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说一句我对市场上的开发板的看法,这些开发板当然都不错,但是,只能学到语言,不能教你
画原理图和PCB,实际做的时候,还是需要高手带一带是最快的。我就是一个朋友教我的,也就半天的功
夫,就会了。当时还是DOS下的protel
3.16版本。
以战养战。找个公司、企业,帮他们做个小产品,既能得到公司的高手的指点,又能赚到一笔费用
,岂不甚佳?这时,你的开发板、仿真器的费用就出来了。从原理图->PCB->C51,单片机也入门了。
第二步:登堂入室
对所在的技术领域的知识全面进行了解,做好知识的储备,同时彻底掌握单项和多项技术。作为一
个电子工程师,这时,需要对电子技术的所有东东进行全面的了解,主要是看看杂志、BBS、网站上的技
术文章、何立民先生主持编著的《单片机应用技术大全》系列,将单片机和它的配套的电路,输入输出、
通讯等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目标是为什么?系统的技术储备。知道什么问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可
能在什么地方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对你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真能这
么做,那么,你今后肯定比单位中的老同志还要棒。
老树在国营研究所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无所事事,就是在那一两年的时间内将研究所的技术杂
志看了一遍,尤其是《电子技术应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这时,争取机会,学习高手们的硬件设计。一个比较快的办法就是到工控机的厂家那里,看看工控
机的板卡和调理板是怎样设计的,都使用了哪些东西。记得老树{dy}次看到国外的一个器件,到处去问,
也不知道是什么东东。后来在四通工控那里看到了,原来是固态继电器。这时,脑子里关于固态继电器的
知识都冒出来了。
什么东西就是这样,你要是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你天天看见,也熟视无睹。有心人就是这样,在
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慢慢积蓄知识和力量。毕竟一个产品,不是只会单片机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很多的
外围电路,按照何老师的分类,前向、后向、人机、互相通道等,才能做成一件产品的。
这个时候,抓住任何机会,去参与一个大型产品开发,在其中做一件事情,你可以学到沟通、协作
、界面等产品开发的一些要素。
第三步:勤奋至{zy1}
中国人多啊,每个人都是智商100,谁比谁傻啊。凭什么你比别人强?你能有好的工作、好的收入
,你能香车宝马,醇酒美人?老树认为,没有别的办法,就是靠勤奋。勤奋学习-这个道理大家知道,知
识就是金钱啊;
勤奋工作-想比别人多赚钱,在智商相同的情况下,就是靠多付出时间干活,再提高工作效率。别
人5×8小时工作,你是7×16小时,再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你不久赚了比别人多5倍的钱吗?老树公司有2
个员工,原来在老家种苹果,没有赚到钱,到老树的公司中干活,计件,活忙的时候,早晨8:00起来,
晚上12:00收工,年底也赚了一笔钱回家,高高兴兴,老树也开心,原来一屋子人干的活,现在2个人干
了,公司管理省事了,员工也赚到了钱。
开发也是一样。当然,这个需要你的公司有这个机制,多劳多得的机制。但是,要是现在没有,你
要不要这样干呢?
我认为,需要。一方面,干别人的活,练自己的技术,长自己的本事。另一方面,多干活,才能快
速增长本事,技术才能跃变、突破,登堂入室,再得心应手、出神入化。至少,熟练工种是没有问题的吧
。就象一壶水,老是小火,烧了半天,也是温吞水;可是大火一上,一会就开了,就是这个意思。
你看《射雕英雄转》中的郭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傻练,有{yt}开窍了,如有神助。技术这个东
西就是这样,突破了门槛,就是坦途。需要勤奋勤奋再勤奋。有{yt}这个日子来了,你就苦尽甘来了。
勤奋还有另外一个含意,就是天道酬勤。其实是每个人看见勤奋的人,都会给他机会的,觉得帮助
这样的人,高兴;把事情放在他的手里,也放心。
还有一个含意是触类旁通。知识需要很多的参照物,去比较、联想、萃取、升华。换句话,你可能
付出的是其他人的n倍的努力,可是你得到的是n倍以上的回报,你的知识已经不是简单的累加了,已经质
变了。
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勤奋了,也出成果了,就是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也没有关系。换一个环境就
是了,总有人会欣赏你的。再说了,付出总有回报。
有些人习惯怨天尤人,没有好的老爸老妈,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同伴,没有好的环境。这些人
需要去看看周立功的文章,看看周老师怎样一步步成长的。
第四步:沟通、协作
原来还有,现在越来越少,做一个小的产品,就可以生活无忧。
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在任何一个单位,将一个产品做好,都需要与同伴主动沟通,与不同部
门的人互相协作。经常是跟不同单位的人沟通完成意见事情。
有些人性格内向,从做技术的角度出发,这也是不可取的,还是要善于跟同事沟通,向高手求教,
才能学到真本领。
第五步:对某个行业深入理解
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大都需要有一门独到的技术;更何况你是这个论坛的读者;
有的人天生千娇百媚,有的人天生金嗓子,有的人有个好的老爸老妈;这些都不足为恃,更何况没
有这些天赋呢?
当你掌握了单片机、ARM、CPLD/FPGA等xx的技术,应该说,养身立命是没有问题了,可以xxx
生的基本问题了;但是,还想更上一步,就需要对某个行业进入深入的理解和挖掘。
我认识的靠技术过上宝马豪宅生活的工程师,并不是在技术上一开始就有什么过人之处,也不是说
他的产品一开始就会比别人好很多,而是都是特别有韧性的人,都在捕捉某个行业的机会,在某个行业内
精耕细作,坚持不懈,别人都干其它的去了,只有他还在这个行业中慢慢来,过上5年或者更多的时间,
慢慢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产品不断改进,慢慢打开了销路,{zh1}站住脚,机会来了,一下发达了。我的
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修炼成了正果。
有个笑话,说:刚刚离开的行业,发展最快。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大啊,市场大啊,只要认真耕耘,就会有收获。需要去从事多个行业吗?就个体而言,不需要
。那个行业都有金子。
就公司而言,需要吗?那要看你的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还需要看有没有这个方面的机制。否
则,盲目的进行多个行业的扩展,没有必要。需要做的是至少在某个行业做到前三名。
你看,原来的LOTUS的notes,卖给了IBM,原来只卖出去300万份,到了IBM,就卖到了1000万份。
产品就是这样,占领市场的同时,利润就有了,规模效益就有了。一个公司的产品不需要太多,但是要卖
的多,才是正路。
象吉列,就是那么个小刀片,作成这么大的企业,多么舒服。象GE,每个行业都是业内的xx,那
是资本主义社会200年的技术积累。在中国,需要做的是每一个小的公司都是某个产品最突出的。从小的
产品做起,做到国内{zh0}、亚洲{zh0}、世界{zh0}。就行了。中国就强大了。
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象GE这样的大公司。才有形成这样的大公司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