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茂名石化公司建厂55周年文2篇(续)_东江阿峰_新浪博客

怀念方华同志

佟连元

  我是19554月在北京{dy}次见到方华同志的,当时他被广东省委任命为茂名页岩油厂筹建处主任。当时国家建委决定茂名的建设由广东省委抽调一批党政领导干部,由石油部抽调一批技术和管理干部,为此,中共中南分局派分局工业部秘书长方华同志为主任共20多名干部到茂名。方华接到任命后要与石油部有关单位及从抚顺石油一厂调集的人接上头,于是在四月底从广州乘飞机到北京。但到北京时没有人认识方华同志。当时石油部办公厅将去机场接方华的任务,交给茂名筹建处同志。办公厅派出汽车,筹建处就派尹明轩同志去首都机场完成这项迎接任务。尹明轩同志也不认识方华,无奈在询问处找了一块纸板上面写了“接方华”三个字,在机场出口处两手高举纸板总算接到方华。方华到京后先后与中央有关部委和石油部有关领导接头,然后与石油一厂调来的同志见面一一握手,这时我们才{dy}次见到方华。当时的印象是,方华同志年青,干练,为人和善,就是说话广东味太重,我们这些东北的土佬,有些听不懂。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决策坚决,敢于承担责任,顶风拒浪,表现出成熟的领导风格。如:{dy},在建设初期五六十年代各项政治运动频繁,所有问题都与阶级斗争挂钩,本来是技术问题,如人造油是以方炉为主还是以圆炉为主,建设中是以钢结构还是以混凝土为主,设计数据是否准确,这些问题本来是技术问题,但是均与阶级斗争挂上钩,方华同志不为所动,坚持在大头岭建起试验场,要以事实来证明对与错。工程于19578月开始动工,于19583月炼出茂名{dy}批原油。就此,对建设方炉和圆炉之争划上句号,使原油建设加快了进度,{dy}部方炉终于在19615月投产成功,在茂名方炉上生产出{dy}批原油。

  第二,制定“顾全大局,自力更生,又让又上”的方针,在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由于xx油与人造油成本相差甚远,国家又处在经济困难时期,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时,公司掀起一股“下马风”。如何顶住这股歪风,公司提出“顾全大局,自力更生,又让又上”的方针,关停了一批办不下去的企业,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高质量,高速度地把{dy}套常减压蒸馏装置建上去,终于在19634月份一蒸馏一次开汽成功,当年实现盈利139万元,为茂名扭亏为盈立下功劳,从而为茂名在我国南方建成{zd0}的石化基地打下基础。

  第三,组建自己的施工队伍。一蒸馏投产后原料来源成了问题,国家决定将进口阿尔巴尼亚的原油由茂名炼制,为此,必须建设接卸阿油的设施,于是决定在湛江建5000立方米油罐四座及接油设施,炼油厂内建设卸油设施,方华同志决定自建基建队,抽调公司内部的精兵强将组成公司的基建队,调当时最年青又有干劲的钟一鸣为队长,调由石油一厂调来的基建科长李鸣岐技师为副队长,从各单位及生产车间抽调骨干力量六七百人开赴湛江建设油库及附属工程。这个队伍大多数人没有搞过基建工程,又远离茂名,条件十分艰苦,职工们顶台风,冒暴雨,夜以继日的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油库工程,厂内的卸油设施也同时完成,为接卸阿尔巴尼亚油打下基础,由此公司走上盈利和发展的轨道。由于有了自己的施工队伍,接着就建设热裂化装置,再蒸馏焦化,铂重整,氧化沥青,二蒸馏,轻重质润滑油,催化裂化,在以后的数年里,每年准备一套,建设一套,投产一套。1974年,石化总公司在茂名召开两次石化系统基建现场会,表扬茂名的基建队伍。有了自己的施工队伍,为公司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心系油田,1963年,在公司成立地质处派勘探人员远赴湘鄂西等地区勘探,又成立海上钻井指挥部,开创炼油企业开办陆海石油勘探的先河。到1978年,方华同志又兼任南海石油勘探指挥部的党委 书记,此时虽已年过花甲,但仍身兼数职深入基层下海南,去北部湾一心要在南海找到大油田,目前南海已能生产原油与天然气达2000万吨/年,当时想找到大油田的愿望实现了。

  第五,在方老身上可以看到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身处逆境时也不忘公司的发展。在“xx”期间他已“靠边站”了,有一次在河东住宅区散步时遇到我,就问起催化裂化的建设情况和建设进度,关心公司的建设可见一斑,离休后又到深圳蛇口看中美合资的中国太阳油公司的建设情况,时刻关心公司的建设和发展。生活上处处以身作则,当时公司的所有领导的爱人均在公司工作或当处长或当科长,唯有方老的夫人从广州调来茂名后不安排在公司,安排在市人民医院当一般干部,这在当时受到很多职工赞扬。在公司初期的所有{ldz}{zh1}均离开茂名,唯有方老一生一世贡献给茂名。方老虽已离开我们,但给我们留下的基础和精神财富,才有今天的大发展,他的好思想好作风深深印在广大干部和群众心中。

  在1985年公司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石油部领导和广东省领导对方华同志的功绩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

 

茂名创建史

 

    1954年春,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康世恩带领一批专家到广西百色地区调查石油资源,回京时路过广州,广东省委工业部长廖似光向他介绍了茂名地区有油母页岩的情况。他回去向陈郁部长汇报,陈部长大力支持,立即派勘探队来茂名勘探。当时勘探设备非常缺乏,主要是挖沟取样。一次,深沟塌方,把技术员陈祖海和一名工人埋在地里头了,但勘探工作并没有停止,队里的干部和工人继续奋战,到了1955年就勘探出茂名油母页岩矿的范围和储量:油母页岩分布在金塘、羊角和新圩三个矿区,仅金塘和羊角两个矿区的浅层储量就达十几亿吨,总计储量约五十亿吨,富矿含油率平均为67%,覆盖浅,构造简单,东西走向,向北倾斜,倾角49,适于大型露天开采。计划先开金塘矿,然后开羊角矿和新圩矿。

    19555月间,燃料部副部长李人俊同志亲自率领一批司局级干部和苏联专家来茂名进行全面考核,结果全面核定茂名页岩矿开采有可行性,并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报告,{zh1}由中央批准列为我国{dy}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一项,采用抚顺的干馏工艺流程,年产页岩油100万吨;并采用加氢的工艺流程生产高标号汽油、煤油。

    茂油建设工作开始了。1955年在高州成立茂名页岩油厂筹建处;1956年,为了统一规划厂外工程,中央建委指定石油部为茂名建设的总甲方,在北京成立总甲方办公室,并开始在茂名搞试验炉、小露天矿和城市建设。

    要建设年产100万吨页岩油这么一个大油厂,问题是不少的。首先是要解决水源问题。生产所需的大量的水从何而来?请苏联专家考察,他们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用鉴江的水,但鉴江到枯水期只有四个流量,不仅不能满足工业用水的需要,而且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用水。另一个是找地下水,曾成立过一个水文队,对地下水进行考察,结果查明这里属红砂岩,地下水量不多,如果大量抽用,会影响地面植物生长。经过多方考察,发现这里雨量充足,年均降雨量有2000毫米左右,且高州良德、长坡坝基比金塘区高70米,是修建水库和引水渠的有利条件。如果兴建高州良德水库,修一条从南盛到茂名的引水渠,则蓄水量可达10亿立方米以上,除确保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外,还可以为附近几个县灌溉大量农田。这个方案经水利部派专家来考察后得到批准,由石油部拨款3000万元作为兴建良德水库的费用。另外拨给茂名市修建南盛至茂名引水渠工程400万元,良德水库在19599月建成。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个决定是xx正确的。

    其次要解决电的问题。电厂建在哪里?初时计划在南盛建电厂,但考虑到电厂除供电外,还要向油厂供蒸汽,而南盛距离茂名太远,中途散热多,成本高,就决定在市区建电厂。但建在市区哪个地方呢?一种意见是建在原市磷肥厂附近,好处是离居民区较远;另一种意见认为建在那里对油厂供热仍有不便,建得离油厂近些好。{zh1}决定在黑石岭,就是现在的热电厂所在地。当时电厂计划安装6台发电机组,每台25万千瓦,共15万千瓦,还打算用页岩发电,这样每度电的成本只需6分钱。但烧页岩要重新设汁锅炉,国内各单位都不敢承担,没有办法,只好向苏联订购两台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是烧煤的。这项工程1957年曾一度停建,到1958年“大跃进”时才重新上马。两台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先后分两期建成,另外的20万千瓦是以后继续兴建的。

    有水,有电,还得有运输才行。就是要解决铁路和公路的问题。当时铁路只开到湛江,铁路离茂名最近处是河唇,茂名到河唇,还有50多公里。和铁道部交涉,铁道部认为这是油公司内部用的铁路,不愿负责修建。我曾多次去交涉,{zh1}由刘放副部长邀请有关部门开会商讨,决定由石油部拿出1300万元,由铁道部设汁,铁道建设兵团承担施工,1959年通车。公路交通也有问题,当时从茂名到广州、湛江,经过袂花河和高山河,都要过渡,石油部又拿出11万元修建高山木桥。

    水、电、交通运输解决了,建筑、邮电问题也得解决。建筑工程部第四工程局来茂名,由石油部支付1000万元,茂名城市建设也由石油部拿出1000万元。为了解决邮电问题,石油部也拿出15万元架通茂名工矿区直通湛江的长途电活,茂名至广州的长途电话则由省邮电局负责。石油部总计支付厂外各项费用共6700多万元。

    选择居民点也是个问题。当时城市建设部部长万里和建筑工程部部长刘秀峰亲自来茂名和我们共同选择职工住宅区。我和他们一起登上官渡山上的制高点,万里同志详细询问了油厂与官渡之间的距离,{zh1}考虑到职工上下班的实际问题,决定把职工住宅区建在现在的三万七,洪水问题则修堤来解决。

    领导问题。广东省委为了更好地协调和更有效地领导茂名的建设工作,曾决定成立以文敏生书记为主任、刘放副部长为副主任、李建安同志为委员的茂名建设委员会。关于茂名市的领导,广东省委和中央有关部门商议,拟派刘放同志来茂名统一负责茂名市、油公司、第四工程局三个方面的领导工作,后因刘放同志另有重任,没有来;又拟派张云同志来担负此项任务,也因为另有安排,没有到职,{zh1}才决定派孙西岐同志来。孙西岐同志来茂名之前,曾先后任过中南局组织部副部长,中南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为了茂名油城的建设,中央和省的许多领导同志是倾注了不少心血的。除上面提到的领导之外,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同志曾于1957年底为商讨茂名建设的有关问题,亲自召开会议,有的问题还是由他请示陈云副主席才定下来的。当时的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副书记赵紫阳同志、刘田夫同志和省长陈郁同志,以及省的其他有关领导同志,来指导工作就更多了。

    现在回顾这段创建历史,我个人觉得有两个特点:一是平地起家,事事从头做起,工程投资多、任务重、困难大,工作复杂,牵涉面广,生活又艰苦。茂名建设牵涉到中央地质部、石油部、建筑工程部、水电部、铁道部、城市建设部、煤炭部和邮电部,建成茂名这座石油城确是不易。二是这座石油城的建成,对茂名地区确实影响大,引起的变化大。在这里不仅建设了茂名石油化工公司这么个大企业,也相应地建起了大水库、大电厂,建起了铁路、桥梁,以及一系列的地方工交企业,为本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当时缺乏经验,也有一些问题未解决好,例如污染处理问题考虑不周,以致留下了后患,后来才逐步加以解决了。

     (本文写于一九九五年,邱永枢供稿。来源:《茂名石化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纪念茂名石化公司建厂55周年文2篇(续)_东江阿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