔投资创新的能量。这样的智慧与胆识方能成就大业。 当然,时代在发展,鼓励消费与鼓励创造同样重要。我们并不提倡人人都像龚永福一样吃盒饭睡桥洞啃冷馒头,追求健康幸福的生活是我们创新发展的目标与原动力。但是,健康幸福生活的前提是我们要保护环境、低碳生活,在生产与生活中尽可能少的消耗有限的资源。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龚永福的“小气”依旧有他积极的时代意义。 |
|
在一个锦衣玉食的人看来,它不值一提;而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它却是生命的记忆,甚至是天下粮仓的起源。 在我们生活日益后现代化的今天,却还有一个人对泥土中缓缓生长的稻谷,怀着深沉的热爱和崇拜,倾注他大半生心血,用30年的时间,打造出一个“稻谷王国”。 “杂交水稻之父”xxx对他说:“我仅仅找到了让稻谷高产的种子,你却开辟了一条提高稻谷价值的路子。” 他是谁?一个个子不高、不善言辞的中年男子——龚永福,目前的身份是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要读懂龚永福,就从金灿灿的稻谷和他关于稻谷的价值观说起。 价值观一:
1∶1 “小时候{zd0}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1959年出生于桃源县枫树乡的龚永福,1岁多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着祖父母长大的他坦言,对稻谷超常的感情源于儿时的饥饿。上世纪60年代前后,正是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食不裹腹的感觉深深地刻进龚永福的记忆。15岁时本着“能吃饱饭”的单纯愿望,他立志去当兵,“非去不可!跟着xx赶了4年,死乞白赖,19岁那年才如愿以偿。”在xx期间,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胸椎受伤。1980年,八级伤残军人龚永福转业回乡,成为桃源县陬市粮站一位保管员。3年xx历练,成就了他性格中的独立和倔强。 xx后,国家出台新的惠农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连续多年全国粮食丰产,1984年全国性“卖粮难”导致谷贱伤农,常德作为产粮大市首当其冲。1985年,国家部分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经营,陬市粮站在市城区开了一家经营部,允许私人承包经营,但两任承包人都是血本无归,第3年,龚永福接任,他从农民手里大量收粮,再批发到缺粮地区,一年赚了50万元,这在今天仍是个xx。 可这次“粮食生意”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难,由于当时粮食市场和国家政策不稳,1987年国家突然强调私人不能搞粮食批发业务,龚永福被工商部门列为常德地区“{zd0}的投机倒把商”,在配合调查期间,他冒着风险按约收购了几户农民亟待出售的余粮。3年后他被洗清罪名,后来《刑法》正式取消“投机倒把罪”,“投机倒把”成为历史名词。 龚永福与稻谷的情感和缘分经过这次检验,得到了{zh0}的验证。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全面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经营,“无罪一身轻”的龚永福坐不住了。“看着那满仓满仓堆得像小山似的粮食卖不出去,霉变腐烂,心疼死了!”1992年,一个流火如金的6月,他租来7辆大卡车拖着近百吨的大米南下,机会确实青睐勇敢者,他“邂逅”了准备开市的广东粮油批发市场,百吨大米一周内全部卖光。 如今,龚永福的xxxx商标“陬福”牌大米仍是以远销为主,上演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好戏。 价值观二:
1∶4 1995年,粮食系统开始实行下岗分流,一部分职工被迫自谋出路,龚永福伤残军人的特殊身份可以保住岗位,但他决定“出走”,在桃源县陬市镇一个叫桂花村的地方创办了日加工50吨的万福大米厂。与别人小打小闹的大米厂不同,在广东卖米时,他发现人家的米没小石子,价格高还好卖,龚永福立即东拼西凑了200多万元新上了大米筛选生产线。这次风险投入“吓跑”了跟自己一起创业的弟弟,“200万要卖多少米才收得回啊?” 改造后,一公斤大米价格提高了一毛钱,一年就收回了成本。但随着大米厂的规模扩大,每天产生了30多吨碎米,一年下来上万吨。这么金贵的粮食只能用作猪饲料,当年饱受饥饿的龚永福觉得太可惜。后来他发现桃源县有家企业利用碎米生产食品甜味剂高麦芽糖浆,每天等货的车在厂外排长队。看着自己仓库里源源不断的碎米,他跑了一趟山东,很快投资800万元建成了一条日产50吨的高麦芽糖浆生产线。这是龚永福在大米深加工方面的“小试牛刀”,首战告捷。 可高麦芽糖浆的销售有季节性,每年有几个月淡季,得开发多样性产品。2007年年底,他上网时偶然得知,河南一家企业购置了近2000万元的设备从稻米中提取结晶葡萄糖,由于产品开发失败,设备闲置。龚永福带上几位企业高管直赴河南,出手1000多万元买下设备。这次,周围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在此之前,国内只有从玉米中提取结晶葡萄糖的成功先例,一个偏居桃源乡镇的小企业,一无技术,二无市场,凭什么搞? “打仗都没打死,还能怕什么!”关键时候,龚永福总说这句话,他一边马不停蹄将设备运回常德,一边花重金从西安、上海请来专家,加上厂里的技术人员,半年时间,奇迹般拿下项目。如今,年产1.5万吨的结晶葡萄糖生产线成为“万福生科”一条强有力的生命线。 碎米解决了,米糠、谷壳等副产物还是“成了灾”,陬市街上能用的仓库都用光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一种环保节能有机循环农业系统”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采访中,记者仔细参观了这个具有“龚氏风格”的年转化稻谷30万吨的有机循环农业系统,算是解密了“将一粒稻谷榨干用尽”这句话。在这个系统里,碎米用于制糖,油糠提炼米糠油,米糠养猪,谷壳用于锅炉燃料,燃烧残留可提取活性炭,锅炉产生的蒸汽用于糖、米、油生产线,蒸汽余热清洗离交、养殖场采暖,废水、废渣、猪粪收集建成沼气池,沼气用来发电,沼液养鱼,沼渣用作农田肥料,{zh1}实现“零排放”。xxx院士亲临参观后,称赞龚永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产后加工值比为1∶3,龚永福的“稻谷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模式则将其提高到了1∶4,“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价值观三:
1∶N “我还不能定义一粒稻谷的价值!”龚永福没有满足,他率领着他的团队,尽力挖掘着每粒稻米的潜能。 作为国内外xx稻米深加工高效循环技术的领头企业,“万福生科”拥有各类专利16项,其中一项名为“稻米淀粉糖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的成果能将一粒普通的稻谷变成14种产品,以xxx为组长的国内10位食品行业{dj0}专家鉴定后称“淀粉糖系列产品达国际{lx1}水平,稻米结晶葡萄糖技术达{sjlx}水平”。目前,“万福生科”正与高校共同研发大米医用葡萄糖技术,已取得初步成果。专家预计,该项目投产后,可填补国际同行空白,至少增加产值500亿元。 我省的稻谷产量常年稳居全国{dy},而常德又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全市水稻年产量60亿斤左右,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我市由产粮大市向粮食加工、流通大市乃至粮食强市转变的重要措施。按保守推算,如果“万福”模式在湖南充分利用,湖南省年稻谷加工值至少可达千亿元,而将其放眼到整个南方甚至全国稻谷产区,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在这些意义上,谁又能简单定义一粒稻谷的价值呢?
亿万富翁龚永福的生活节俭得近乎“抠门”,一辆“普桑”快散架了还舍不得换,吃得最多的是员工食堂的盒饭。“我是农民,有饭吃有车开有房住已经很满足了!”龚永福身边的人经常听他说这话。在他的公司600多名员工中,有150多名是退伍军人,下岗工人300多名。他投资最“大方”,2009年,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革,从“湖南湘鲁万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更名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 “我希望3到5年内,我在全国或者东南亚的稻米主产区复制几家同样的企业,造福更多的人。”采访中,龚永福在车间随意抓起一把刚刚脱壳的大米,眼里流露出无限憧憬的激情。 |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