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喻红策划” 潘琳、苑瑗:物非物| 好戏网

“由喻红策划” 潘琳、苑瑗:物非物

时间:2010年4月18日-2010年5月20日
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白立方、黑盒子

策展人:UCCA馆长杰罗姆·桑斯 UCCA首席策展人郭晓彦

《潘琳、苑瑗:物非物》中,两位年轻艺术家对生活点滴处的敏感加以对材质的巧妙运动,恰到好处的彰显了个人的创作特质以及对社会细致入微的观察。

潘琳
一般来讲,每个人从出生的{dy}天起就在不停的观看,看她(他)能看到的,想看到的,不得不看到的东西。但也有些人有一种欲望想要看到那些不便看到的、不敢 看到的、不可能看到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这种观看变得迷人而神秘。潘琳着迷于折射在反光镜中的镜像。汽车生活改变了我们的观看习惯, 运动着的反光镜出人意料的使我们窥视到扑朔迷离,支离破碎,杂乱无章,似乎与我们的生活辉映。她把这些从反光镜中折射出来的,似乎互不关联又充满了隐喻的 景物又画到反光镜上。在目光躲闪,真真假假的窥视中,所有的镜像又反过来被反光镜记录下来,在这种反复的窥视与记录中,我们仿佛游走在城市的核心与边缘之 间,游走在心灵的纷争与不甘之间。观众寻着安装在铁栏杆两侧的反光镜观看时,也许会看到他们自己,也许会看到他们有兴趣看到的东西,也许会看到有人正看着 自己,观众的观看使她的作品又有了更新鲜的可能性,增加了观看和窥视的多重含义。潘琳正是以她的敏锐和自信,使生活中平凡的反光镜成为心灵的载体,折射出 她内心深处与我们每个人相通的不安与怀疑。

苑瑗
当日韩明星娇羞可人的样貌成为女孩儿们的内心迷恋时,随时的“自拍”中也模仿起她们的状态;当虚拟的手段可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时,她们也都拥有了xx 的长腿,粉红的朱唇和长长的睫毛,于是她们心怀满足的在网上晒着自己的玉照,主动加入了被观看的视野并因此成为网络的一夜红人。当这些虚拟的满足成为社会 生活中无害的润滑剂时,她们快乐吗?她们真的相信那些虚拟的美丽吗?在这个被时尚和网络改变的世界,每个人都想变成美丽的使者,无论怎样的个性,都会不自 觉的以标准的眉型和微笑示人,因为只有变成她者自身的价值才可能被辩识和确认。苑瑗用她敏锐、清新的笔触,让这些粉饰的美丽停留在晶莹剔透、光鲜脆弱的泡 泡里,充盈其中的时尚靓女旁若无人,自信而闲适,她们的美丽和从容就像这些易碎的泡泡一样,成型和消解都只在一瞬之间。她们像一个个水滴粘附在腔肠般的温 柔景观中,这种别有洞天的白色人造幻境绵延温婉,让人暂时忘记在急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体的处境和不安,只感叹于青春造就的xx浪漫。苑瑗用她的视觉实践和思 考见证了青春在当下世界中的{wd}与无助。

 

艺术家自述

潘琳
我的这组作品要表达一种不安的感觉,我画的大多都是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片断。我们通过照镜子来完成自我认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与别人的交往,别人对自 己的态度,来更好的认识自己,别人是我们的镜子。我感兴趣的汽车的反光镜一方面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不方便看到的环境;另一方面,它跟随我们不停 移动,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它正好符合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状态。

苑瑗
最初在网上发现了个网站,这个网站聚集了很多热爱自拍的年轻人,她们在网络上晒自己的照片,我也曾经在这个网络上发布过自己的照片。大家的照片都会尽量用 PS 修改得xx,这样引来别人的赞美,我们都沉醉在虚拟的满足中。但很快我怀疑这种“美的东西”真的曾经存在过吗?于是我有了想画这些人的念头, 但是画在普通的画布上无法让人感受到这种美丽而又危险的感觉。有机玻璃的材质符合这种感觉。而UCCA这个计划我又把它延伸成一个空间的装置。

 

UCCA白立方、黑盒子地址: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电话:010-84599269

郑重声明:资讯 【“由喻红策划” 潘琳、苑瑗:物非物| 好戏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