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日本模具业发展策略

  后危机时代日本模具业发展状况

  许多年以来,日本模具工业一直保持着世界{dy}模具大国和模具强国的地位,1998年高峰时其国内模具总产出达到18954亿日元。目前,日本每年产值或升或降,总体情况是停滞不前,至今也未恢复或超过1998年时的水平,模具生产企业数量也呈逐年减少趋势。据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罗百辉调查,几年前,日本的模具产能约占全球的40%,居世界{dy}位,大约从2000年产值达到1.87万亿日元的高峰后,就呈现衰退的局面。日本模具的总产值中,塑料模具产值6428亿日元,占{dy}位,约占模具总产值的38.8%。塑料模具应用于多种产业,近年来特别是在高速增长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法改变模具产业衰退趋势。汽车、半导体等产业的主要客户外移,使得日本的模具产业也不得不将经营重心转向海外。而技术高科技化,品质要求日趋严格等因素,更使日本模具产业雪上加霜。由于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尤其是模具的使用大户汽车工业和半导体工业的不景气所带来的影响,日本模具工业2009年1月的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3.9%。目前,许多企业的订单量只有其{zh0}年份时的20%~40%,不少工厂开工不足,每周只开工3~4天,有些已开始倒闭,企业数目在逐月减少。模具厂在不景气中淘汰出局的情况屡见不鲜,生产厂家、从业人员、业务规模都明显萎缩。与高峰期相比,目前的厂商数量约减少了8.5%左右,从业人员约减少了30%,产值衰退率达11%左右。另外,基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模具工业大规模发展,无论成本或技术竞争力的增强,迫使日本模具价格下降了约20%左右。 

  为摆脱这困境,日本模具界表示,除在高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多下功夫外,如何与一般模具加以区别,并创造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是日本模具业的努力方向,这正是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新课题。罗百辉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制造模具手段主要依赖普通机械加工设备及依靠钳工的技能来完成。到九十年代,cad/cam技术,数控加工技术bcdm加工技术逐步被广泛应用,制造出模具已不是问题,cad/cam技术及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是衡量模具的主要内容,是模具的{dy}次变革。

  一直跟踪并对日本的离岸经济深有研究的罗百辉表示,近年来,日本模具制造业有在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但并不会转移核心技术。而成立于1981年2月的日本格莱菲克制品株式会社于2004年成立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田中一弘先生也表示:日本的cam-tool的模具软件广泛运用于汽车、塑料制品和其他工业领域,在日企中,为本田公司、丰田公司等所涉及的汽车领域提供应用软件;在家用电器领域有松下电器,国内有代表性的企业是深圳的欧林巴斯,为生产数码相机的外壳提供我们的模具软件,以及天津的斯坦雷公司,上海的小系车灯等。

郑重声明:资讯 【后危机时代日本模具业发展策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