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是一个我很喜欢的城市,繁华、大气、包容!还有宜人的气候和良好的环境。
这几年基本每年都要去一两次深圳,但是都忙于商务,未曾领略鹏城的各处胜景。今年辰月再次到深圳,好友牛哥便特意开车带我到各处转转:梧桐山弘法寺、莲花山(市政府所在地)小平同志铜像、深圳湾……。
领略了深圳友人的美意,享受了深圳的美景、美食,自然而然的勾起研究深圳的兴趣。
在网上检索到深圳别称——鹏城的由来:
据有关资料介绍,“鹏城”一词始出于黄施民同志之手。深圳特区首批文化工作者、xxx雕像的作者之一的滕文金先生说过:1980年7月他参与了深圳的文化工作,很想创作一件能代表深圳特区精神的雕塑作品,但宝安县志(深圳市是以宝安县为基础兴建的)资料缺乏形象物。字典讲“圳”是水沟。这水沟很难成为雕塑原型。后来,他碰到当时市里的主要领导同志黄施民和丁励松,说及此事。黄施民告诉他:深圳还有个镇叫大鹏镇。三人一合计,觉得这“大鹏”很有象征意义,很能代表特区人的气质,也很好形成雕塑形象,政治意和艺术价值均较高。不久,黄施民就在刚刚创刊的《深圳特区报》上发表文章,公开将深圳称为“鹏城”。以后人们就这样叫开了,媒体也这样报称,一些大鹏雕塑绘画之类的艺术作品也相继出现,深圳市称为鹏城也就得到公认了!
图一
打开深圳的卫星地图,我竟发现了一个巧合:深圳市中的山脉恰恰就是一个大鹏形。
看图一,深圳的龙脉来自东莞,一路蜿蜒铺陈。自羊台山再起一巍峨庞然的祖星,然后落脉、束气、过峡于西丽;突然自塘琅山、梅林山、鸡公山、银湖山一线山脉展开一个大帐——如同大鹏扶摇而起的双翼!再由龙顶山、中康公园处落脉、束气、过峡,起一个漂亮的父母星莲花山——鹏首;深圳市政府就坐落在莲花山前(图一深圳市红点的上边,蓝色方块处。)
市政府
市府子山午向,立的是木局。
深圳市政府背靠由生方来龙的莲花山,端坐一个尊贵的大山帐正中;左有梧桐山、右有南山拱护,前朝香港群山,形成个藏风聚气的漂亮堂局!
局中之水亦美!深圳河自东方旺向而来,左水倒右回环过堂,归于库方深圳湾处入海。两大水库——梅林水库、深圳水库也分别居生、旺方。虽然深圳湾处水口关栏不甚紧,但得利于蛇口处岸线有力的一回勾,并有南山坐镇,扳回不少失分!这个瑕疵也许就是深圳市收益要大幅提交中央财政的原因,感觉有流失!
生龙旺水,整个深圳市得形得局,应该说财、丁大旺。但因为水口和不构成大桓局的因素,贵略逊财丁!
深圳市的东面为旺向,又得青山秀水情有所钟,自然是钟灵毓秀,罗湖区不愧为深圳{dy}财官旺地!如今逐步发展往西南移,整个深圳湾处为库方,是将来的xx大地,又一融金地标!
图三
莲花山据说原来没有这么高,是后来人工堆土增高了二、三十米,然后再如前建了市政府。这样的一个人工增补xx确实有利提升深圳市的格局。市政府的后门(如图三)有个中间圆高,两旁起伏微翘的波浪形蓝色顶檐,神似古建筑中伏飞形的檐顶。也如同展翅翱翔中的飞鸟,正合大鹏形的大形局,有利于承接龙气!因为整个立的是木局,所以这个水形的顶檐(蓝色也可视为属水)xx可以助旺大局的。可惜水形的造型有点不利官运。美中不足的还有顶檐的两根立柱,一根为方形红色,另一根为圆形黄色。也许设计者的本意是整体取红黄蓝三原色,方圆弧三形。但是五行上这样是相克的,柱子带木象,可惜方形带金象,红色为火象,黄色带土象,都用乱了。跟大方向上的水生木象有点背离。
莲花山正顶上立着一位伟人的动态铜像,正压着城市的中央脉线上。本人不敢苟同这样的安排,窃以为立在广场上纪念效果为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