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美真实的太空战力差距太大_杨门虎将_新浪博客
日前,中国空军司令许其亮在接受《解放军报》采访时曾说,中国已经认识到要增加太空作战的能力。这番话让各国大作“中国威胁论”的文章,殊不知中国以现在的航太能力无法建构真正的天军,在复杂的国际政经关系中,更没有筹码率先发起航太军备竞赛。


  从基地来看,中国现在缺乏媲美卡纳维尔角(Cape Canaveral,北纬28?33‘21",西经80?36‘17"。)地理优势的航太基地,至少在海南文昌基地(约为北纬19°20‘至20°10‘,东经108°21‘至111°03‘之间)完成前是如此。完成后,海南岛仍非{zj0}位置,海南岛缺乏航太相关产业链。必须依靠海运转送中国本土的物资和零部件,不便于隐密运输。以美国当前间谍卫星的分辨率来说,轻而易举能过滤出可疑的运送船只,若在情势紧张时,易受巡弋飞弹和无人飞机威慑。


  从运载能力观之,美国具备30吨以上的近地轨道发射能力的太空梭,中国的长征系列仍只有9吨左右的发射能力。中国目前的机遇是在战神火箭(Ares)问世之前,能否完成其20吨运载能力的火箭,把握美国的空窗期,提升发射占有率。但别忘了,美国仍有大力神(Atlas)和三角洲(Delta)火箭可供使用。即使中国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但美国仍有数量和经验上的先发优势,这不是几年内的技术创新便能轻易超越。


  从科技含量观之,美国目前拥有的奈米卫星(10公斤以下)和大型卫星(10吨以上)种类和技术的成熟度胜过中国,而中国最成熟的东方红平台和资源卫星平台仍有半导体元件的技术瓶颈仍须突破,自然在功能上不如美国卫星。此外,在自由市场的竞争下,美国不只官方有能力发射火箭,民间诸多的航太企业也有能力自制和发射卫星,选择性高。放眼中国,唯有官方的中国航天集团主导一切,竞争和创新能力受到的主客观限制较美国多。


  从国际经济的角度观之,中国当前的民间航太科技产品大多依赖美国,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例,97%使用美国的GPS系统,北斗系统仍未推行至民间,先天上其覆盖率不如GPS以外,其业务推广的效率过慢,航太相关产业的业务衔接上,中国的自给能力仍有落差。欧盟至今仍未解除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的贸易禁运措施,俄国对中国的技术保护日趋严密,美国更是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华为的并购案,这些历历在目的限制,让中国无法顺利获得核心技术。若贸然发动航太军事竞赛,只会引起更严格的禁运和处罚,中国并非没有这样的风险承受能力,但是值得吗?


  从当前国际政治环境观之,中国高喊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有利局面不在。欧巴马是一位不同于布希般好战的总统,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势必持续温和和对话的外交路线。中国于此时穷兵黩武,起外太空军备竞赛,正好落人口实,有助美国的修补和平形象。眼下日本高喊东亚共同体,东协高举加3旗帜欢迎中国的气氛下,中国断不可能为了航太领域牺牲更多的国际利益。


  即便没有足够的条件和环境鼓励中国发展航太军力,但中国公开的航太计画中仍有掩盖部分军事意图的环节,各方仍有暗中观察的必要,但不需过度解读。

推荐阅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中美真实的太空战力差距太大_杨门虎将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