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 潘启明的博客室- panqiming - 和讯博客
芋头 [原创 2010-05-13 06:48:00]   
 

  【学 名】 Colocasia esculenta (L.) Schoot

  【科 属】 天南星科、芋属




 

  【别 名】青芋,蹲鸱(《史记》),芋魁(《汉书》),芋根(《汉书》颜师古注),土芝(《别录》),芋奶(《种芋法》、《中国医学大辞典》)。

  多年生天南星科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dy}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




 

  母芋口味不好,通常食用当年生子芋。




 

  芋头大约有100多种不同种类;有些为椭圆形类似甘薯,而其它大多为圆形。芋头与其它块茎植物比起来较少奇怪的形状。芋头可以长到5尺高而且有宽大的叶子;嫩芽在沸水烫过之后是可以食用的。不过叶子及嫩芽在市场的用途较少。而块茎部分呈深褐色,外皮是环状的且相当粗糙,上面还有毛。果肉有白色、米白色及紫灰色,有的还有粉红色或褐色的纹理。




 

  【品种】

  芋头的主要品种有:红芋(又称红芽芋)、白芋(又称白芽芋)、九头芋(狗爪芋)、香芋、槟榔芋(广西称之为荔浦芋)等。红芋因发出来的芽带红色而得名,切开来其断面颜色与口味和白芋没有明显区别。




 

  红芋:株高90-10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淡紫色。母芋较大,近圆形,每株子芋7-10个,子芋肥大,皮厚,褐色,肉白色,芽鲜红色,单株产量0.85-1公斤。含淀粉较多,品质优。鲜芋食用,也可干制。中熟。生长期210-240天,种植期2-3月,9-10月采收,亩产1500-1700公斤。




 

  白芋:发芽为白色,叶柄为绿色,其它形态基本同红芋。




 

  白芋与红芋的芋头因其不易煮烂而很少被人直接食用,一般是将其捣烂制成芋馃等熟制品。而人们直接食用的则是发生{dy}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的“子芋”,这就是人们在超市里常见的约鸡蛋大小的芋子了。

  九头芋:株高80-9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绿色。母芋与子芋丛生,子芋稍多,球茎倒卵形,褐色,肉白色。单株产量1.5公斤,肉质滑,味淡。蔬食和晒干作药用。晚熟,生长期270-300天。种植期2-3月,11-12月采收,亩产2500-3000公斤。九头芋的口味略优于白芋、红芋。




 

  香芋:又叫槟榔芋,株高80-150厘米。叶片阔卵形,叶柄从下至上由绿逐渐过渡为咖啡红,直至叶芯。球茎长椭圆形,深褐色,肉白色,有咖啡色斑纹。母芋大,子芋长卵形,直径3-5厘米,长度可达20厘米,福州地区俗称芋柄。香芋头每株子芋6-10个。单株产量2.5-3公斤。淀粉含量高,香味浓,故名香芋。耐湿性较其他品种差,耐贮性较好。晚熟,生长期240-280天。种植期2-3月,11月至翌年1月收获,亩产3000公斤左右。




 

  香芋是芋头中的上上品,其芋头可以直接食用。




 

  香芋的食法很多,水煮、粉蒸、油炸、烧烤、炒食、磨碎后炖食等。




 

  香芋的辨别可查看叶片中央与叶柄连接点的颜色,若为咖啡红,那么就是香芋了。




 

  【性能】味甘、辛,性平。有小毒。能益脾胃,消瘰散结。




 

  【参考】含蛋白质、淀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C,皂甙等成分。




 

  【用途】用于中气不足,虚弱乏力;瘰疬结核。

  【用法】煎汤,煮食,或作丸、散。



  【主要用途】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可熟食、干制或制粉。由于芋头的淀粉颗粒小,仅为马铃薯淀粉的十分之一,其消化率可达98.8﹪,在芋头加工方面可制成芋粉及芋泥馅以延长保存。

  芋头也可作为观赏植物类似蔓绿绒及万年青。




 

  【食用建议】

  1.芋头含有难消化的淀粉质和草酸钙结晶体,然而草酸钙具有苦味且会使皮肤过敏,但经过烹煮后就会消失。在烹煮时果肉会变成灰色或淡紫色。

  2. 芋头去皮妙法:将带皮的芋头装进小口袋里(只装半袋)用手抓住袋口,将袋子在水泥地上摔几下,再把芋头倒出,便可以发现芋头皮全脱下了。芋头含有较多的淀粉,一次吃得过多会导致腹胀;

  3. 生芋有小毒,食时必须熟透;生芋汁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可用姜汁擦拭以解之。




 

  【营养分析】

  1. 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

  2. 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又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xx的作用;

  3. 芋艿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故中医认为芋艿能xx,对人体的痈肿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来防治肿瘤及淋巴结核等病症;

  4. 芋艿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

  5. 芋艿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故中医认为芋艿可补中xx。




  【烹饪指导】

  1. 芋头既可作为主食蒸熟蘸糖食用,又可用来制作菜肴、点心,因此是人们喜爱的根茎类食品;

  2. 芋头烹调时一定要烹熟,否则其中的黏液会刺激咽喉;

  3. 芋头的黏液中含有一种复杂的化合物,遇热能被分解,这种物质对机体有xx作用,但对皮肤黏膜有强的刺激,因此在剥洗芋头时,手部皮肤会发痒,在火上烤一烤就可缓解,所以剥洗芋头时{zh0}戴上手套。




 

  【食疗作用】

  芋头性甘辛、性平、有小毒,归肠、胃经;

  具有益胃、宽肠、通便、xx、补中益肝肾、消肿止痛、益胃健脾、散结、调节中气、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

  主治肿块、痰核、瘰疬、xx等病症。




 

  【宜忌】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

  2. 对于有痰、敏性体质(荨麻疹、湿疹、xx、过敏性鼻炎)者、小儿食滞、胃纳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同时食滞胃痛、肠胃湿热者忌食。

  3. 芋头忌与香蕉同食。

  4. 生芋头有毒,味辛麻口,不可服食,只可作药,入丸、散。

  4. 芋子,人多喜食之,但“多食难克化,滞气困脾”(《本草衍义》),故需留意。




 

  【附方】

  1. 芋艿粥:干芋子100g,研末(或鲜芋子200g,切小块),同适量粳米煮粥食。

  源于《岭南采药录》。本方主要取芋子散结消瘰之功,原书谓“能治小儿连珠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现代可用于淋巴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

  2. 芋艿丸:芋子(大者),适量,切片晒干,研细末,用海蜇、荸荠煎汤泛丸。每次9g,温开水送服。

  源于《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含上述三者的功效,化痰散结、消瘰疬的疗效较好。用于瘰疬已溃或未溃。

  3. 鲜鱼芋艿羹:鲜宇子250g,鲫鱼或鳢鱼500g。加水与芋子同煮至烂熟,放胡椒、猪脂、食盐调味食。

  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芋子能益脾胃,得此二鱼,则调中补虚,xx之力尤强。用于脾胃虚弱,虚劳乏力。

郑重声明:资讯 【芋头- 潘启明的博客室- panqiming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