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师应具备的素质_浪木_新浪博客

    摄像是电视片创作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电视片创作意图和思想得以实现的关键实施活动,是电视片创作的前期工作,是化稿本的抽象文字符号为具体的形象,为后期的编辑制作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保证。所以摄像员的工作既是技术工作,同时又包含艺术造型的创作思想、方法、措施和手段。为此摄像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一、摄像员的审美意识  

    人们的美感产生包括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感、思维与心理活动过程,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产物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审美是欣赏美、创造美的认识活动,审美活动直接诉诸感情对象,与形象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通过生动的美的感知对象,去认识理解和揭示事物的美学特征和本质。   摄像员的创作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了审美对象 即电视艺术作品 以直接感受,也就是说,摄像员的审美意识更多地反映在视觉要素上,他对人或物体的线条和色彩的美的敏感是诉诸审美对象 包括片中人物、场景 的技术和技巧手段以及表现方法,这些均与摄像人员本人的美学修养有直接关系。对摄像员的创作程序而言,他首先接文字稿本,将稿本中人物造型、时间和空间描摹作为主要研究因素,即作为审美对象去进行心理上的感受和联系,在头脑中通过形象思维构成具体画面,更重要的是在拍摄中,把这种想像中的美感通过技术和技巧手段以及多种表现方法体现在画面上。  

 二、摄像员的技术素质  

    从选型角度上谈,电视画面是一个包括光线、色彩和活动等可视形象在内的复合体,它是通过光和影去塑造具体形象。从创作角度上说,电视画面是摄像员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天地,是与电视观众交往的桥梁和纽带,是美感享受的“平台”。   作为一个合格的摄像员,首先在技术上要过得硬,对自己操作的摄像机性能熟悉精通,尤其是对拍摄镜头的“平、稳、准、匀”、“推、拉、摇、移、跟、甩”的掌握,以及对景别的正确使用,对起幅与落幅时间上的正确控制,以及正确用光的掌握,等等。除此以外,摄像员必须牢记编导意图和稿本要求,拍摄时尽量从不同角度、不同机位重复摄录素材,为后期编辑制作提供方便。  

三、摄像员的综合素质  

    电视摄像包括文艺创作和教学用电视教材创作以及纪实性电视片的拍摄,一般是要求按脚本将变化的画面以连贯、有节奏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景别、不同运动方式的画面组接,把对象的细节和特点表现得非常具体、形象、生动。   电视画面一般说来,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主体不但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中心,其他景物都是围绕它来配置,与它关联呼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朱羽群《画面布局与景别运用》 。主体可以直接表现,也可间接表现。  

    一幅电视画面,事实上已不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机械复制或再现。画面上的形象是经过摄像员的主观认识、选择、组合的结果,是他本人对事物特征的主动把握的结果。摄像员在选择光线、角度、景别、前景、背景、构图等造型手段时,就是根据自己主观的心理意象在创造自己所需要的画面。心理意象是摄像员将平时感知的事物以相应的专业知识经过思维整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贮存在记忆之中,这样在拍摄镜头时,便会在想像中唤取记忆的意象,指导他在拍摄时镜头的取舍,发挥摄像技巧去获得理想的形象。  

    电视画面的构图含有两种表现形式:即画面的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它是电视片在画面构图中不可缺少的造型艺术表现手段。  
    因此,一部优秀的电视片是摄像员的镜头结构和画面构图的美学趣味及创作个性的展现。匈牙利xx的电视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认为,摄影师的每一幅画面所表现的不仅是现实的一个片段,同时还表现了艺术家的观点。摄像机机位的变化,显露了操作摄像机的那个人的内心精神和技术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像员除掌握必要的技术因素之外,还必须用他的艺术眼力、思维去调动光线与色彩,去有机地组织一切画面的造型因素,从摄像艺术创作的高度去保证电视作品的成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摄像师应具备的素质_浪木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