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低调掌舵长虹6年背后及LCD等相关知识- liwublog3 - liwublog3 - 和 ...
赵勇低调掌舵长虹6年背后及LCD等相关知识 [原创 2010-05-11 21:01:11]   
2010/3/15/10:17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程元辉 陈宏宇
3月9日,本已经有春天味道的四川绵阳迎来了一场降温.
记者一行来到长虹总部,这里十分平静,突如其来的财务xx事件并没有打断员工的正常工作节奏.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再次表达了长虹的立场:"正如公告所言,四川长虹没有财务不符合财务标准,没有财务xx."
对于长虹未来的发展,刘海中表示:"发展良好,未来十分看好,长虹已经完成机制上的转型和技术上的积累,蓄势已经完成,接下来将迎来一个爆发时期."
"xx门"不影响长虹发展
一笔12年前的财务旧账把沉默了6年的长虹再次拉回大众的视野.
长虹怎么了?
记者带着众多质疑深入长虹总部mm四川绵阳调查,以期待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四川证监会正在对长虹财务xx举报进行调查,目前正在走相关流程.业内人士认为,范德均的举报只是长虹发展的一个小插曲,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应该在预料之中,不会影响长虹未来的发展.
而一向低调的长虹董事长赵勇上任已有6年,从未有一次正面面对媒体的采访,即使面对外界质疑,也很少出面反驳,赵勇的低调让外界不知所措.记者在绵阳希望能采访到这位低调的长虹掌舵人,经过协调仍然以失败告终.
一位长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赵勇上任之后就宣布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就此举动的原因,该人士认为这是个人风格,其性格谦和,不喜欢张扬.
该人士还透露,这也与赵勇在长虹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使命有着紧密的联系.从长虹生产厂{dy}任生产厂长王金成到倪润峰再到赵勇,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
儒将赵勇
1985年,长虹生产厂在王金成的带领下完成了军转民的体制改革,第二任领导人倪润峰带领长虹由小到大,成为彩电行业的龙头,赵勇的使命则是领导长虹由大走向强.
而37亿的巨额亏损,国企陈旧的体制,彩电市场竞争激烈hh出身书香世家、多年清华大学教书经历,儒雅的赵勇能否掌舵好这艘航母引来了众多的质疑.
面对这些,赵勇有自己对企业的管理思路和商场生存法则.赵勇一方面完善产权改革,提出拒绝管理层"MBO",得到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对企业管理内部架构和产业布局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004年7月赵勇上任之后,邀请欧洲{zd0}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长虹把脉,协同制定新的施政纲领,长虹管理机制从生产型向经营型机制转型.
按当时赵勇的设想,长虹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分三个阶段,{dy}个阶段是概念规划,体现罗兰贝格为长虹制定的公司组织架构调整;第二阶段明确各公司各部门的"职责、权力",目的是使责、权、利相统一;第三个阶段是要解决"如何干"的问题.
在产业布局上,赵勇推出产业发展"三座标"战略,沿着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进行企业变革与发展.
据刘海中介绍,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都基本完成.在产业形态中,将夯实"黑+白"传统制造产业基础,朝3C融合发展,进入IT、通讯、信息家电等领域.
在商业模式上,实现战略联盟,向系统以及服务提供、内容提供延伸,长虹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打通产品、服务、内容的界限,从离散型交易模式向连续型交易模式转变.目前长虹与微软、IBM、GE、AMD、中国电信、盛大等都有战略合作.
刘海中对记者说:长虹正在向技术先进和附加值高的产业转移,掌握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实现核心部品的自主研发,实现向产业链价值上游的战略延伸,这一点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由于长虹成功转型,2009年,长虹集团实现整体销售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25%.国内市场销售取得大幅增长,其中家电下乡彩电销量全国{dy},冰箱销量位列行业第二.相比赵勇上任{dy}年当年销售收入约130亿元,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使命让赵勇明白,这样一个位置需要少说多做,他成了国内{dy}位跑了十万公里调查市场的总经理级人物."赵勇每年5到6月之间都还会去调查市场,基本上都是跑三线城市,调查市场,回来调整公司发展策略."上述长虹内部人士表示.
在长虹内部,员工对赵勇的印象是"埋头实干,重视技术,有管理思路,务实派的管理者",尽管对外界低调,但赵勇在长虹内部人缘很好,员工都亲切地称他为"勇哥",这位少壮派的国企管理者早已在长虹站住脚跟,已经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从求稳转向快速发展
四川长虹一度从每股4元左右飙升到60元,如今几次除权之后股价只有7元多,长虹还能重铸以前的辉煌吗?
一位长虹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和地震灾害,以前长虹发展讲的是求稳,现在内部形成的调是抓时间,快速发展."
长虹变调的原因是赵勇在任几年对电视核心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完整布局,长虹已经掌握显示屏和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
目前长虹传统制造产业已经形成",;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如长虹电视业务,长虹成为国内{wy}同时发展等离子、液晶和OLED的企业,形成"面板+整机"的垂直整合产业布局,正谋求掌握产品定义权.
2008年4月,长虹开始建设中国首条OLED的显示屏生产线,使长虹沿着战略构想持续构建了平板显示屏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长虹方面表示,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量产.
据记者了解,2009年3月,长虹建成中国{dy}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zx1}一代新型等离子显示屏生产线,彻底结束了行业"缺屏少芯"的历史,形成可以在等离子领域与日韩企业抗衡的局面.今年1月,虹欧等离子面板项目实现全面量产,今年产能为260万片,2011年形成年产600万片的等离子模组的能力,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达17%,进入全球第三.
去年10月,长虹与台湾友达战略合作,共同投资组建长智光电研发生产液晶模组,首期建设四条玻璃基板与背光模组组装生产线,生产26-55英寸液晶模组,年产能360万片;长虹计划投资3.9亿元实施平板电视扩能改造提升过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中,三大技术中,等离子显示屏具有与国家"大飞机项目"相媲美的战略意义,它彻底结束了中国平板电视行业"缺屏少芯"的历史.长虹认为,长虹对等离子显示屏技术再进行创新,拥有400多项专利,拥有与松下、三星等生产厂家在国际舞台同步的水平,中国等离子电视生产不再受国外技术垄断限制.
据业内人士介绍,平板电视中,屏的成本占据60%,模组元件的成本约为25%,未来市场竞争的成本部件就是屏.
"长虹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生产屏核心技术的企业,随着规模化量产,长虹生产屏的成本还会下降,在国际平板市场上都将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刘海中表示.
据了解,根据计划,长虹今年销售任务为600亿元,比去年470亿元将大幅度增长,进入一个爆发阶段,主要增长将来自于平板电视的销售,这对长虹股票将是个利好消息.
"电视已进入一个换代的高峰,平板电视将是未来的发展的主流,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我们要做平板电视大王."刘海中介绍说.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长虹今年还将迎来一个国家战略产业投资项目,长虹方面并没有否认,但也没有透露是何项目,业内人士猜测与三网融合有关.
相关资料:
LED显示屏(LED panel):
LED就是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缩写,简称LED.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LED显示屏分为图文显示屏和视频显示屏,均由LED矩阵块组成.图文显示屏可与计算机同步显示汉字、英文文本和图形;视频显示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控制,图文、图像并茂,以实时、同步、清晰的信息传播方式播放各种信息,还可显示二维、三维动画、录像、电视、VCD节目以及现场实况.LED显示屏显示画面色彩鲜艳,立体感强,静如油画,动如电影,广泛应用于车站、码头、机场、商场、医院、宾馆、银行、证券市场、建筑市场、拍卖行、工业企业管理和其它公共场所.
它的优点: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微型化、易与集成电路匹配、驱动简单、寿命长、耐冲击、性能稳定.
随着led市场的发展,需求led显示屏的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踏着匆忙的脚步来往于繁华的道路,所以现在很多大型的活动都会通过楼宇或路边电子显示屏来直播,比如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的显示屏上都会每天滚动播放广告或者新闻 ,而路边的小型电子显示屏也会有每天的、路况等实时信息来传播给每一个过路者,这样就增加了很多求购led电子显示屏和租赁LED显示屏的需求
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或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液晶显示器起源】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对于许多的用户而言可能是一个并不算新鲜的名词了,不过这种技术存在的历史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就发现了液晶,即液态的晶体,也就是说一种物质同时具备了液体的流动性和类似晶体的某种排列特性.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质,这种现象叫做电光效应.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科学家在上世纪制造了{dy}块液晶显示器即LCD.今天的液晶显示器中广泛采用的是定线状液晶,如果我们微观去看它,会发现它特象棉花棒.与传统的CRT相比,LCD不但体积小,厚度薄(目前14.1英寸的整机厚度可做到只有5厘米),重量轻、耗能少(1到10 微瓦/平方厘米)、工作电压低(1.5到6V)且无辐射,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匹配.由于优点众多,LCD从1998年开始进入台式机应用领域..
{dy}台可操作的LCD基于动态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公司乔治.海尔曼带领的小组开发了这种LCD.海尔曼创建了奥普泰公司,这个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这种技术的的LCD. 1970年12月,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在瑞士被仙特和赫尔弗里希霍夫曼-勒罗克中央实验室注册为专利. 1969年,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Ohio University)发现了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并于1971年2月在美国注册了相同的专利.1971年他的公司(ILIXCO)生产了{dy}台基于这种特性的LCD,很高速缓存代了性能较差的DSM型LCD.
在1985年之后,这一发现才产生了商业价值,1973年日本的声宝公司首次将它运用于制作电子计算器的数字显示.现在,LCD是笔记本电脑和掌上计算机的主要显示设备,在投影机中,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开始逐渐渗入到桌面显示器市场中.
OLED百科名片
OLED结构原理图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因为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因此从2003年开始,这种显示设备在MP3播放器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对于同属数码类产品的DC与手机,此前只是在一些展会上展示过采用OLED屏幕的工程样品,还并未走入实际应用的阶段.但OLED屏幕却具备了许多LCD不可比拟的优势.
目录[隐藏]
{dy}节、概述
第二节、OLED的结构、原理
第三节、有机发光材料的选用
第四节、OLED关键工艺
第五节、OLED的彩色化技术
第六节、OLED的驱动方式
第七节、OLED的优缺点
第八节、OLED的应用
第九节、中国大陆OLED产业化进程
第十节、OLED市场前景四、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地位
第十一节、OLED的技术分类 {dy}节、概述
第二节、OLED的结构、原理
第三节、有机发光材料的选用
第四节、OLED关键工艺
第五节、OLED的彩色化技术
第六节、OLED的驱动方式
第七节、OLED的优缺点
第八节、OLED的应用
第九节、中国大陆OLED产业化进程第十节、OLED市场前景
四、OLED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地位第十一节、OLED的技术分类
[编辑本段]{dy}节、概述
清达光电256*64点阵OLED因此它也一直被业内人士所看好.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而低分子OLED则较易彩色化,不久前三星就发布了65530色的手机用OLED.
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目前采用OLED的主要是三星如新上市的SCH-X339就采用了256色的OLED,至于OEL则主要被LG采用在其CU8180 8280上我们都有见到.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将每个OLED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主动式的OLED比较省电,但被动式的OLED显示性能更佳.
[编辑本段]第二节、OLED的结构、原理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被视为 21世纪{zj1}前途的产品之一.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萤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Light Emission)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显示功能;然有机萤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PM-OLED元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25%.
PM-OLED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作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ns)内,故PM-OLED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P.S.:PM-OLEM的典型结构.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阳极(Anode)、有机发光层(Emitting Material Layer)与阴极(Cathode)等所组成,其中,薄而透明的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如同三明治般地将有机发光层包夹其中,当电压注入阳极的空穴(Hole)与阴极来的电子(Electron)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
而目前发光效率较佳、普遍被使用的多层PM-OLED结构,除玻璃基板、阴阳电极与有机发光层外,尚需制作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 Layer;EIL)等结构,且各传输层与电极之间需设置绝缘层,因此热蒸镀(Evaporate)加工难度相对提高,制作过程亦变得复杂.
由于有机材料及金属对氧气及水气相当敏感,制作完成后,需经过封装保护处理.PM-OLED虽需由数层有机薄膜组成,然有机薄膜层厚度约仅1,000~1,500A.(0.10~0.15 um),整个显示板(Panel)在封装加干燥剂(Desiccant)后总厚度不及200um(2mm),具轻薄之优势.
[编辑本段]第三节、有机发光材料的选用
有机材料的特性深深地影响元件之光电特性表现.在阳极材料的选择上,材料本身必需是具高功函数(High work function)与可透光性,所以具有4.5eV-5.3eV的高功函数、性质稳定且透光的ITO透明导电膜,便被广泛应用于阳极.在阴极部分,为了增加元件的发光效率,电子与电洞的注入通常需要低功函数(Low work function)的Ag、Al、Ca、In、Li与Mg等金属,或低功函数的复合金属来制作阴极(例如:Mg-Ag镁银).
适合传递电子的有机材料不一定适合传递电洞,所以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电子传输层和电洞传输层必须选用不同的有机材料.目前最常被用来制作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必须制膜安定性高、热稳定且电子传输性佳,一般通常采用萤光染料化合物.如Alq、Znq、Gaq、Bebq、Balq、DPVBi、ZnSPB、PBD、OXD、BBOT等.而电洞传输层的材料属于一种芳香胺萤光化合物,如TPD、TDATA等有机材料.
有机发光层的材料须具备固态下有较强萤光、载子传输性能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佳、量子效率高且能够真空蒸镀的特性,一般有机发光层的材料使用通常与电子传输层或电洞传输层所采用的材料相同,例如Alq被广泛用于绿光,Balq和DPVBi则被广泛应用于蓝光.
一般而言,OLED可按发光材料分为两种: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的制备工艺不同: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小分子材料厂商主要有:Eastman、Kodak、出光兴产、东洋INK制造、三菱化学等;高分子材料厂商主要有:CDT、Covin、Dow Chemical、住友化学等.目前国际上与OLED有关的专利已经超过1400份,其中最基本的专利有三项.小分子OLED的基本专利由美国Kodak公司拥有,高分子OLED的专利由英国的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和美国的Uniax公司拥有.
[编辑本段]第四节、OLED关键工艺
一、氧化铟锡(ITO)基板前处理
(1) ITO表面平整度:ITO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商业化的显示器面板制造,其具有高透射率、低电阻率及高功函数等优点.一般而言,利用射频溅镀法(RF sputtering)所制造的ITO,易受工艺控制因素不良而导致表面不平整,进而产生表面的{jd0}物质或突起物.另外高温锻烧及再结晶的过程亦会产生表面约10 ~ 30nm的突起层.这些不平整层的细粒之间所形成的路径会提供空穴直接射向阴极的机会,而这些错综复杂的路径会使漏电流增加.一般有三个方法可以解决这表面层的影响?U一是增加空穴注入层及空穴传输层的厚度以降低漏电流,此方法多用于PLED及空穴层较厚的OLED(~200nm).二是将ITO玻璃再处理,使表面光滑.三是使用其它镀膜方法使表面平整度更好.
(2) ITO功函数的增加:当空穴由ITO注入HIL时,过大的位能差会产生萧基能障,使得空穴不易注入,因此如何降低ITO / HIL接口的位能差则成为ITO前处理的重点.一般我们使用O2-Plasma方式增加ITO中氧原子的饱和度,以达到增加功函数之目的.ITO经O2-Plasma处理后功函数可由原先之4.8eV提升至5.2eV,与HIL的功函数已非常接近.
加入辅助电极,由于OLED为电流驱动组件,当外部线路过长或过细时,于外部电路将会造成严重之电压梯度,使真正落于OLED组件之电压下降,导致面板发光强度减少.由于ITO电阻过大(10 ohm / square),易造成不必要之外部功率消耗,增加一辅助电极以降低电压梯度成了增加发光效率、减少驱动电压的快捷方式.铬(Cr:Chromium)金属是最常被用作辅助电极的材料,它具有对环境因子稳定性佳及对蚀刻液有较大的选择性等优点.然而它的电阻值在膜层为100nm时为2 ohm / square,在某些应用时仍属过大,因此在相同厚度时拥有较低电阻值的铝(Al:Aluminum)金属(0.2 ohm / square)则成为辅助电极另一较佳选择.但是,铝金属的高活性也使其有信赖性方面之问题因此,多叠层之辅助金属则被提出,如:Cr / Al / Cr或Mo / Al / Mo,然而此类工艺增加复杂度及成本,故辅助电极材料的选择成为OLED工艺中的重点之一.
二、阴极工艺
在高解析的OLED面板中,将细微的阴极与阴极之间隔离,一般所用的方法为蘑菇构型法(Mushroom structure approach),此工艺类似印刷技术的负光阻显影技术.在负光阻显影过程中,许多工艺上的变异因子会影响阴极的品质及良率.例如,体电阻、介电常数、高分辨率、高Tg、低临界维度(CD)的损失以及与ITO或其它有机层适当的黏着接口等.
三、封装
⑴ 吸水材料:一般OLED的生命周期易受周围水气与氧气所影响而降低.水气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经由外在环境渗透进入组件内,另一种是在OLED工艺中被每一层物质所吸收的水气.为了减少水气进入组件或排除由工艺中所吸附的水气,一般最常使用的物质为吸水材(Desiccant).Desiccant可以利用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捕捉自由移动的水分子,以达到去除组件内水气的目的.
⑵ 工艺及设备开发:封装工艺之流程如图四所示,为了将Desiccant置于盖板及顺利将盖板与基板黏合,需在真空环境或将腔体充入不活泼气体下进行,例如氮气.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盖板与基板这两部分工艺衔接更有效率、减少封装工艺成本以及减少封装时间以达{zj0}量产速率,已俨然成为封装工艺及设备技术发展的3大主要目标.
[编辑本段]第五节、OLED的彩色化技术
显示器全彩色是检验显示器是否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许多全彩色化技术也应用到了OLED显示器上,按面板的类型通常有下面三种:RGB像素独立发光,光色转换(Color Conversion)和彩色滤光膜(Color Filter).
一、RGB象素独立发光
利用发光材料独立发光是目前采用最多的彩色模式.它是利用精密的金属荫罩与CCD象素对位技术,首先制备红、绿、蓝三基色发光中心,然后调节三种颜色组合的混色比,产生真彩色,使三色OLED元件独立发光构成一个象素.该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发光材料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同时金属荫罩刻蚀技术也至关重要.
目前,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AlQ3是很好的绿光发光小分一于材料,它的绿光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都很好.但OLED{zh0}的红光发光小分子材料的发光效率只有31mW,寿命1万小时,蓝色发光小分子材料的发展也是很慢和很困难的.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面临的{zd0}瓶颈在于红色和蓝色材料的纯度、效率与寿命.但人们通过给主体发光材料掺杂,已得到了色纯度、发光效率和稳定性都比较好的蓝光和红光.
高分子发光材料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调节其发光波长,现已得到了从蓝到绿到红的覆盖整个可见光范围的各种颜色,但其寿命只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十分之一,所以对高分子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发光效率和寿命都有待提高.不断地开发出性能优良的发光材料应该是材料...
郑重声明:资讯 【赵勇低调掌舵长虹6年背后及LCD等相关知识- liwublog3 - liwublog3 - 和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