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守意方法及实修《大安般守意经》_东南壹_新浪博客

 安般守意方法及实修《大安般守意经》

    我们先插一段经文,增壹阿含经卷第七,安般品第十七,佛教他公子安般守意的方法:「尔时世尊作是教敕已,便舍而去,还诣静室。」佛也是肉体之身,需要休息的。「是时尊者罗云复作是念:今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是时罗云即从座起,便往世尊所。」私情上他们是父子;教仪上也是弟子之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为什么一面坐?因为佛在打坐休息,所以行了礼后,坐在旁边等着。「须臾,」过一阵子,佛出定了,下坐,罗云退坐,赶快去问父亲:「云何修行安般,除去愁忧无有诸想,获大果报,得甘露味。」世尊回答说:「善哉!善哉!罗云,汝乃能于如来前,而师子吼问如此义。」你现在问我这样大的修行问题。「汝今罗云,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具分别说。」这里有四个字要注意:「善思念之,」意思是说,你懂了以后,还要去研究,不要只是盲目地迷信。方法我来教你,自己要好好地去研究。
  世尊告日:「如是罗云,若有比丘,乐于闲静无人之处,便正身、正意。结跏趺坐。」要注意!你们打坐坐不住,两腿不争气,那不是两足尊。如果两腿的气通了,你们的寿命可增加几十年。
    佛告诉我们,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身。站着也能正身,睡也有睡的正身,吉祥卧、摊尸法都是正身的一种。 我们打坐做功夫没有效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没有正意;因为颠倒因果,把佛的成果结论,拿来当作自己的修持法。一上座,都想空,空什么呢?你自以为这一下很好,空空洞洞的,其实,那正是啊!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纵使你现在做到身体忘了,感觉到内外都是光明,也还没超出第六意识的范围。在楞严经里的五阴区宁中,还只属于色阴的范围,是「坚固妄想以为其本」。<有些人静坐在一片光明中,未来的事情也能知道,以为是灵感。你若学过唯识就知道,那是第六意识的反面,是所谓独影意识的作用。境界多得很呢!因为你学佛,所以就会看到佛、菩萨,这是意识境界。拿小乘修证的理论来讲,你意识没有专一,没有正意。所谓正意、正身、正言,三者都不可缺。换句话说,你处处在犯成,一般人随便谈戒,谈何容易啊!你的心念意识,一点都没有正,随时都在造地狱种子的业,现行变成种子非常厉害啊!要特别注意。所以佛说,修持{dy}要正身、正意,意念专一。

    中国道家修神仙的丹经,在隋唐以后就多起来了,讲气脉的问题,很多都是从这个安般品中脱胎出来的。


    东晋以后有黄庭经,讲究上药三品,神、气、精,这些都是事相,属于有为的功夫。如果有为的功夫,你都没有修到家,怎么能达到无为呢?有为法不能专一,念头如何空得掉?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所以后世学佛的,一万个中,没有一个证果,请特别特别注意!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jd1}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正意”涉及了呼吸, 道家也一样,阴符经上有一句话——“禽之制在气”,这是一个重要的口诀,也就是方法。念头抓不住,会乱跑,思想不能专一,就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散乱,心就散乱了。但气不是主体,是心的附属品,可是这个附属品很厉害,抓它不住,你的心就停不下来,等于人骑在马 上,你的气就是马。西游记里,唐僧骑的那一匹马,就是代表那股气。人若骑在一匹劣马上,想叫它停住,缰绳拉得很紧,马还是乱跑,停不下 来,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我们心虽想定,若气不能定,妄念怎么能停止呢?有许多人情绪不好,身体不好,其实都是气不好的缘故。

   「无他异念,」这时心里什么念头都不要有,就是正意的道理。系意鼻头,把意识挂在鼻头上。这句话,害死了许多修道学佛的人。什么“守窍”啊! “眼观鼻,鼻现心”啊!小心得高血压。还有什么学白鹤,白鹤能活一千多岁,据说是因为白鹤休息的时候,鼻子对着肛门,两气相通的缘故。但 我们的脖子比白鹤短这么多,怎么学?所以佛说:「众生之愚痴,至可怜悯者也。」系意鼻头,不是叫你看鼻子,这要首先提醒你,要注意鼻孔呼 吸出入的气,也就是“心息相依”的{dy}步,使意念跟呼吸配合为一。

  「出息长亦知息长,」你的正意不要离开呼吸,呼吸出来有多长,你自己要能知道。入息长亦知息长,注意这个“知”字,如果你一边在修气,一边脑子里乱想,那就不对了,没有效果。思想和呼吸配合为 一,叫安般守意。怎么把妄想抓住呢?只要注意呼吸,呼吸就像是一条绳子,。把这一匹马拴住了以后,等于妄念被拴住了,修行便可以专一,也 就可以证入“初禅”。修行的效果是一定会来的。

  「出息短亦知息短,入息短亦知息短;出息冷亦知息冷,入息冷亦知息冷。」

   呼吸进来有时候是凉的,这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病态,一种是{jd1}健康的,是自己的热能,也就是“四加行”里面的“暖”相生起。相对的,你会觉得 从外面吸进来的空气是凉的,而又觉得那个空气与你不相干。

  「出息暖亦知息暖,入息暖亦知息暖。」你们打坐,有时脚心发暖,那就是“息暖”。不过你们心跟息,两者不能专一,所以东一下,西一下,息自己乱跑,跑到哪里就暖到哪里。跑到丹田就以为是拙火,劝你赶快拨 —一九电话,叫消防队吧!(众笑)。

  佛告诉他的公子:「尽观身体入息出息,皆悉知之。」这个气息,就是楞严经所说的 风大,大家应该还记得,楞严经里面的「性风真空,性空真风。」但这一步牵涉到大乘的修法,暂且不谈。你们不要一心爬高,先要能做到守息才行。能够在静坐时,「入息出息皆悉知之,」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脑子特别灵敏。

  你们一般学打坐的,坐在那里,呼吸时在 呼吸,都不知道;昏沉时也不知道;有时意识中有点空灵,又有好几个东西在乱忙,如果不信,你们自己检查看看,根本没有“正意”,这个叫什 么功夫啊!你坐一万年也没有用。

  最近好多人问我,关于不倒褡,难道不倒褡就是道了吗?哪一本经典,哪一条戒律叫你不倒褡啊? 除非真正在修头陀行。连佛自己都要睡的,经典上、戒律上,只教你睡时,要观想日轮在心中,要清明地睡,睡得少,这些讲究是有的。出家人 睡,去掉五盖则有之,并没有叫你不躺下来。我说这些话,并不是说不倒褡不对;只是,你如果自认为有这个体能,可以做到不倒褡才行。如果没有这个体 能,结果要修道,道没有证到,体力先搞垮了,这个可太不值得吧!我讲的话很严重,是很诚恳地告诉你们。佛乃「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我们要 做实语者,老老实实地讲话,直心是道场,所以要注意这个问题。

  「皆悉知之」很重要,乃至你躺着睡,也可以注意呼吸,这是同样 的道理。

  「有时有息,亦复知有。」注意!这里进一步了。后来天台宗把这个法门扩充了,叫做“调息”、“听息”、“数息”,乃 至后来到了密宗,叫作修气功、修九节佛风、修宝瓶气等等。道家有句话:“天地玄珠,万气本根。”在身心配合下,气有万种的变化。中国人看 相,先要看气色好不好,的确是有道理的。呼吸沉静到停止了,{jd1}找不出妄念来,你要起个妄念都起不来,可是这时知不知道?很 清明,这是实际的功夫。这时做到了「有时无息,亦复知无」。至于知道的这个“知”,又是什么?那是另外一个问题。所谓灵灵明明,始终存在。

   「若息从心出,亦复知从心出。」这句话就要研究了,从心出并不是从心脏里出来,而是说:心念动了。心念动时,有时觉得与光明放射出去了,那时如有旁人经过,这个人马上会受感染,他的心境就会得宁静,或觉一股热流一样传到他身上来。但这是过程,不是好事,这是做得到的。这时候还没 有得定,还早,只是普通静坐功夫而已。

  现在科学晓得人体会放光,本来每个人都会放光的,到那时,你的气息停止了以 后,那个光芒放射得更大。如果讲有鬼神,那个时候,鬼都不敢碰你,老远看到你就躲掉了,阳气盛极之故。  所以「息从心出」,并 不是息从心脏出来,那是你的心念动了。换句话说,一般人练气功都从心——心念故意造作,学密宗也是,那是你心念构成一个气息
出来的道理。

   「若息从心入,亦复知从心入。」修宝瓶气时,丹田有一股气,炼到能不呼不吸时,即使把你长埋于地下,也可暂时死不了。大家注意啊!现在谈的这个路线,都是从鼻子来的,其实我们人体也在呼吸。身体上的呼吸停止了,才算真正入定了。入定时三样东西还在——暖、寿、识。 阿赖耶识并没有离开过身体,真正入定了,气息一定充满。气息充满的人,不管多大年纪,身体任何部分,一定都是软的,软化到如婴儿一般。所以入定的人, 不能去碰他,只能用引盘在耳边敲。

  你们功夫做了一段时间,身体还没有软化,两条腿盘不住,这不是两足尊,而是两足争,打起坐 来跟两腿在争、在熬。去年有一位朋友,写信问我打坐的问题,他说他腿坐不住,我回答他:那得功夫与腿争!我们现在用功都来不及,还跟腿去 搞这玩意儿!来不及啊!正意最重要。什么姿势都可以的,等功夫到了,两条腿已软化,自然就盘得住了。只要这两条腿的气通了,寿命也跟着延长。你注 意!你觉得身体老化一点,僵硬一点,那么你就早准备一点——准备走了。老子讲:“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所以也不要有门户之见,在这一套修法上, 佛家、道家都行,因为“定”是共法。

  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有时间打坐。你要赶 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yt}都用不完,但是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有两句话:“若要不老,腹 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如是罗云,能修行安般者,则无愁忧恼乱之想, 获大果报。得甘露味。」

  在这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修这个法门,对身心都好,寿命也可延长。你们打坐时,有的人不是会乱摇吗? 只要你把意念与呼吸配合为一,气就不会乱跑了。「则无愁忧恼乱之想,」所以学密宗的讲,由喉轮到心轮的脉打通的人,妄念就不来了,忧愁烦 恼自然就去掉了。

  「尔时世尊,具足与罗云说微妙法已,」具足,大原则都具备了。

  罗候罗闻法后,「往诣安陀园,」 安陀园又译为阿兰若,意即清净的道场。他「在一树下,正身正意,结跏趺坐,无他余念,系心鼻头。」罗候罗开始修持佛所教的安般法门。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这思惟是在定中,正思惟,并没有错。你们以为应该无妄想,把正思惟也丢掉了,那就错了,大家懂吧!想把正思惟也空掉,是不对的。

  「欲心便得解脱,无复众恶,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罗云依照佛的教法,入了初禅定,这时才 真得大喜乐,发出真正的大慈悲心。大家的笔记一定要交,但笔记不是记录,不是把我每一句话记录下来,而是记要点,加上你自己的心得。日记 是把要点配合自己的修证、体会,再加上对问题的参悟作一个记录。

  上次提到,自佛法传入中国,为什么东汉之后,隋唐以前,修行 证果的人那多;但在宋明以后,证果的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就是修证的问题。

  讲到修证事相的问题,要特别提出小乘经典——四阿合经。中国佛教喜欢讲大乘,但真正中国的佛教,是融合大、小乘的;而且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后来的显教与密宗的修法,也都离不开这个原 则。所以这次才特别抽出增壹阿合经的“十念”要点来讲。隋唐以前,学佛修道证果者多,就是因为注重这方面的修持。十念当中,念“安般”最 重要。“安般”的修证方法,于后汉时传入:大安般守意经,就是这一个时期由安世高翻译的。

  现在继续上次罗侯罗所提出的报告, 用安般守意的方法修持,到达不呼不吸的禅定境界。这里已将秘密告诉我们:一定要到达不呼不吸的状态,才能证入初禅。

   「尔时罗云,作如是思惟,欲心便得解脱。」名、利、财、食、睡等欲,是属大乘范围。小乘范围的欲,是指性欲。关于这点,还会再讨论。佛在三千年 前,对于现在人所有的性花样,早都知道,在经典上佛都讲到了。欲念不得断,罗汉果位就证不到。这个欲念甚至包括了遗精,譬如梦中因欲念而 有的遗精;同时也包括了各种自慰的方法;自慰,包括意淫,纯粹心理想象的自慰方法。上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呼吸到了不出不入时,欲念才可 能解脱,这是小乘境界的解脱。

  「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这时才证入初禅境界。“觉”是生理上的感觉状态,冷热胀饿 等。“观”是心理上的知觉状态,每个念头的来去都知道。此时呼吸不来不往,并不是呼吸xx停止,因为毛孔还是在呼吸,脉搏还是
在跳动,到 达浑身毛孔呼吸“静止”了(不是真的停掉),才称为呼吸不往来。此时知道自己的呼吸xx停止了,这就是”观”的境界。

  「有觉有观」,即由感觉和知觉反应来的,这个反应就叫“一念”。「念持喜安」,就是心中发生xx的喜悦。“喜”,偏于生理而言,“安”,则是心理上 的轻安,此时,身心如坐虚空,这时才证入初禅的状态。

  证到初禅的状态,还不一定证到初禅的果位。证到初禅的果位,可以称为“初 果罗汉”。至于什么条件可以称为初果罗汉,大藏经中的记述多得很,如果肯花时间加以融会贯通的话,自然就会知道。

  修证部分乃南传经典主要精华;学理部分是「如是思惟」。大乘见地略有不同,小乘有小乘的见、修、行,这一点要搞清楚。学禅不离禅定,但不一定要从禅定入手。禅宗注重见地,注重般若。当然仍须修证,没有渐修的根基,如何谈顿悟的成就!

  有觉有观再进 一步:「有觉有观,内自欢喜,专其一心。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 由有觉有观的境界,再进一步证入内心xx喜悦。这 不只是口头的高兴,而是看到一切众生、任何人,乃至冤家、仇人等,自己内心都是详和的;他们即使有错,也是值得怜悯的。慈祥是内心自然的 流露。不是出于勉强的,所以菩萨“慈悲喜舍”中的喜很重要。不喜的状态久了,整个身体会僵化,气脉就不能通了。

这时「专其一 心」,专在初禅所得的境界,「念持喜安」,保持能量不放射的状态。气停了,就是道家“无火之为(无+四点)”,渐渐的证到:「无觉无观, 三昧念喜」,心中xx的喜悦。这个喜悦的境界就是“念”。此时证到二禅。

  增壹阿含经,在三国东汉末年传入,这时佛法注重修持,佛法也 很容易被接受,因为一修就有效果。当时西晋的文化相当高。如果佛教光靠学理进来,不一定被接受,但定力与神通一来,知识界不能不投降了。 而现在学佛的人,哪里有神通!只有神经。如从禅定入手,就会有神通,个个都有,不足为奇。

  无着菩萨一系下来,专讲唯识法相方 面的修证,在这一套理论系统下,我们方才讲的,「有觉有观,念持喜安,游于初禅」,还在「有寻有伺」的境界里,还是在第六意识的状态中。 到达「无寻有伺」时,才是这里所讲「无觉无观,三昧念喜,游于二禅」。心理思想,不在象电子般乱跳动,而进入「无寻有伺」的境界。可是此 时还有境界存在,还没到「无寻无伺」地,还不到“无心”地,还早得很。“无心”谈何容易啊!如果我们认为万事过了不留意,就叫做“无心”,这 样每个人都会。禅宗祖师说:“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隔一重关”。

  「无复喜念,自守觉知身乐,诸贤圣常所求护喜念,游于三禅。」

   这里又起变化,到了三禅,心头的喜念没有了,守着一种境界——「觉知身乐」。身体内部所有的气机、气脉,每一个细胞、神经,都起了大变化。到了三禅境界,才有可能去除疾病。所以不要以为两腿一盘就是禅。能到达三禅,是要无量功德无量善心,慢慢熏修来的。在这以前,只能略微改善身 体现状,做到少病而已。证入三禅后,看以前的欢喜境界,就如同凡夫一样。因为现在才达到至善的喜悦,这是圣贤的境界。

   「彼苦乐已灭,无复愁忧,无苦无乐,护念清净,游于四禅。」

  这时在进一步,证到没有苦,也没有乐;没有忧愁,更没有幽闷。大家要注意, 到了苦乐已灭的境界,也还是“念”,所以接着说「护念清净」,身心内外一片,融化了,证到四禅境界。

  这是佛的公子罗候罗,自 己的心得报告。

  「彼以此三昧,心清净无尘秽,身体柔软」。这时身心毫无渣垢,如婴儿状态一般,要到三禅才能证到这个境界。以 前高僧大德,都可预先说出何日死,且临死时身体象婴儿般柔软。或者更高明的,化成一片光,人就消失了;充其量留几片指甲,或一束头发作为纪念。

  此时智到达了:「知所从来,忆本所作,自识宿命无数劫事」。同时解脱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中,知道自己如何来,如 何去;得宿命通能知无量忆劫事。四果罗汉只能知五百生,大果罗汉知道的就多了。罗候罗就是到达这个境界。

  「彼以此三昧,心清 净无瑕秽,亦无诸结。」一切烦恼诸结,都解开了。

  「复更施意,成尽漏心」。注意这八个字,四禅是禅定功夫境界,如结使未断 尽,所以四禅并不就是大阿罗汉,还未证果,到了这个境界时,「复更施意」,如果念头来了,要更加修持。「成尽漏心」,就是无漏心。

   但是,不能动念不就成木头了吗?不是的,起心动念,用过便休,没有渗漏,没有黏着。有定力的人,尽管{yt}忙到晚,他那个处在定境的本心,并没有 动,并且还是光明清净。处理烦恼事,在当时现烦恼相,但心境的光明,则一点都没有动。

  「彼以作是观,欲漏心得解 脱」。这时,所有的欲漏,有漏,无明漏,统统得解脱。到这个境界时,「心得解脱,已得解脱,便得解脱智。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 更不受后有。」

  四禅功夫到了这个程度,才算得到了解脱。大家注意,「心得解脱」,这个解脱是修持上的一个境界,「得解脱智」 则是见地。智慧不属于功夫,不属于境界;但是功夫,境界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到了解脱的境界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慢慢地得“解脱 智”。大家又要注意了,在这一段修证程序中,{zh1}归于“解脱智”。可见小乘还是以智慧的解脱为终究,何况大乘。用大乘的说法,则是大般若 圆满的解脱。

  到了这个境界,罗汉的果位来了,这个生命就叫「{zh1}身」,以后不再来了。(到哪里去?)这一生,清静的果位已 立;世间所有的冤债都还光了,以后不再到欲界中来了。这就是小乘的极果。但是大乘的道理,这种成就最多经过八万四千大劫,非再回来不可。

 

不回心向大乘,不能彻底了脱生死,只能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的境界。

  这是罗候罗的修证报告,经上没有记载他修了几年,或 几个月。然而佛在世时,确实有人当下证罗汉果,有人三天证果,也有人七天成就。

 罗候罗向佛报告修持经过,佛很高兴,奖励了一 番。接着说:「具足禁戒法,诸根亦成沉,渐渐当速得,一切结使尽」(增壹阿含卷七)。佛说修安般,由调息的方法入门;修成后,戒定慧具 足,不用刻意守戒,已完成守戒功德。诸根神而通之而得解脱。比如佛学中的四大皆空,要诸根成就了,才“空”得掉,才做到饥饿寒暑不侵,四 大才转得过来。

  要证得大阿罗汉,还要断「三有结使」。“三有”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有结使就是心理行为,即心理状况、起 心动念所构成的作为。这些习气的结使都断光了,才能证得大阿罗汉果。

  在佛所提出的十念当中,讲得最多的,就是利用呼吸证果, 佛的公子也报告了这方面的修证经过。

  在增壹阿含经第十一、十二品中,提倡孝道,强调父母之恩难报。由于中印基本文化 思想上这个共同点,所以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就为中国文化吸收,并发扬光大。

来源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安般守意方法及实修《大安般守意经》_东南壹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