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低碳生活的六个瞬间

早上7点,北京
闹铃响过5分钟之后,A赖了一会床,起来打开电视开始听着财经新闻洗漱,7点半,带上早饭就出门了。等班车的时候,A看着旁边上了公交车的人,不禁感到窃喜,在发改委工作的福利之一就是这趟班车。现在气价油价都这么贵,私家车车道又少,大清早开大排量汽车挤着上班简直就是烧包,就算是电动汽车,自从开始对火电厂征收碳税之后成本也高了不少,出租车费跟着就涨了。公交车车道虽然是最多,到站时间也越来越准了,但毕竟要提前出来,要真赶上了塞车,不得急死。单位的班车就不同,座也舒服,还提供网络,上了车就可以开始办公,哪怕暴雨大雪,也不怕耽误事。

不过A转念一想,如果能像同学B一样天天骑自行车上班不是更爽,既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时间还有保障。不过这在北京这样的特大老城市是不可能实现的,张掖是新城扩建的时候就按自行车城市的理念规划的,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生活、商务、文教、娱乐、行政等等——都融合在一起,自行车可以在二十分钟穿越这个小城的四分之一,而你在这四分之一个城市里就基本可以完成生活中的各种事情。

这样想着,班车来了,坐到车上,拉下桌子,打开电脑,开始吃早饭,一边考虑一下写了一半的碳减排部分的中期报告和下一步规划。

能源这块呢,她已经写的差不多了,现在最成规模的是风电和太阳能,沼气和垃圾焚烧发电也推得差不多了,不过这两个对环境贡献大,对国家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压缩能力有限,核能虽然碳排量小,环境影响评价不好通过,水电倒是还有潜力,就是前期投资太大。以往风能难以出省、太阳能和潮汐能多的时候用不了少的时候不够用,沼气垃圾发电容量太小,因为有了智能电网和新的储能技术,这些成本都可以缩减下来,新能源更有吸引力了,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嗯,这些面都写到了。

碳交易市场目前比较稳定,已经形成了定价机制,火电厂和炼油企业都在寻找合作的碳储存试点,尽量将自己的二氧化碳处理掉,自从碳税加在了油价里,炼油厂对这事也认真起来,如果找到好的减排方法,自己品牌的油价降下来,竞争力会强很多。

不过低碳技术转让市场就比较混乱了,因为衡量标准不统一,究竟怎样的可以算作低碳技术,又怎样去衡量技术的效率还有问题。对了,前两天有个汽车公司想收购太阳能电池的个案,很能说明问题。这家公司其实并不能立即将电池整合到他们的汽车上,但是如果他的经营范围有这样一部分,就可以算作清洁能源产业,税务可以有大幅度削减。另一方面呢,这家太阳能电池厂所在的欧盟也很想促成这笔生意,这样就可以算作他们对华的技术转让,归在欧盟承诺的技术转让里。其实电池厂是在中国生产的,都污染了好几年了,他们这么一折腾,其实什么也没变,两头受益。应该提一下,下一步的政策是继续培育低碳技术转让市场,容忍这种行为呢,还是细化政策及时收口呢?

早上11点,山西
今天是{zh1}{yt}了,C亲自来检查了一下锅炉,一切正常,{zh1}的一点余热放完就可以封炉了。外面已经是春寒料峭,C看看和自己一样功成身退的厂房,不免有些辛酸,打从供热站从建起来,一直到今天,经营状况一直了了,就没{yt}省心过,虽说是政府补贴的公共设施,却常常闹到无米下锅。

一开始是市政府要求上脱硫除尘的设备,咬着牙加上去了,可是除了环保局检查,从来不敢开,那东西一开起来吸的就不光是二氧化硫和灰尘,用来除二氧化硫的碱水只要两天就失效要换,换起来太麻烦,工人有危险,价钱又高,这还不说,退下来的碱水要处理,掏不起这份钱啊。好在环保局不常检查,还能蒙混过关。

接下来就是连着几年煤价蹭蹭往上蹿,采暖价格开了一遍又一遍听证会,像个蜗牛似的跟着爬,只能每年跟市政府要补贴,要钱的日子哪好过。

这样勉强的维持着,直到{zh1}一根稻草——碳税——压了下来。刚开征的时候他去联系了市里的火电厂,他知道,火电厂要是不上吸收二氧化碳的设备,连碳税都不用交了,直接就得关门,自己这个小供热站可能能跟着它们喝点稀的。火电站到底是有钱,咬咬牙,上了一套英国产的碳捕获装置,把燃烧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高压分馏塔里分离出来,然后封在罐里运到大庆的碳封存实验基地去。

说起来这个实验基地,前两天他才搞清楚他们拿二氧化碳怎么办。早几年大庆采油是用往油层灌水的方法把地层里剩下的冒不出来的油挤一点出来,现在换成了往里面灌二氧化碳,这井打的深,灌进去盯住了不让它出来,这样一前一后可以挣两笔,挤出油来卖钱,倒进去二氧化碳还收国家钱。现在原油价格也高了,都知道里面全是化工原料,烧了可惜,一般人也烧不起了。这垄断企业还是不少挣。

说回来,火电厂的这套碳捕获装置一开起来就是大动作,他们要是光处理自己的尾气,就吃亏了,省下的税钱不够电费,所以他们到处拉人入伙卖处置能力,自己这个供热站就跟着沾些光,少交点钱,把气给他们处理,供热站就不用交碳税了。可谁都知道这是权益之计,去年年底火电站扩容了,碳捕获设备的处理能力不够他们自己的排放量了,以后还得交税,站里再不能跟着混饭吃了,他在市委磨了一个月嘴皮子,{zh1}的结果是,供热站维持到这个供暖季结束。其实早两年就有小的供热站关停了,暖气费涨到这么高,很多新小区都自己电采暖了,毕竟用电烧暖气交的税折下来比用煤少得多,而且供暖时间自主又可以省下一笔。他们这家供热站算是坚持的够久了。

走出厂房大门的时候,C又回头看了一眼和自己一起退休的锅炉,那些小年轻们这会正在四处联系工作调动吧,真愁人哪。

下午4点,浙江
这是海堤线{yt}中最美的时候,向晚的阳光已经很柔和,给库区洒下一片金光。而坝的另一边直通东海,可看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在天际连成一条白锁。正是退潮时分,坝的两边看似平静,其实在暗自较劲,半小时后就够落差放水了,开闸后汹涌奔腾的河水会将此刻积蓄的张力xx释放出来,又是另一番美景。

每周D总会抽{yt}时间来坝上走一圈,与其说是例行检查工作,他其实是当做散步来享受的。在这个潮汐电站的总设计师眼中,无论涨潮时静谧的积聚,或者落潮时磅礴的宣泄,每每面对这些景象,他都不由的回想从筹建到运行这十年的艰辛历程。

仅仅十年前,从省委到国家,都不同意在杭州湾建潮汐电厂,技术不成熟当然是一方面原因,别看江厦电厂到现在已经40年了,开征碳税之前,就一直是赔本赚吆喝,从当时这些小规模潮汐电站的实践经验看,泥沙淤积、盐水侵蚀、工程造价高,运行维护困难,发电密度不均衡,跟这些问题比起来,潮汐电厂的装机容量就没有吸引力了。

但实际上有比技术问题更重要的原因,人们对气候变化引起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谁也没想到全球变暖来的这么快,暴风骤雨这么猛烈。别的不说,这十年来,浙江省的台风季年年提前报到迟迟不退,台风强度像奥运会上的世界纪录一样刷了又刷,跨海大桥成月的不能通行。随着海岸线越来越脆弱,原本看来赔本的买卖才有了商机。

修这个电站,一方面是为了发电,另一方面,作为清洁能源减少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最主要的,却是起了调节蓄洪,防备极端天气冲击的作用。八年前国家为了实现哥本哈根会议上限制碳排放的承诺批准了杭州湾潮汐电站,从设计施工到建成一共是7年,回头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在杭州湾涨潮的时候利用缓慢的水力上推发电,退潮的时候开闸发电,二期工程还会上盐差发电,这样涨落潮之间的平缓期也有输出,装机容量差不多是四分之一个长江三峡,因为杭州湾电厂,浙江省少交了一半的碳税,电价比全国平均低了五角。

远眺西方落日,D心底生出一丝人定胜天的豪情,但这感觉又迅速被自己对大自然的崇敬压制了下去。

晚上8点,上海
E下了班车,自从上海错峰上下班以后,她选了单位里晚班的时段,每天就不用在路上堵得昏天黑地了,早上还可以睡懒觉,让单位管两顿饭,很适合单身人士。

往回走的路上她还在回味今天的胜利。早就说了,那些没有低碳标志的商品,便宜个块八毛的是不会有市场的,当初做产品策划的时候自己强烈要求跟垃圾回收中心做低碳试点的合作,公司里那么多人都不理解,这个月的市场报告回来以后都服了吧。别看就是模仿欧盟的那个绿点公司,跟政府签协议,提前付包装处理费用,在包装生产的时候要求低碳,垃圾回收中心专门回收有低碳标记的包装产品,处置的时候用一些低碳手段。这个低碳标志起大用了。

现在的上海市民什么素质,气候变化是多大的话题,一样的牙膏,就是包装上注意一点,多买两块都不止,付完处置费用以后,公司果然还有盈余。现在的消费市场早已不能单靠价廉物美吸引人了,消费者也早不是吃饱了肚子就满意了。环保低碳现在是时尚概念,人们或者是想显示自己的品味,或者是图个心安,是不会计较这点钱的,况且这样还可以培育公司形象。

进家门,去洗手,卫生间的门拉不开,里面传出小F的招呼声,E才想起来,小F现在添新毛病了,也不知又从哪学来的,上厕所不开灯,为了省二氧化碳。

小F的奇怪行为真的不少,她管自己叫“乐活”,可人家“乐活”们谁像她这么多怪习惯啊。人家也就是用用二手的东西,有事没事骑骑自行车,做做瑜伽,吃吃生态食品,鼓励环保,很多上海市民现在过的生活也差不多是这样了。E管小F叫“极端乐活分子”,每隔{yt}要吃顿面(幸亏是北方人),就为了用面汤洗碗不用洗洁精;为了不浪费热水器里烧热的水,她按不同季节计算热水器的加热温度,万一哪天热水烧多了有富余,她非得再泡回脚把那水用光;每天晚上睡觉前俩人一个记{yt}的花销,另一个算{yt}的碳排量,哪天小F窝在家把排量省下来了还真要高兴半天,逢这时小E就会开玩笑的跟她说,你哪天不喘气儿了就真省了。可回过头来小E又想,现在像小F这样的人真的变多了,有人还在网上炫耀自己的这种生活,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能省下多少二氧化碳。

凌晨1点,甘肃
G睡不着,打开灯坐在床头算着,儿子晚上12点的车到张掖市,然后打车到村口半小时,再走二十分钟,这会差不多快到了吧。暖瓶里有热水,饼子烤在电热片上了,前两天把存的秸秆给卖掉了,要不可以给他烧个热炕睡。不过开春天不那么冷了,又有电热片,应该成了。

儿子有三年没回家了,这次还是赶上了出差的机会。以前家里冬天太冷,儿媳妇怕小孙子冻坏了,过年都不敢回来。这不能怪儿媳妇,她一个城里姑娘,哪受过这些罪。这地方穷啊,早几年,有的人家就一身棉袄,到冬天谁出门谁穿。儿媳妇过门那年春节来家了一趟,那会条件都好些了,还是给娃冻的够呛。

这还是从大前年开始,省上给各村配了滴灌,田里才有了些收成,家家都有些结余了。去年夏天,省上又让上什么沼气发电,说鼓励大伙把田里收下的秸秆和自己家以前沤肥的都卖给电厂,电厂发了电可以便宜点给大伙,还给家家配了电灯和电暖气,说是国家给补贴的钱买的。大伙一算,有了这些,卖秸秆的钱贴点再买电也划算,何况电想使就使不用也不花钱,比自己家烧炕合适。

以前就听儿子说南方农村家家都有沼气坑,做饭电灯都用沼气,他那会还想给这几户住的近的弄一个,可是北方冬天冷,庄稼长得又少,算来算去不成。现在沼气都能发电了,而且听儿子电话里说,这东西国家集中发电比自家烧的干净,政策鼓励发电,可以一起处理,减少什么气味排放,说这样天就不会那么热了。天热点有啥不好的,冬天这么冷,夏天只要躲过了大中午的日头,再热点晚上也盖被睡,热点咋了。这小子灌了一肚子墨水说的啥现在是听不懂啦。

不过这回他说了,既然现在通电了,又可以烧暖气了,今年冬天争取回家过。正在这样乱七八糟的想着,外面的狗叫起来了……

凌晨5点,内蒙古
闹铃一响H就起床了,I的火车准点到包头是8点,开车到火车站最起码要两小时时间,得及早动身啊,自从把这里的牧民迁走之后,原来都快荒了的草场什么都长,路上还不知道又会出什么状况呢。不过,这倒真有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感觉,也难怪I出差非要到这来看看了。现在这有内蒙古大草原xxx的风光,又有全世界{zd0}的风力发电机阵,还连着已经接通西北华北的智能电网。

开车经过那一片风机林的时候,太阳正从东边升起来,风机粗壮的身躯映在被朝阳染成暖色的草场上,随车缓缓移动,H猛然间想起多年前看的老电影《超时空接触》中的{zh1}一幕,朱迪.福斯特坐在墨西哥的甚大阵射电望远镜下,那一排排的射电望远镜看起来恰如这些风电机组,沉默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望天际,隐约看到一条伸向远方的高压输电线路,久居城市的人一定会觉得这景象宽广有力而不够真实。H记起了电影{zh1},原著作者卡尔.萨根借朱迪.福斯特的嘴说出的那句台词:“If humans were the only life in the universe, it would be a terrible waste of space.”?如果人类是宇宙中{wy}的生命,那将是对空间可怕的浪费。

H看着一排排向车后远去的风机,反问到,如果人类不改变,整个宇宙的空间够不够它肆意浪费呢?

已发表于2010.4期《新发现》
感谢松鼠沐右对本文的提点

  1. 长马 说:

    拜读!支持!

    熵增原理,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维持与发展必需对底层的自然界“吸效排废”。社会金字塔也一样,不说了。

    • 伊藤博文 说:

      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系统xx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或质量。

  2. 说:

    现在生活如此艰难,能好一点生活都算好了,还低碳?
    就像现在的房子一样,说什么低碳,买得起就已经了不起了。

    • 白鸟 说:

      嗯,所以低碳需要政府的补贴。
      不过很多时候,低碳不意味着消费要增加呀,
      比方,在规划合理的城市,自行车比汽车低碳、方便、还便宜。

      • 肉蛮多 说:

        不过自行车也更容易被盗!

      • 说:

        我觉得,在规划不合理的城市,自行车比汽车方便、还便宜。
        低碳么,自行车肯定低碳,跟城市没关系。

  3. 伊藤博文 说:

    我没看出熵增原理和这个有关系,而且它只适用于孤立系统,人类社会可绝不是什么孤立系统,把它当孤立系统再推导出环境问题无法解决的结论,新语丝上有过类似的批驳

    • 长马 说:

      呱呱叫之前认真思考下别人的原意才好。
      人类社会当然不是孤立系统,因为有自然界作为其“吸效排废”的外界。而人类目前的能力,还不能将外界范围扩展到地球圈之外。所以可以认为人类社会与地球圈以及太阳组成相对孤立的系统。太阳作为相对的{zd2}层“供效”,人类社会是顶层,需“吸效排废”,生物圈及地球圈作为中间层,承接“废”,所以不可避免让环境变差。若这“废”超过生物圈向更底层的地球圈“吸效排废”,环境会变恶劣。若超过太阳的“供效”,则会有毁灭性转变。
      环境的维持与变好,除了人类要克制自身向其“排废”外,还需要发展科技能力,让外界的“底层”范围扩大。

      • 伊藤博文 说:

        呱呱叫之前先明白人家指出的错误在哪里才好,你解释半天,还是照错不误,你有没认真读过热力学第二定律?

        “相对孤立的系统”在热力学定义中根本不存在。退一步讲,人类社会+生物圈+太阳也不是孤立系统。你仔细看看孤立系统的定义,xx没有物质能量交换。地球可交换物质能量的对象远不止太阳一个。实际上只有全宇宙是孤立系统的设定被广泛接受,乱谈孤立系统对环境能耗如何如何的,你不是{dy}个。好好看下新语丝和土摩托怎么驳田松的。还有你在转基因那帖的话发言,一样不敢苟同。之前某网友指出过,如果你压根不信任监管体系,那么就算这个监管体系宣布已经{jd1}禁止XX,你也一样有不信任的理由,并且用电脑手机互联网代入XX,统统都成立。

        • 长马 说:

          与死读书的人较真,是我的错,真是对不起哦,污染了你纯洁的眼睛与美好的心灵。罪过啊,忏悔去。

          • beiang 说:

            熵增原理只适用于孤立系统——你自己承认人类社会当然不是孤立系统——既然人类社会不是孤立系统,那么熵增原理不适用于人类社会(至少不xx适用),人家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嘛,你后面那么一大段都是废话,跟孤立系统和熵增原理根本没有半点关系嘛……

      • 伊藤博文 说:

        “不能将外界范围扩展至地球圈之外”

        我不提那些太空进行的能源试验,那个太偏。你指的肯定是地球圈外圈了(地球圈内圈是地幔地核等,明显不符),而后却又将地球圈与生物圈并列。

        参见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等中学二年级生物教科书,地球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接下来是不是要狡辩,前面的地球圈是指外圈,后面的是指内圈?

  4. maokk 说:

    那要是全球气候变冷是不是翻过来要搞“高碳生活”了呢?

  5. CyberJonny 说:

    好文~好文~此情可待~~
    内蒙古我的家乡已经上了好多风电~~塔高五十多米,一个翅页就有三十多米长~
    上风电有优势:1.地方都不用另选,我们那里早有个地方叫“西风口”,风口嘛,风电不放这放哪?2.我们那里一年只刮两次风~每次刮半年~~

  6. mingtianjiechu 说:

    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使用现在的有机质燃料就是木柴之类的,算不算低碳

    • 白鸟 说:

      狭义来讲,生物质能不算低碳,因为燃烧过程同样释放二氧化碳。
      不过,一般还是把垃圾焚烧、秸秆、沼气、乙醇发电定义成清洁能源,因为:
      以秸秆为例,它生长过程是吸收二氧化碳的,燃烧后再放出二氧化碳,
      两者相减,其实比石油和煤的燃烧放碳少得多。
      而且这些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

  7. John 说:

    …灌CO2有用么?…
    背斜那里…一灌CO2不全上来了?…

    • 白鸟 说:

      哈哈,这个想法真有创意!
      地球要是那么薄,咱就从地下挖洞去美国旅行吧!
      灌二氧化碳到地层的安全性还在评估,
      就目前的实验结果看,还比较乐观。

      • John 说:

        我的意思是CO2密度小
        难道是要再造一层CO2层,抬高背斜么?

        • 白鸟 说:

          我还是不太理解,“背斜”是什么意思?
          灌注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地壳中有很多细小的缝隙,原本可能是由原油充斥的,
          现在把二氧化碳打压注入,原油在这种压力下会被更充分的挤出来,也就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另一方面,打进去的二氧化碳经过适当处理,让它稳定的封存在那里,就是碳封存了。
          现在对这个技术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封存会不会因为不严密而产生泄漏。

  8. 还没上大学的某猫 说:

    这。。。为什么是张掖。。。虽然我甘肃人来着

  9. 说:

    温室效应只是个丑恶的谎言,买设备自然好了欧美,这才是他们散播谣言的目的。可怜的我们,被耍的团团转都不明白,真可悲…

    • 白鸟 说:

      气候变化的争议,每次有相关的文章都会被拿出来说。
      因为气候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大系统,现阶段还有一些难点,(参见松鼠会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文章),就成了各方政治博弈的工具。需知,否认气候变化的一方也是有利益相关体的。
      但目前气候科学的主流观点都认为,气候变化是不可否认的。

      即使把这个争议放在一边,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节能减排,经济转型,是要务,是生存所迫,并非炒作!
      不能因为一些政治和经济的博弈就因噎废食。

  10. 无道 说:

    科学是要用出来的,不用出来对于只有大学学历的“我”跟本没什么关系。一味的辩论定义是没什么用的,定义会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变(当然不是所有的都会变)。一个无知人的感慨。

  11. 说:

    不说温室效应是不是谎言,节能环保始终是好事

    • mingtianjiechu 说:

      很对

  12. Am241 说:

    火电上碳捕捉不太现实,现在的二氧化碳分离设备都是深冷空分,超超临界火电要是用碳捕捉基本上效率比亚临界的还低,就算是分子筛分离也不太现实。
    火电现在大规模上超超临界,靠压低煤耗减少碳排放,将来靠IGCC做到火电的低污染和碳排放,但是现在嘛技术严重受制于人。
    水电到2020年国内没开发完的河流大概就只有雅鲁藏布和怒江了,也只能堪堪保住水电的比例而已。风电入网比例有限制,就算是电网智能化也没法根本解决的问题,毕竟风电负荷波动太大,潮流平衡全靠水电和抽水蓄能保驾,靠火电调峰那是浪费煤炭,。
    核电才是王道。核废料现在是危险至极的垃圾,但是不是不能变废为宝的。

    靠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网络来实现低碳是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悲剧的方案,在中国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里,容量要超前二十年才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的优待不会对私家车的发展和使用有任何影响,我的邻居家人手一辆自行车,但是私家车刚刚入库,虽然昆明的交通现在叫拥堵啊。

    • 说:

      {zx1}核电发展的方向是零核废料,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产生需要掩埋处理的核废料。

      希望核聚变的技术也能够有大的突破。

    • 白鸟 说:

      的确,现在看来,这些设想都是不经济、不现实的,
      写这样一篇文章,
      期望的是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变或曰进步,
      人们对私家车的趋之若鹜,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美国文化的渗透吧。

      • 合十 说:

        不仅仅是文化的渗透,还有政府的鼓励。
        汽车产业链对GDP的影响重大啊……

  13. 小c 说:

    carbon is evil .

    长久以来来自花旗国的所谓低碳的宣传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把你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的钱全都锁定在碳排放上面,然后你就没有钱用来干别的。这就是低碳的目的。不要真的以为你骑了两天自行车就真的为抑制碳排放做出了多大贡献了。说真的那叫时尚,和贡献是两个词。要真的想为碳排放做出些有用的贡献的话,麻烦花旗国能把拉斯xxx关一下吗?关了这个东东,你在家里可着劲儿的用热水器恐怕也不会对碳排放造成多大危害了吧。

    哦对了,还望了提了,还有那跑起来像大煤油炉子似的M1A1什么的,是不是也挪到图森沙漠去停着吧,萨达姆不是都已经抓起来了吗?这些坦克怎么还在阿富汗没事儿瞎跑啊?

    • 白鸟 说:

      这个,还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吧。
      不能因为美国人都这样做,我们也跟着一起火上浇油吧。
      归根结底,转变发展方式是我们自己的事,
      套用蜘蛛人的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哈哈

  14. 黑白 说:

    现在的风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等新能源,都有很大问题,就是输出的不稳定,搞个风电场,还需建个配套的火电厂,算下来,不经济、环保效果也一般

    瓶颈中的瓶颈,就是电能的储存。这个技术几十年了没大的突破,像笔记本,所有配件都在飞快的更新换代,只有电池,一直没大变化

    谁要是把这个技术突破了,保准得诺贝尔和平奖

    • 说:

      为什么不是诺贝尔物理奖或者化学奖?
      感觉和平奖的含金量差了很多,尤其对于科学家来说

  15. wz 说:

    目前{wy}现实可大规模替代常规能源的低碳能源只有核能

    • 说:

      水电发来贺电!

    • 合十 说: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将核电发展战略由“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4%。
      大规模取代是百年计划了……

  16. 说:

    这就是我们《新发现》上面的牛文啊!

  17. xiaociyu 说:

    说到灌二氧化碳,我觉得挺可怕的,因为以前看过一部纪录片,说是一个湖边忽然一夜之间动物和人类死光光,植物却没事。原来是湖底的二氧化碳爆发,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致使周边一定高度以下的人和动物窒息。如果我们不停地往地下灌二氧化碳,有这种爆发性泄漏的可能么,就像当年那个井喷!

    • 合十 说:

      人类在像环境索取的同时,在自己身边埋下了无数个xx……

  18. NickChen 说:

    好文,顶一个!

  19. popppig 说:

    低碳
    一下子就变得流行起来了

  20. crayfish 说:

    全文实在看不下去,处处透露出公务员从老毛那里遗传下来的人定胜天的莫名豪气

Leave a Reply

必填

必填,不会公开

选填

郑重声明:资讯 【2020,低碳生活的六个瞬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