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退变性腰椎外科的快速发展

摘要:30年来,退变性腰椎外科有了快速发展,成果层出不穷。腰椎间盘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变化,生理性椎间盘退变,生物力学性能降低,但无疼痛。外伤、劳损和环境因素,可引起椎间盘退变加速,引起形态、功能和容积的改变,出现结构紊乱,甚至纤维环撕裂,产生疼痛[1]。Crock[2](1970)首先将此种腰痛称之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al low back pain),相继,国内也对此进行大量研究,改变了以往认为髓核、软骨板和纤维环深层没有神经支配的观点。尽管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统一,但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确立,是对腰痛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外科

  CT或MRI扫描,使椎间盘及其相邻结构有了更完整、清晰的影像,可早期发现其病理改变,但26.9%~36.3%的无症状者显示有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因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均坚持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相一致的原则,无症不是病[3]。
  腰椎退变所导致的临床问题,非单一病变,常合并存在,相互影响。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19.1%~56.1%);腰椎管狭窄症常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主要是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骨质增生、肥大,椎板增生,黄韧带松弛、肥厚等。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或(和)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腰椎侧凸症常合并腰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和)节段不稳定等,退变性腰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使其症状体征复杂多变,要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因此,在xx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其发病机制,对病变既有宏观认识,又要个体化,使骨科xx具有微创性、有限性和有效性。切不可过度xx,更不能过度手术。
  非手术疗法常是退变性腰椎疾病的基础xx,卧床休息、佩戴腰围、腰椎牵引等,都有积极的xx作用[4]。腰椎牵引虽是一种古老的xx措施,近年来,对其力学作用和xx机制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在腰椎牵引作用下,神经根松弛,可发生位移,与此同时后纵韧带张力增大,致使硬脊膜、神经根与突出的髓核之间的粘连,逐渐分离,偏离了突出髓核的高峰,压迫或牵引应力减小或消失;牵引还可使椎间隙增宽、侧隐窝容积扩大,腰背肌痉挛松弛,因此,临床症状缓解或xx。临床实践,也佐证了上述观点,本院应用腰椎牵引等xx腰椎间盘突出症1 606例(合并椎管狭窄者19.1%)。曾对xx病例中的197例进行了xx前后的CT扫描对比,结果是:突出的髓核无变化者144例(73.1%),变形或略缩小,与神经根分界清晰者53例(26.9%),无1例消失。其他学者亦有相同报道[5]。
  微创技术是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化学溶核术自1989年引入国内以来,曾一度受到病人欢迎,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神经根损伤,甚至截瘫、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美国已于1999年10月停止应用,故不宜盲目提倡。但此项技术仍有可取之处,关键是寻找特异性更强、组织毒性和抗原性更低的溶核酶,如软骨素ABC、组织蛋白酶等。经皮椎间盘臭氧髓核消融术和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近年来兴起的微创骨科技术,引入国内后,发展很快,其xx基础是:椎间盘具有明显的体积弹性模量(Bulk modulus),即是在一个特定的腔隙内,压力变化是其体积变化的函数,这就是说,很小的体积改变可导致较大的压力变化,如除去1.5~1.9 g椎间盘组织,可取得明显的减压效应。据南方医院报道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xx腰椎间盘突出症500例,有效率75.9%,汪洋等报道,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xx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88.1%。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xx椎间盘性下腰痛效果良好,后路纤维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MED)是目前世界上{zxj}的椎间盘摘除手术系统。我国李春海等率先应用MEDxx腰椎间盘突出症。发展迅速,已有数百家医院相继开展,应用中屡有创新。该技术在镜下切除椎间盘的同时,可行部分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等。据报道优良率可高达96%。唯技术与设备要求高,学习曲线长。常见的并发症是神经根损伤、椎间盘残留等。从理论上分析,上述方法,应是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唯应用时间尚短,确切评价尚待时日。
腰椎退变性疾病xx应遵循脊柱外科减压与稳定相统一的原则已成共识,同时要重视融合与内固定,以维持脊柱稳定性,巩固xx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类疾病中最常见的病变,需手术xx者15%~20%。目前最常用的仍是开窗减压术或有限椎板切除减压术。有侧隐窝狭窄者,可切除增厚的椎板间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内侧缘1/4~1/3。既可解除神经根压迫,又不致影响腰椎稳定性。椎板截骨再植术、腰椎全椎板覆盖术是近年来的一项创新,用于xx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者疗效良好。可部分取代惯用的全椎板切除术。腰椎管狭窄伴腰椎滑脱症者,目前临床多采用减压后再行椎间融合术。退行性腰椎滑脱,手术xx涉及到减压、复位、融合和内固定。减压是解除症状的主要手段,在充分减压的基础上进行复位,恢复椎间隙高度和矫正腰椎侧凸畸形。融合是手术xx的关键,近年来,所采用的椎体间植骨是一种合理的融合方式。椎间融合器(cage)的发明和应用,使椎体间融合术的效果更加可靠。良好的内固定是提高融合质量和增加融合率的保证,目前最常用的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退行性侧凸症,常见于老年人,又称老年性腰椎侧凸[6],其病理基础是: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退变,通常Cobb’s角不超过40°,多伴有明显骨质疏松,发病率有逐年增加之趋势,{sx}是非手术xx,无效且症状严重者可手术,行减压、畸形矫正、恢复脊柱稳定性,在有限减压的基础上,适度矫正畸形;严重者,可应用椎间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xx[7]。腰椎失稳症的界定虽有争议,但外科xx的目的是植骨融合不稳定节段已达成一致,椎间融合器的出现和椎间界面融合术的发展,为临床xx各类腰椎疾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椎间融合器有撑开-压缩功能和载荷均分能力,不仅能使失稳的脊柱节段,获得即时稳定和可靠的融合效果,还能较好的恢复椎间高度和维持脊柱生理曲度,王文军等用此法xx66例,其中17例与椎弓根钉系统联用,优良率92.3%,融合率95%,证明其应用前景良好。
  重建椎间盘技术和椎间盘再生,也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工髓核置换术和人工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已在多家医院开展,适应证为椎间盘切除术后失败综合征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后者临床上多应用SB charite III型,效果满意者超过70%。目前兴起的椎间盘退变的生物修复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由于椎间盘再生能力有限,xx手段是通过注射生长因子、转基因或细胞移植的方法促进基质再生。初步研究结果证实,上述方法有使椎间盘内的重要成分如蛋白多糖增加的能力,但生物学修复椎间盘退变,由实验室到临床应用,仍有漫长的路要走[8]。
【参考文献】
    [1] Mooney V.Where is the pain coming foom[J].Ann Mel,1989,21:373-379.

  [2] Crok HV.Internal disc prolapse fifty years on[J].Spine,1986,11:650-653.

  [3] 鲁玉来,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4] 鲁玉来,孙永华,主编.{zx1}腰腿痛诊断xx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82.

  [5] 王宝奎,邓树才,窦如明,等.椎弓根螺钉联合椎体间融合器xx腰椎滑脱症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9:660.

  [6] 贾连顺,蔡卫华.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现代概念及xx策略[J].国外医学骨科分册,2006,6:374.

  [7] 王文军,周江南,曹成俊,等.腰椎椎间融合器系统的临床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6:547.

  [8] 彭宝淦.椎间盘退变基础和相关临床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5:321.

目前我站主要负责发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行政管理党建论文、经济企业管理论文、文学语言法律论文、人文社科类论文、新闻美术艺术论文、农业林业环保论文、图书管理档案论文、计算机技术论文、财务金融贸易论文、建筑工程环保论文、医学临床护理论文、水利电力机械等论文!
更多详情请来电咨询! 我们会及时给予回复解答!

联系电话:张老师  13598062137  在线QQ:1046703040   461511912  投稿邮箱:(标注所投杂志)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研究退变性腰椎外科的快速发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