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杂粮的种类及成份

五谷杂粮的种类及成份

古人所称的“五谷”是一种泛指,并不局限于五种。五谷杂粮是个“大家族”,诸如有籼米、秫米、小米、玉米、荞麦、黑豆、蚕豆、红豆、绿豆及甘薯等等,各种粗细粮豆均属五谷之类。五谷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主食,秋季尤以大米、小米最为重要。立秋之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秋老虎肆虐,人体感到倦怠、乏力,再加之秋季气候干燥,极易引起阴虚上火。这时,你只需每天进食一些五谷豆食品,即可以轻松解决“上火”问题。

  ●大米

  大米又名粳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有“米中之冠”的美称,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去餐馆,米饭都是必不可少的。大米的主要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维生素B2等,它提供了人们饮食中27%的能量和20%的蛋白质,同时也是人体所需维生素B1、核黄素和烟酸的营养佳源。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xx、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多食大米能令人“强身好颜色”。正适合秋季补中xx、健脾和胃的需求。中医上还有北粳凉、南粳温,赤粳热、白粳凉,新粳热、陈粳凉之说。其中黑粳米晶莹柔润,营养丰富,含有16种氨基酸及铁、钼、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出50%。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中医认为,其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主要功能是补中xx、暖脾胃的作用,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秋天和冬天食用。《本草经疏》说糯米“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补,则中自温,大便亦坚实。温能养气,气充则身自多热。大抵脾肺虚寒者忌之”。

  ●玉米

  自清代以来,玉米就俗有“珍珠米”美称,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在所有主食中玉米是{zh0}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也是{zg}的。德国xx营养学家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xxx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7种。传统中医学认为,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xx的作用,主治腹泻、xxxx、水肿等症状。适合秋季健脾开胃食用。

  ●小米

  小米又名粟米,其粥营养丰富,因此俗有“代参汤”的美称。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1等营养,所含蛋白质、脂肪均高于大米、面粉。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具有防止xxxx及口角生疮的功能。所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而比例协调,尤其是色氨酸含量为谷类之首,有调节睡眠的作用,还能防治神经衰弱,对秋燥引起的xx很有帮助。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xx、和胃安眠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秋季食用可滋阴养血,使虚寒的体质得到调养,恢复体力。

  ●高粱

  古书记载,五千年以来,中国人在黄河流域就已培育出高粱品种,并大面积种植生产,是非常古老的食物。高粱又称蜀黍、茭子,自古有“五谷之精”、“百谷之长”的美誉,还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其中所含的脂肪、铁的含量比大米多;含有的单宁,有收敛固脱的作用,患有慢性腹泻的病人在秋季常食高粱米粥有明显疗效。中医认为,高粱味甘性温,具有和胃、健脾、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

  ●黄豆

  金豆、银豆不如黄豆。在所有豆类中,黄豆营养价值{zg},素有“豆中{zw}”的美称。其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纤维质、矿物质与维生素。黄豆蛋白质中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全,尤其富含赖氨酸。民间一向以谷豆混食,这是因为谷类赖氨酸不足,而黄豆中缺乏蛋氨酸,两者结合以使蛋白质互补。黄豆及其制品如豆浆、豆腐等对心血管有特殊的作用,秋季经常食用,可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并帮助修复动脉血管壁。黄豆含钙量很高,很适合老人、儿童秋季补钙,对预防小儿佝偻病及老年人骨质脱钙很有效。黄豆含铁不仅量多,并且易为人体吸收,很适合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秋季xx。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和多种人体不能合成但又必需的氨基酸,可以使皮肤细嫩、白皙、润泽,防止雀斑和皱纹的出现,而高含量蛋白质还可以营养肌肤毛发,令肌体丰满结实,毛发乌黑亮泽,容颜不老。中医认为,黄豆性味甘、平,归脾、胃、大肠经,有疏淤xx、补脾益肺、消热xx的功效。主治胃中积热、水胀肿痛、小便不利等症。鲜黄豆芽味甘性寒,xx,有利湿、清暑、xx之功效,初秋食用正可以用于去除暑湿等症。

  ●黑豆

  黑豆又名乌豆,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粗纤维、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并含少量的大豆黄酮甙染料木苷。其富含的18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酸含量,比美国FDA规定的高蛋白质标准还高。其还含有19种油脂,不饱和酸含量达80%。更值得重视的是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不被人体吸收利用还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植物固醇,因此,秋季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肝脏和动脉等方面的疾病有好处。中医认为,黑豆性平、味甘,具有调中下气、滋阴xx、xx明目、利水消肿、xx美肤等作用。《本草纲目》说:“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xxxx,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黑豆确实具有养阴补气作用,是秋季强壮滋补之佳品。

  ●豇豆

  有人称豇豆是“蔬菜中的肉食品”,这是因为豇豆含有易被消化吸收的优质植物蛋白质,很适用于素食者。比较一般豆类,豇豆中钾、钙、锰等金属元素含量很高,是一种碱性食品,可以中和体内酸碱值、抗疲劳,对恢复夏季过多消耗的体力很有帮助。其中所含的铁和锌对于缺铁性贫血和锌缺乏症发病率比较高的人不失为一种补充铁和锌较好的食物来源,尤其适合经期和怀孕的女性秋季食用。其所含的锰对于更年期女性更是必不可少,可以防止更年期前后钙质的流失。中医认为,豇豆性味甘、平、xx,入脾、肾,有健脾xx、利湿清热、xx止血、消渴生精、和五脏,调营卫,理中xx之功。

  ●甘薯

  甘薯又名红薯、白薯、番薯、地瓜,是世界上公认的味美价廉、粮菜兼用、老少咸宜的健身长寿食品,有“土人参”的美称。其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甘薯在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20种xx蔬菜中名列榜首。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xx,适合调节肠胃功能。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生微凉,入脾、胃经,有xx生津,润肺滑肠之功。但反胃痛、反胃、便溏者忌吃。秋季肠燥xx,煮红薯数个,去皮蘸蜂蜜吃即可。而且它还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热能食品,同时又能有效地阻止糖类变脂肪,因此在秋季吃红薯不仅不会发胖,相反能够xx、xx,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花生

  花生是全世界公认的健康食品,在中国被认为是“xx长寿食品”之一。秋天正是花生成熟的季节。其营养价值很高,所含脂肪是黄豆的两倍,蛋白质是小麦的两倍多、大米的三倍,而且易被人体吸收;还含有核黄素、钙、磷、卵磷脂、胆碱、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故被称为“长生果”。中医称,花生性味甘平,适用于xx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各种贫血、咳嗽痰喘、肠燥xx、乳汁缺乏等症。秋季应以养胃护脾为重,而花生正是{zj0}选择。《本草纲目》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药性考》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xx。”可以说,老少皆可在秋季食用花生。

  ●芝麻

  芝*人称之为“仙药”,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甾醇、卵磷脂、维生素A、B、D、E等营养物质。其蛋白质含量多于肉类,其中氨基酸含量十分丰富,含钙量为牛奶的2倍。含脂肪更为丰富,高达54%,它榨出来的油,被誉为油类中{zgj}的食用油。所含的维生素E在众多食品中也xxxx,具有抗氧化作用,它可以阻止体内产生过氧化脂质,从而有效改善周围血管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营养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延缓衰老作用。正因为芝麻含有如此丰富的营养,因而在延缓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才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医认为,芝麻味甘性平,能xx、润肠、通乳、养发、补虚劳、润肌肤,可作补益食品食用。《神家本草经》记载:“芝麻,补心脏,xx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强身。”芝麻分黑白两种,“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秋季食用黑芝麻,能滑肠xxxx,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对求xx的人来说,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再加上秋燥的影响,皮肤会变得又干又糙,而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蛋黄素、胆碱、肌糖,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在xx的同时,粗糙的皮肤也可获得改善。

郑重声明:资讯 【五谷杂粮的种类及成份】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