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甘肃靖远县国税局,在煤炭产量监控系统中心,看到几台计算机正在运行,屏幕上显示着“矿井编号、矿井名称、矿重、(公斤)、过车时间及矿车类型”等各项监控指标,几个税务干部正在电脑前注视着这些实时数据。白银市国税局副局长管振安告诉记者:除了靖远县,景泰县和平川区还有两个监控中心,共监控着全市71户煤矿的150多个井口。自监控系统上线以来,来自煤炭行业的税收连连攀升: 10月份640万元,11月为83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1%和205%。 白银市国税局为了加强煤炭企业的税源管理,曾先后采用电费成本模型、工资成本模型、火工成本模型和矿产资源费模型等多种测量法来评估煤炭企业的应纳税额。然而由于生产经营情况复杂,地质资源环境不一,生产资料消耗不同等原因,这些测量方法都收效甚微,煤矿税收难以大幅提高。 如何真正掌控全市煤炭行业的税收收入?白银市国税局充分借鉴其他省份在煤炭行业税收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经过周密调查和严格论证,最终将加强中小型煤炭企业税收管理的目光聚焦在准确监控煤炭产量上。他们决定给每个煤矿安装一双洞察秋毫的“电子眼”,实时监控其生产情况,实现以产定销、以销控税,最终牵住煤炭行业税收征管的牛鼻子。 政府大力支持出资安装监控系统 “电子眼”——煤炭产量监控系统的好处非常多,可是安装的费用由谁来负担?市国税局提出了三个方案:其一,由煤矿企业负担;其二,由税务机关负担;其三,寻求政府支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前两项均被否决。{zh1}他们将寻求支持的目光投向了政府。因为政府出面,一来可以解决资金问题,二来此项工程牵涉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提请政府出面,各方面的阻力会小些。 为此,市国税领导多次向市委市政府进行汇报,他们为政府算了这样一笔账:全市中小型煤矿每年因监控不力,管理手段滞后而造成的税款流失可能超过千万,而安装产量监控系统的花费只有几百万,根据外省市已安装监控系统的效果来看,基本都能实现申报产量大幅增长,财政收入翻倍。这样的投入,在一年之内xx可以收回。并且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地方税费规范征收和煤炭企业健全会计核算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市上多次召开常务会议,对国税局建议进行认真研究最终给予以充分肯定。市委袁书记做出重要指示:“推行煤炭产量监控系统是构建‘数字白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科学化手段管理煤炭资源的有效方式,对于促进煤炭安全生产、保证相关税费及时足额征收和规范煤炭企业内部核算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要全力支持国税局牵头开展此项工作,资金的问题由市财政解决。”市政府吴市长夜在一次常务会上说:“全市煤炭产量监控系统推行工作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市上财政再困难,也要为国税局推行煤炭产量监控系统前期工程挤出300万专项资金。”这样,300万元启动资金正式到位,之后,市财政再次追加专项资金230万元,并承诺设备安装后每年几十万的售后服务费用和数据传输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 制定安装符合自己的监控系统 市上派遣国税、财政、地税、质检和移动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考察组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对比中他们发现目前各地安装的煤炭产量监控系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矿井口只装称重设备,不安装视频设备,监控中心只接收称重数据。这种方式投资小、难度低、维护费用少,但发生争议缺少有力证据;另一种是矿井口安装称重设备和视频设备,监控中心通过光纤接收称重数据和视频信息。效果直观、能监控每辆矿车过秤情况,证据有说服力。但投资成本大、运行维护费用高。能不能找出第三种方式,花最少的钱办{zd0}的事?国税局会同移动公司、设备生产厂家等多家单位紧急会商,研究制定出第三种方案:在矿井端安装称重设备和视频设备,监控中心通过GPRS无线接收称重数据和过秤时的抓拍图片,遇到人为破坏时转换为视频摄像,这种方式投资相对较小、运行成本较低,图片传输清晰,而且可捕捉到煤炭xx时的证据,比较符合白银实际。 记者在靖远县看到的就是第三种煤炭产量监控系统:在煤矿出煤的轨道上安装称重传感器和红外线防搭桥xx装置,并在其上方安装视频摄像头,由称重系统对提升的每一矿车载煤重量进行准确计量,同时,视频摄像系统对每一矿车抓拍图片,然后通过GPRS无线网络将各类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监控中心可以清楚的查看到每一煤矿每一井口提升的每一矿车的装载情况和具体时间,并能够实现多种模式的查询统计功能。 这种符合实际的监控系统还真管用。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了这样一件事: 11月11日下午6点,靖远县国税局监控中心有一台监控器突然传来报警信息,在接下来的12个小时里,系统一直提示“控制器异常/人位破坏”,这让监控人员很怀疑。一般情况下,矿井轨道维修时采取“搭桥”办法,短时间内就可恢复正常,而系统对这个矿井却连续12个小时提示报警信息,这说明一定有问题。 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又有几个矿井提示同样的报警信息。“有人搞恶意破坏!”分局人员立刻作出{dy}反应。但是因为系统遭破坏无法正常传输现场图片,一时找不到证据。随即,监控人员将现场监控装置调整为视频摄像,大屏幕上的情形让人大吃一惊:原来煤矿井口几个工人正在称重装置上架桥,随后一车车煤炭跨桥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称重数据。监控人员立即对这一情况进行全程录像。当几位煤矿主被“请”到监控中心,面对录像,他们惭愧地惊叹:“原以为搞点小破坏想少缴一些税,可没想到监控系统如此厉害,真是名副其实的“千里眼”,这回是真服了!以后我们保证照章生产经营,依法缴纳税费。” “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每个井口的出煤情况” 如今,在各县(区)的监控中心里,多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正通过煤炭产量监控系统实时地将抓拍图片和称重数据传输到大屏幕上。它们“睁大眼睛”,将当地每一个煤矿的每一个井口作业现场尽收眼底,提升出来的每一个矿车,不论装的是滚滚乌金,还是煤矸石;不论是工人,抑或是空车,何时出井,重量多少,都掌握的十分清楚。工作人员鼠标轻点,各煤矿出煤产量统计数据一览无余。 “我们分局管理的几户煤炭企业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原来往返一趟需要花上半天时间。遇到雨雪天气车辆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税务干部只能下到泥水里推车,甚至有时要冒着一定的危险。现在好了,我们坐在监控中心足不出户尽可以将每一个矿井的出煤情况掌握的清清楚楚”,景泰县国税局草窝滩分局的沈雁林高新兴地告诉记者。 “我县所有煤矿去年平均每月申报产量3万多吨,{zg}不超过4万吨,监控系统上线的当月,煤炭产量就达到85000多吨,为我们开展纳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靖远县国税局北滩分局局长仲维民看着监控数据激动地说。当月靖远县各煤矿入库增值税258万元,比上线前增长158%。 一位煤管局的领导说:“以前发生煤炭安全事故后,对全市的地方煤矿实行了停产整改,在停产整改过程中,有的煤矿发现检查人员一来,立即停产,检查人员一走,又私自组织生产,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安装了监控系统后,实现了无人值守的监控,煤矿一旦生产出煤,产量信息便及时发送到服务器,杜绝了煤矿主的侥幸心理。” 白银市国税局局长郑天敏告诉记者:有了煤炭产量监控系统这一“千里眼”,不但堵塞了征管漏洞,促进了税收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对于煤矿主来说,也规范了他们的会计核算,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据预测,因产量监控系统的推行,全市每年可为国家增加税收4000多万元,各项费用的征收也将更加趋于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