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笔记】支架性教学模式- Huaihao's Blog - 博客大巴
  • :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66/179989584_7332df3e0e.jpg)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在交互中建构知识。学生或者学习者如果想快速的习得大量的知识,那么必要的辅助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就教师或者指导者提供的“脚手架”做一个摘抄,以便以后查询。

    支架性教学模式

    1. 前参与。由教学目标指导,预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策略,教师选择恰当的学习活动。
    2. 建立共同目标。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方式,帮助学生看到其价值,运用目标来实现预期结果。
    3. 主动诊断学习者的理解和需要。要求教师对学习领域非常熟悉,包括学生知识进步的转化轨迹,帮助学生从新手转向更专业的地位。
    4. 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包括示范理想的操作、提供解释、提出问题、引导讨论或指导(提示或激励)。
    5. 保持对目标的追求。教师要对学生提供支持,通过要求澄清问题、提出问题、提供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或复杂任务。
    6. 给予反馈。对目前为止取得的进步进行总结,指出还有什么任务需要完成(包括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并帮助学生弥补错误)。
    7. 控制挫折和危险。在宏观层面上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把错误当做学习过程的组成部分。在宏观层面上提供反馈,当学生进行活动时,帮助学生应对挫折和克服困难。
    8. 帮助内化、独立和根据北京进行普遍化。当学生专业能力成长了,就撤销帮助,让学生对正在学习什么进行概括,提供线索、反馈或其他指导,帮助学xx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者认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的意义所在,并指导如何运用。

     

    支架性教学模式摘自:摘自:【美】Thomas L. Good, Jere E. Brophy著,陶志琼译.xx课堂(第十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11





郑重声明:资讯 【【读出笔记】支架性教学模式- Huaihao's Blog - 博客大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