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无闻书法

徐无闻书法

2010-05-02 22:35:37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刚健醇厚的徐无闻书法

2008-02-20 作者: 来源:收藏快报 徐无闻书法 - 无我 - zjlwjx_ok 的博客徐无闻书法 - 无我 - zjlwjx_ok 的博客徐无闻书法 - 无我 - zjlwjx_ok 的博客徐无闻书法 - 无我 - zjlwjx_ok 的博客徐无闻书法 - 无我 - zjlwjx_ok 的博客

   ■四川曾训骐

  徐无闻(1931- 1993 年),四川成都人,名永年,字嘉龄,晚年名其斋为烛明室。有《徐无闻书法集》、《徐无闻印存》、《徐无闻论文集》、《徐无闻临中山王厝鼎》传世。

  徐无闻先生幼承庭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学术文化熏陶,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书法篆刻。十五六岁起从学于潜江易均室、成都周菊吾两先生。三十二岁到上海,谒沈尹默、潘伯鹰两先生请教书法,又经易均室先生介绍向浙江方介堪先生请教篆刻。方介堪与方去疾为堂兄弟,乃是当时中国篆刻界的{dj0}人物。1981年,已经成为xx书法、篆刻家的徐无闻先生,以五十岁之身,专程去温州拜谒方介堪先生,补行拜师礼,列为方氏门墙,此事在书坛传为佳话。

  徐先生十分重视书法技法的锤炼,对法度有很高的追求。他主张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精到,经得起推敲,才深致耐看。犹如高手唱戏,不耍花腔,一板一眼,吐字清楚明亮。因此,无论书法还是篆刻,徐先生的行笔运刀,挺劲爽利,英气逼人。其楷书、行书乃至于行草的基本点划,以及印章代表作品,刀笔爽朗,形态清晰,神采奕奕,别有余韵。其篆刻主用切刀,精细、微妙,下刀稳准狠,仿佛清脆有声。

  在一生的书法篆刻艺术研习中,徐无闻打下了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一系书风为根底的纯正坚实的创作功夫。沿此书风,先后取法学习上古甲骨文、秦小篆、铁线篆、汉隶、晋“二王”、唐褚遂良等书法经典。晚年因眼力下降,多作行草书,甚有唐xx素、宋代黄庭坚草书风致。既讲法度,又重韵味,将瘦硬奇肆的刀笔与醇厚典雅的韵味相融合,以法度为基础和支撑表现韵味,又以韵味成为法度的旨趣和风尚。

  如今,徐先生培养的书法篆刻研究生如其高足张一农等,已然成为西南大学教授,其书法、篆刻、文物鉴赏,闻名海内。斯人已逝,然桃李门墙,薪火绵绵,徐先生若泉下有知,差可慰耳!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徐无闻书法】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