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绥敏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相传埃及的名字来源于古城孟菲斯,意思是“黑色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人类文明在古老的尼罗河畔生息、繁衍,为后人留下无价的遗迹和梦幻缥缈的谜团,既令人赞叹也使人费解,甚至疑为史前文明或外星人所为。我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天伦度假组织之功,踏上了埃及八日游的旅程,于2008年6月14日出发,八天时间虽嫌短暂,可说是蜻蜓点水、走马看花,但都是亲临目睹,结合史地书籍的介绍,对埃及有了概括的了解。我已年过七旬,千里迢迢到埃及“朝圣”,可谓不虚此生!为表达我欣喜之情,将此旅游的一己所得,付诸笔墨,以飨同好。
此次天伦度假团队,共二十四人,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组成,以老年为主,导游两人,由田禾带队。自始至终大家和睦共处,遵纪守法、亲如一家,共享欢乐。可谓乘兴而去,满意而归,大家又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成了忘年之交,北京分手,互留电话,都希望保持联系,使友谊长存。
开罗一下飞机,当地导游阿卜杜接站,让大家登上大巴,直驰亚历山大。为避开堵车延误行程,熟悉情况的阿卜杜决定走车辆较少的“沙漠路”,约二个小时就到达亚历山大。途中阿卜杜向大家讲解埃及的风俗及购物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埃及的历史地理概况:埃及现在的国土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96%为沙漠,人口七千多万,而首都开罗人口有一千五百多万,作为非洲{dy}大城市。尼罗河纵贯国土南北,注入地中海,在埃及境内全长1530公里,是维系这个文明古国的生命线。尼罗河是世界{dy}大河,它发源于东非布隆迪高原,全长6671公里,流经坦双桑尼亚、苏丹等国家,最在后经埃及流入地中海。
北京与开罗,夏季时差五小时,飞抵开罗耗时九小时,其中一小时耽误在曼谷中转站。为克服时差的影响,我们一直在飞机上睡眠,到开罗时为当地时间清晨五点半,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一个“长夜”,七点多就到达了亚历山大港,沿途公路两边都是沙漠,只有靠近公路边沿种了一排树木,间种花卉。部分地段种植了椰枣及葡萄,但都“尘土满面”显得干枯,说明严重缺水,我不知道当地浇花种树的水来自何方,想必困难很多。惟有尼罗河及引水渠两岸,水草丰茂,郁郁葱葱,庄稼长得很好,椰枣到处都是,颗粒大穗下垂在树端。据说这里的椰枣就是北京卖的“伊拉克蜜枣”,含糖量高,特别甜。当地农民认为农业收入较低,不如盖房增值迅速。于是近几年来掀起了一段“盖房风”。农村如此,城市也一样,可是由于收入低微、资金有限,多数房子只盖了一半,无钱再盖,就停了下来,据导游说:父辈有多少钱先盖底层,留出柱头接口的钢筋,等有了钱或子女工作后,有钱再接着盖。这样的“烂尾楼”到处都有,成了埃及的特殊景观。
另一个特殊状况是高速公路不能开高速车,上限时速90公里,否则要重罚。高速路两侧的栏杆槽钢多数被破坏盗走,改用水泥墩代替,根本起不到隔阻行人的作用。这说明了当地管理水平及人民的素质还处于较低阶段。我们先去亚历山大南端的夏宫,夏宫临海而建,没有泰国皇宫的金壁辉煌,而是休闲型的淡雅清静,假山、草亭、凤凰花、椰枣树是一特色,凤凰花是木本植物,叶片如鳞,类似中国的榕树,花形五角,中有芯须,有两种花色,一为酱红,如火如荼,鲜艳夺目,一为粉红,淡雅可人,初时我不知其名,向导游阿卜杜询问后才知名叫凤凰。夏宫门口有军人站岗,不对外开放。据说是现任总统穆巴拉克的住宅。海边别墅也属私产,我们只能隔房看海,到不了海边。
饭后导游带我们参观亚历山大灯塔,顺便也介绍马路西面的国家图书馆。亚历山大灯塔也叫法罗斯灯塔,因灯塔建立在法罗斯岛的一块礁石上。 公元前336年,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成为马其顿国王,用了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座风景迷人的城市。亚历山大之后,托勒密家族成为埃及{zg}统治者,为了护佑这座城市的福祚,法罗斯岛上建立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灯塔,成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方形灯塔总高135米,塔基边长8.5米,塔身分上、中、下三层,据说上层是一个圆形塔顶,塔顶内的导航室中有巨大的火炬,塔顶之上是海神波塞冬的雕像,高约七米,月黑星稀的夜晚,冲天的火光,通过巨大的镜面反射,照亮地中海海面的夜空,形同白昼,为航船导航。可惜的是由于1303年8月8日的强烈地震,将灯塔顶部震塌,但塔基犹在,没想到1375年又一次猛烈的地震,残存的塔基终于倾覆于大海之中。1994年有关部门在灯塔旧址修筑防波堤时,意外发现海底有古代石料船及雕像,于是从1995年开始,考古人员在灯塔旧址二万多平方米的海底进行了拉网式的搜查,终于找到了灯塔的塔身。
6月15日傍晚从亚历山大回到了开罗,16日上午乘大巴去参观国家博物馆,车跨尼罗河桥时可以看到高高矗立的开罗观光塔,塔高185米,建在河心岛上,是开罗{zg}的建筑物。
开罗是非洲{dy}大城市,也是世界xx的历史文化古城,它以南北向的尼罗河为中心线,把开罗分为旧城和新城,东岸的旧城部分是建于十一世纪至十六世纪的古建筑,有许多xx的清真寺与萨拉丁城堡。西岸的新城是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楼林立、马路宽广,汽车频驶,与旧城古老的街道,任意走着路驼和马车,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汽车开得很缓慢,当地司机对堵车好像已习以为常。沿汽车路上小贩可以任意穿行,叫卖食品的及汽车用具,这种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彼此并存的“矛盾”是开罗一大特色。
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有一座紫红色的建筑,这就是埃及国家博物馆,除我们北京团队外,博物馆已聚集起很多人群,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肤色,操着不同的语言,真可谓五光十色,四方云集。互相见面都面带笑容,有的还xx势致意。馆内禁止摄影,照相机、摄影机都统一由门检处暂存,馆内展品都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这里展示出从古国王到罗马帝国,从埃及艳后到法国皇帝。留下了凯撒大帝的头像,也记载着拿破仑的足迹,浓缩展示出埃及的变迁史。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全身缠绕得严严实实的木乃伊,身上油漆彩画五颜六色,头上带有面罩,全身置入长条盒式的棺木内,两足高高翘起,其外有整块石料凿成的棺廓。展馆分两层,面积很大,展品繁多,由于通风不敞,非常闷热,只有一间特殊展室里有空调设备,所以参观者无法慢慢观摩,在里面作长时间的逗留。更由于旅游时间的紧凑安排,只好走马看花,概略地听一下导游对重点文物的讲解。我余兴未尽,在馆内小卖部购了一本中文版的《埃及博物馆展品集锦》,等回到北京后再慢慢地品赏。
为改善口味,午餐安排在一家中餐馆-园山饭店。因受旅游经费的制约,不可能全部安排xx菜肴,能做到洁净可口、色味宜人,在国外能吃到这样的中餐,已算是相当不错了。饭后导游带我们去一家叫“金老鹰”的香精宫,店内职员为招揽顾客,先给大家呈上饮料,然后介绍以花为主料的香精功能,掺兑后它们对人有什么作用,除使人闻到香气外,还具有医疗作用,如治xx感冒的薰衣草薄荷香精;洗头防干保湿的玫瑰、茉莉香精,还有增强性机能的与花合制的各类香精,花色繁多,什么阿拉伯之夜;沙漠之秘密;生命的钥匙等等,为吸引顾客,经营促销,想尽了一切方法。1毫升香精价格为1美元,多购则优惠;100CC装只售80美元,250CC装的售200美元,我们北京去的游客大部分很精明,买者只有少数几个人,也算代表大家回报了导游及商家的一番盛情。
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半,大巴送我们到火车站,火车站外表古老陈旧,若导游不说根本看不出这是个火车站。门口有两个人把门检票,凭票放行。进门就是站台,南北狭长,铁道边沿站台上站满了人,外侧有几家小商品店及一间厕所。上下火车的人没有秩序,车门敞开着,车内通道都站着人,类似市内的公交车一样。乘坐者大部分是身穿长袍的阿拉伯人,对我们这些华人xx着好奇的目光,也有年轻人向我们xx势以示友好。登上火车,每两个人一个包厢,上下铺,房内有一个简易的洗手盆和梳妆镜。一会儿列车员给我们送上晚餐,份饭套餐有鸡块或鱼块两种,配有生的蔬菜黄瓜条及胡萝卜丝,因“饥不择食”如风卷残云,吃得精光,又另花五个埃镑添了一杯咖啡。
从开罗到卢克索,行程约七百公里,因铁路轨道平整度较差,摇晃颠簸得像摇篮一样,好在我们已困倦不堪,迷迷糊糊地一直睡到天亮。七点一刻到了卢克索车站,整整走了一夜。在火车上吃完早餐,出站即上大巴,开往尼罗河东岸的卢克索神庙(Luxr Temple)。卢克索是一个镇,座落在底比斯古城之上。底比斯曾经是一座繁华热闹的古城,名气很大,底比斯是希腊人对这座城市的称呼,埃及名字叫威斯。自公元前1991年始,是古埃及的首都,埃及的帝王拉美西斯二世,把兴趣xx到神庙的建筑上。这座卢克索神庙是献给众神{zw}阿蒙的,阿蒙是太阳神,是光明的象征。羊首狮身的司芬克斯大道宽阔壮观,羊首狮身石雕分列两侧,连接着凯纳克神庙,全长2000米。当尼罗河泛滥时,埃及人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持续二十四天的宗教祭祀。他们从卡纳克出发来到卢克索神庙的正门,接受这里的女祭司代表阿蒙给众人赐福。卢克索神庙正门有一对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高二十五米,碑身阴刻着象形文字,刻记了“古埃及的拿波仑”—图特摩斯三世的事迹。这两座方尖碑中的一座,被法国人运到了巴黎,置放在罗浮宫内,现在仅剩左侧的一座与不远处矗立着两座巨大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坐像为伍。坐像人称门农石像,高十五米。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神庙和院落是卢克索神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这些建筑的主要是石柱及上面的浮雕。拉美西斯二世的神庙庭院里雕建了巨大的阿波罗形象的他,像高十七米,据导游介绍,它的单体重量在一千吨以上。
在卢克索神庙和凯纳克神庙中,使人凝思猜想,在公元前1300多年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兴建规模如此宏伟、数量众多的石像石柱,它的采运、雕琢、建造,在没有机械电器的年代,可以想象,建造如此浩大的工程,多么的艰巨!它们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持续了多少年月?令今赞赏、嗟叹!
帝王谷与卢克索神庙卡纳克神庙隔河相望,在尼罗河西岸峭壁上,开凿的多处隧道与墓穴,是安葬历代帝王遗体的地方,这是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发现的。此后帝王谷就无安宁之日,把有价值的古代殉葬品,几乎盗窃一空,流失到世界各地。惟剩图坦卡门的一座陵墓没有发掘出来。后经十年左右的考古发掘,于1922年11月才找到了神秘的墓穴入口处,发掘出来的殉葬品,大大小小计有五千多件,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我们参观帝王谷,时值正午,烈日当空,道路上无一草一木,阳光反射强烈到睁不开眼睛。只有上山的坡道南侧建有一排办公用房及敞棚,可供游人休息避阳光之用。每条支路都通向一座墓穴,墓道和墓室均凿成方形顺坡下挖,终端是置放石棺的墓室,墓道及墓室侧壁及室顶都绘有彩画及象形文字,多数因年代久远已模糊不清。有一座墓室在谷的南侧西端山腰上,先上坡进入墓道,再逐级下降,至少有三层地下室那么深。墓室中除石棺以外已空无一物。法老的咒语:“不论是谁搅扰了法老的宁静,‘死神之翼’,将降临他的头上”。现有墓室被人掏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进出墓穴,彻底打破了宁静,咒语已失去了想象的效果,这是法老们万万没有想到的事。
午餐后继续赶路,沿途观览了经地震后残存的美侬巨像,两座孤零零的石像,供人合影留念。傍晚六点多钟,大巴进入红海边上的“红疙瘩”,入住希尔顿度假村。在新修的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两侧,所有度假村都沿海而建,马路中间设有灯柱及供游人休息的坐椅,还新栽了一排椰枣树,因淡水金贵,花木要成活,实非易事。
希尔顿是沿海度假村之一,施工还在继续。这个旅游群落的兴建,只有两三年的时间。希尔顿占地面积很大,从马路进入大门,一直通向红海边缘,修建了一条宽阔的海堤伸入海中,将沙滩劈为两半,堤的{jd0}是一个轮船码头,有十几艘小轮船停泊在沿边,供游人使用。其右侧为弧形沙滩,伞形小亭沿滩而建,近处摆放着很多躺椅,供泳者休息。
院落内以露天泳池为中心,两侧花木郁郁葱葱,其外缘为两层小楼,十几座小楼可容纳五六百旅客。楼的左右均为花卉草坪,三角梅盛开,为主色调,椰树成林,每天由专职花匠浇灌修剪,身处非洲丝毫没有感到酷暑炎热,难熬的感觉觉。
爱早起或晚睡的旅客,起早漫步到海边观日出、赏晨曦。捡拾残碎的珊瑚或贝壳。晚饭后在海堤上散散步,听听海潮的拍击声,观赏迷朦月色及婆娑椰影的夜景,海边的灯柱微光闪烁,海边茶室中播放着轻音乐,使白天的旅途疲劳,忘得一干二净,注目澄澈的海面,荡漾着椰树倒影,心境也随着微波起伏,思绪油然而生。此时此地用数码相机,摄下这醉人之景,回家放大置入画框,挂在客厅或卧室之中,回味无穷!
我酷爱游泳,每日两次。红海海水盐份比重较大,手足不动,不会下沉。仰观宇宙,天宽海阔,心胸豁然开朗。乐在其中矣!上岸后在沙滩上躺下,晒晒太阳,经海水浸泡的皮肤,微红呈黑,起到了xxxx的作用。泳后食欲大振,吃惯米饭炒菜的我,也改变了食性,对荤素俱全、中外混杂的自助餐,抱着好奇心,每样都品尝一下,吃得津津有味,这是旅游效应,很多人都有同感。
6月18日下午大家都报名乘车去玻璃船码头,在船舱中俯看水下的珊瑚礁及游鱼,船员穿着泳衣在船底作喂鱼表演。返航途中船员们演奏乐器,打鼓跳舞给大家表演,也邀请旅客参与,我们团队老中青三代人都有,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除个别人被邀对舞外,都参与了集体活动,双手搭肩,排成xxx按乐曲舞动,群情激奋,笑声、掌声、鼓声响彻海面。带摄相机的队友摄录了这一欢乐动人的场景,留作纪念。
6月19日早餐后自由活动,有的到海滩散步,有的到银行换零钱,有的整理行装,十一点钟集体退还房卡,宾馆为我们准备了午餐,在途中进餐不耽误行程。约于下午六点半回到开罗,直奔尼罗河边的游船码头。约定在船上进餐、观看节目,观赏尼罗河夜景。在节目演出过程中,演员与旅客互动,邀舞合影,留作纪念。晚九点左右入住金字塔洲际饭店。
6月20日是旅游{zh1}{yt},七点开饭,九点多乘车先去市内参观纸莎草画店,不少人购买了描绘埃及历史的纸莎画。然后驱车参观左塞王法老墓,据说是埃及最早的金字塔,已有四千八百年的历史。入口处的走道有40个柱子,俗称纸莎草柱,是一个叫应合天的建筑师设计的。柱石砌缝细密,浮雕工艺细腻,今人亦难出其右。
埃及之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古迹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它是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有九十余座,规模{zd0}的是开罗西南吉萨高地上的三座大金字塔,其中一座叫胡夫陵墓的金字塔是{zd0}的一座,是世界上体量{zd0}的单体建筑之一,它由二百三十万块巨石砌成,石块重达数吨或数十吨,石块之间缝隙严密,没有任何黏合物。这些石块是用什么工具砌割?怎么打磨抛光对缝?至今猜想纷纭,莫衷一是。金字塔到底是不是法老的陵寝呢?因为金字塔内没有发现遗骨和珍宝。金字塔的功能至今还是个谜。
狮身人面像—司芬克斯。全长73.2米,高20.3米,是世界上{zd0}的岩石雕像。传说是公元前1430年的{yt},埃及十八王朝王子图特摩斯在荒漠上狩猎,小憩时矇胧中巨像司芬克斯说:“我是伟大的太阳神,这些沙石使我透不过气来,如果你为我xx这些沙石你将成为上下埃及{zw}。”王子派人清理了沙石,并在周围修建了挡风砂的土墙。公元前1425年,司芬克斯预言成为现实,但在元前三千年要完成如此规模宏大而复杂的工艺品,我们猜想它必定是由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群体所为。
埃及的古代文明,至今仍闪烁着历史光芒,令后人赞叹不已,谜样的遗迹使人煞费疑猜。我主观认为,今日赞叹埃及的古代文明,是帝王法老们用不文明的手段,奴役着千百万劳动人民,流血流汗为他们建造生前死后的所谓“不败基业”,和我国的万里长城一样,金字塔和神庙的营建,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产物,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我们赞赏人民的手艺高超,也应悼念为此而付出牺牲的劳苦人民!今后不要再为新法老们,利用劳苦大众的血汗来建造规模巨大、歌功颂德的“形象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