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_血精灵长老的空间_百度空间

经济日报

编者按 服务业快速发展,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服务整个经济发展的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努力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切实提高金融等服务业对农业农村经济、中小企业等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郭怀英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进入新世纪,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加速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了一些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服务外包、互联网信息服务、通信增值服务、研发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们要充分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趋势,抢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机遇,加快我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把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着力点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实质性进展,迫切要求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新一轮经济调整,服务业跨国投资和离岸服务外包继续加速向我国转移,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机遇。我们要把握新一轮产业调整和转移的重大机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契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突破价值链关键服务环节,努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是着力提高和扩大服务外包的内需市场。要加快探索并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引导有一定规模、经营业绩良好的重点工业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延伸产业链,剥离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供应、采购、营销、研发、科技服务、设备检修、后勤服务业等,形成一大批围绕主业服务社会的独立核算的法人实体,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主体,壮大生产性服务业。要加快壮大本土在岸服务外包产业,可考虑研究并制定促进政府采购生产性服务的专项政策,加大对服务产品的采购力度,拓宽采购范围。

   二是着力围绕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走出去”、“引进来”。要通过服务贸易、引进外资、主动接受国际服务业转移、“走出去”,接受xx的中间服务,近距离地学习先进服务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提升服务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并在技术法规、标准、认证体系上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引进海外研发公司、商务服务机构等生产性服务机构,鼓励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到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或并购海外的研发机构或技术型公司,获取知识产权与研发能力,提高全球化运营水平。要在物流、金融、商务、信息服务、离岸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国际品牌。要把离岸服务外包作为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来大力发展,改善政策、法制和商业运作环境,鼓励服务外包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创建一批知名服务品牌;强化人力资源产业链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职业培训机构,鼓励大学、企业等开展合作,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服务外包的公共支撑平台,以统一的品牌形象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着力以形成有效聚集、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推进聚集式发展。近些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向产业带聚集,向中心城市聚集,向制造业产业集群聚集,产业形态不断创新,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服务业聚集区和服务业功能区。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与形成有效聚集、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还有差距。要通过规划布局、政策引导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手段,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性集聚。要引导中心城市建设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在服务本地产业的同时,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要加强区域分类指导,引导各城市间适度竞争形成错位发展,扶持政策要向优化商业环境、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倾斜,优化服务资源配置。要充分依托生产性服务聚集发展的优势,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xxxx。要引导地方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生产性服务体系,依托工业支柱产业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依托产业、面向产业、服务产业,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格局。要重视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瞄准和聚集产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规范服务标准,科学引导区域服务业的集聚发展。

   四是着力围绕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功能推进高级化进程。我国服务业已经走过了数量式发展的阶段,正处于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的新阶段。具体看就是要拓展服务领域和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产业素质,通过服务创新带动规模扩张,在结构升级中加快发展,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促进服务业的结构优化。为此,要抓住信息化这个重要机遇,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创新、组织流程创新以及服务模式创新;鼓励通过应用信息网络、物联网技术,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体系,创造新的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应用信息网络、电子商务技术,改造提升批发、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培育品牌服务,打造品牌xxxx,开展品牌活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化发展。对于产品易于标准化、资本密集型的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批发、交通等生产性服务业,要鼓励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产业效率;对于服务个性化、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研发、设计、技术咨询、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应多注重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提升产业素质。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新格局

   从总体看,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之间处于简单互动阶段,工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和带动作用还很有限,与工业关联最多的仍然是批发贸易和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二者协同发展存在两难困境,需要提供相应的环境支持,推动二者建立联动机制和互利共生的发展模式。

   一是要鼓励工业企业整合和重组服务流程,推动工业上下游服务环节的外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与相关服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健全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培育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

   二是要推进知识、技术、信息等服务要素在工业链条上的有效应用,鼓励家电业、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中规模企业运用服务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引导一部分企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

   三是要支持企业从低端生产逐步向中间产品、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等中端环节延伸,提高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水平,强化生产环节与技术研发的相关性,并适时向产业链条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延展,从而推动价值链逐步从中低端向中xx攀升。

   四是要从产业链研发创新环节着手,大力发展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服务,重视中试服务、工艺设计、装备服务以及新产品营销和知识产权运作等服务业态,鼓励企业加强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在对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进行突破的基础上,向复杂产品的自主开发突破。除大力发展专门化的研发服务机构外,还要更加注重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内部建立研发设计部门、工程实验室并增加研发投入,壮大研发产业规模。

   五是要从品牌渠道建设环节入手,加大对企业品牌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品牌的保护,鼓励制造企业在境外设立市场营销机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培育自主国际性品牌,鼓励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实现服务品牌带动产品品牌推广、产品品牌带动服务品牌提升的良性互动发展;鼓励加工企业与国际xx品牌合资合作,参与设计,参与研发,积极推行品牌国际化,持之以恒地实施品牌战略。



郑重声明:资讯 【促进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_血精灵长老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