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城》在我家抽屉里放了几年,封都没拆开。昨天偶然看了一眼,哎呦呦大惊。说台湾人聪明吧,果然,我拍案叫绝的《锰岬》的前几个段落,怎么那么像《无主之城》。霍霍,看得我眼珠子要掉下来。那惊险,都是沈从文式的不动声色。手起枪响,横尸遍街。你所固有的爱恨,在这里全得到消解。你恨贩毒,可连放风筝的小孩都是探子时,你如何只单纯地说出一个恨字。是谁,造成了这扭曲的的一切。此电影,牛X。
前日带孩子去电影院看《鲜花》,统共不到十人,孩子不断发问:为什么叔叔跑掉了,为什么阿姨生气了,为什么他们追来追去,引得观众爆笑不止。5岁小儿,能耐着性子看完《鲜花》,可见电影并不是不好看。说真的,《鲜花》比新疆之前的电影,画面美,对白顺,是上了一个台阶。但是,《鲜花》的致命之处仍在于故事之老套得简直无法自我说服。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剥下民族风情的面纱,深入到人物命运的内心深处?一个离不开妈妈的理由,就断送了姑娘的爱情?一个没来由的车祸,就让姑娘变成寡妇?整部电影,居然没有转场的风暴(最能表现哈萨克人的精神所在)?居然出现了两次葬礼镜头(犯大忌之写法)?看到那些擀毡、晒酸奶子的场景,我不断想到苔丝挤牛奶。如果艺术品忽略了最该重视的思想性,其余一切,都变得不堪一击。苔丝也劳动,也恋爱,然,苔丝的命运多么撼动人心。鲜花啊鲜花,你并未撼动人心——我花了15元钞票给你,为什么,你令我怅然若失。如果说,那毡房顶上的星空、木屋上的冰柱、白雪上的马车等绝美镜头撑起了《鲜花》,结尾处曾经的恋人给孩子起名叫鲜花,显得多么虚弱,多么无力,将这部电影一下沦入深渊。
我愿意再看一遍、两遍、三遍《鲜花》,因为那毡房,那冬不拉,那里面的人物是我所热爱。但我并不认为,这就是我所期待的新疆电影。如果仅从美来考察,《鲜花》做到了。但从好来考察,有相当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