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部存储”历程-ZOL博客
我的“外部存储”历程
[1#2010-05-09 21:06:39]

     今日网络普及,宽带网的不断升级,数据的转移可谓轻松。但普通的一些外存储设备还是在不断更新,容量,速度,体积,质量,外观都是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一切朝着“人性化”思路发展。

    20世纪90年代,zyzy刚刚接触电脑的时候,还在使用3.5英寸1.44M的软盘,以前拷个文档的必备利器,从2元—8元的价格不等,现在家里还有一堆。5.25英寸的大软盘,老z我还没有见到过。虽然当时也有刻录机,但是记得当时的价格需要五六百元以上,不敢想啊!

     2000年单位开始安装了有线电视的哪种宽带网络,理论10M,其实最快下载的时候500K左右,但是非常不稳定,有时只有几十K,比起家里的“小猫”56k还是舒服多。但这时软盘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2002年我和朋友分别攒了新的电脑,p4 1.7G,我开始撺掇“他”买了{dy}U盘,LG品牌64M,当时300多元啊,有时挂在脖子上炫耀一下,大街上有人经常问这是什么?当然就要向他们“耐心”的解释了……

      后来单位办公需要,04年好像给每个人配了一个128M的杂牌U盘,据说100元一个。09年又配了一个联想的4G。期间自己也用了很多类型的。

    U盘的发展真是快速,短短6、7年的时间无论是容量,外观,还是功能都发生了xxxx的变化。容量翻倍的增加,功能,外观更是多样。这只是zyzy随意挑的几种,当然还有一些形状读卡器那种的卡片式小U盘,袖珍小巧,就好似钥匙链,更可以作为挂坠,一般女士用得多,当然缺点也是很突出的,容易丢失。

      intel的U盘造型还是非常的多,现在市面的U盘造型就不用我过多的赘述了。

        功能也是越来越丰富,比如这个U盘,加密,隐身功能于一身,现在市面的上U盘,更是功能齐全,杀毒,防毒,引导,指纹等等,种类繁多。

      下面zyzy在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使用的移动硬盘发展历程。U盘容量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如果拷贝大型软件和电影,就会显得捉襟见肘了。zyzy大约在03、04年买了一个移动硬盘盒。

     看看我的1G老硬盘,这可是从486上拆卸下来的,配合我的移动硬盘盒,拷贝个电影还是很方便的,当时比较流行RMVB,经常是单位白天下载,然后晚上回家放,呵呵。后来又换了5G、20G、40G。当时充分解决了自己大容量数据存储,转移的需要。当然不得不提的是usb 1.1和 usb2.0 当时家里的电脑主板是联想845D主板,usb接口是usb1.0,逼的自己花了15元还买了一个pci转usb的转接卡。usb 1.0的速度真是让人无法忍受,有时拷贝几个电影居然需要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在后来有一段儿,迷恋xp系统,并且有了小孩儿,经常需要刻录。可是买个外置刻录机,价格不菲。开始鼓动朋友买“易驱”,既可以带硬盘,又可以带光驱。朋友听我说了他的功能,感觉非常好。就买了一个“易驱”。

      朋友和我又各自买了内置DVD刻录机,再也不排队用单位的老慢cd刻录机了。这个“易驱”记得07年,花了80元,百脑汇够黑的。要是现在,无论是市场,还是我个人都不会给出这样的价格。但是这个东西,真的非常的方便,既可以接硬盘,也可以接光驱,并且是“并口”和普通“串口”通吃,我还是非常喜欢的,现在还经常用。

      虽然,上边两个大家伙携带费了空间,但价格和2.5寸的移动硬盘比起来,价格优势还是相当的明显的。特别是易驱的功能强悍啊。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进步,还是换一个体积实用的吧!

       这小东西用起来是方便,但是价格优势还是不存在的。现在usb 3.0技术已经成熟,ssd硬盘也在不断发展,希望有机会能感受一下。

看看这张图,非常羡慕吧。一堆usb 3.0外接式硬盘。这又是一个新的趋势。

 

     2006年元旦,zyzy从国美购买了小日本的佳能卡片机,因为刚上市:贵,贵,贵。相机里只配了一个32M的sd卡,这哪里够用,售货女士立刻建议买个256M的sd卡,价格180元,512M的好像500多元,天价啊,没办法,买了一个180元的。{zh1}总价格接近3500元。劝大家,千万别买新品,过半年再买吧。

{dy}个是佳能自带的32M,第二个是180元买的256MSD卡,{zh1}这个2G的是今年2月某网站送的,其实现在这东西贼便宜。

    总结,自己的10多年接触的外存储设备,感觉就是产品的外观更美观,容量更大,功能更多,速度更快,可是价格却是越来越便宜,技术就是为了人类,“人本”思想永恒不变。即使新技术的产生,给大部分企业牟取了暴利,但是廉价推向百姓的潮流不可逆转

网友评论: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外部存储”历程-ZOL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