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语文中考之说明文阅读训练题_雨中雄鹰_新浪博客

2010年语文中考之说明文阅读

绿色技术(16分)

①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

②{zx0}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

③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来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噪音。

④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长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1分)它有哪些特征?(2分)

答:                                                                            

2、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2分)

“绿色食品”就是:                                                             

                                                                                 

3、文段②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4、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                                                                          

                                                                                

5、(1)“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2)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3分);

答:                                                                       

气温变化的利与弊( 14 分)

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 ,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 ℃ ,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 的评价是:气温上升l℃ ,经济效益也跟看上升;气温下降1 ℃ ,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 ,全球产值就减少70 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 ℃ ,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 年代平均气温下降l℃ 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 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欠收,损失约22 亿美元;水稻65 %的地区损失9.56 亿美元。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升降1 ℃ ,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 ,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变化一个熟级,每变化一个熟级,产童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 ℃ ,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xx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 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优。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zx1}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 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 ℃至4℃ .如此下去,人类总有{yt}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 厘米到16 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 %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统计分析:每天气温升高1℃ ,犯罪率上升15 % ,气温达到37℃ 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xx.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6、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                     
    7、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8、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其中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3分)
到2030 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 厘米到16 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

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9、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和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4分)

                                                                    

10、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3分)

                                                                       

酸碱食品与健康(8分)

①如果测定人体的血液,就会发现它永远是中性偏一点碱。可是人类每天吃的食品以酸味为多,碱味食品却几乎没有,为什么人体环境反而是偏碱的呢?
    ②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于柠檬酸。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③如果分析肉类在人体内的代谢,就会发现它与柠檬的情况正好相反。肉类富含磷、硫等非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酸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形成酸根离子,从而让身体偏向酸性。所以,肉类都是“酸性食品”,尽管它们吃起来一点酸味也没有。
    ④总的来说,鱼、肉、蛋、海鲜、精米白面以及碳酸饮料都是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薯类、豆类以及茶叶都属于碱性食品。
    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肾可以调节离子的排出比例,肺也可以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量。此外,人体还有一个巨大的碱性元素备用库——那便是骨骼。如果成酸元素过多,难以靠缓冲机制来调整,身体就会从骨骼中动用钙、镁等成碱元素来中和酸性元素,维持体液正常的酸碱度。

⑥然而,人体的调节机制虽然精密而有效,却总有一个能力的限度。如果成酸元素过多,超出了人体调节的能力限度,就容易引起人体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
    ⑦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问题是酸性食品摄取过多。长期如此,便会过多消耗骨骼中的钙库存,引起钙的加速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龋齿和近视。如果长期处于酸碱食物失调的状况,形成“酸性体质”,还会使人类抵抗力降低,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告诉了我们酸碱食品与健康有什么关系?(2分)

                                                                                

12、阅读文章②③段,给“碱性食品”或“酸性食品”下一个定义。(2分)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选一词作答即可)(2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能力来维持自身的酸碱平衡。体液中的碳酸盐系统具有强大

的缓冲能力,蛋白质等分子也有一定酸碱调节能力。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课文,给现代人在饮食习惯方面提一些良好的建议。(注意说明

理由,不超过50字)(2分)

近年来,一些健康的饮食传统被抛弃:人们不喝茶水,而是改喝可乐;不吃薯类和豆类,

却总是吃精米和白面;很少吃绿叶蔬菜,却吃很多的鱼肉海鲜。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语文中考之说明文阅读训练题_雨中雄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